“30天就倒闭”书店

浏览 15

网上书店价格战硝烟四起,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这时,一家30平方米的书店横空出世,开业不到半个月,平均每天卖一百多本书,每日营业额在两三千元,最高一天曾冲破五千元。

  如此短的开业时间,如此小的规模,为什么这家书店业绩能逆市辉煌?

  此书店名为“30天就倒闭”,店如其名,口号是:欢迎光临,促进倒闭!这的确是一家开30天就关门的书店,是一个行为艺术展览。坚果是这个展览的策划者,雅库艺术空间为其提供30天的免费租位,店里以售卖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

  “30天就倒闭”书店的诞生,本来就与一家倒闭的书店、一位消失的店主有关。

  那家书店叫“华侨城旧书中心”,书店的主人任和达把28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满了书,放不下的书就摆在门外两棵大榕树下。以办深圳最大旧书市场为梦想的任和达守着书店过了十年。说是卖书,实则是半卖半送。边卖书边看书的他,读书笔记做了好几大本,遇到顾客想买的书,如果是他正在读的,他就不会卖。

  2010年8月,书店因经营困难交不起房租,任和达被房东驱之门外,只能露天生活,睡在一张捡来的破沙发上。但他仍想把书店开下去,四处写信阐述开旧书店的想法,但根本找不到一个支付得起租金的地方。到了10月底,任和达消失了。

  任和达的哥哥任培俊从河南赶到深圳,没有找到弟弟,只看到大榕树下几万册曾被弟弟视若珍宝的书。这些书,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沦为废纸。

  坚果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在豆瓣网上发帖,征集志愿者给书分类进行售卖。卖书的过程中,坚果和陈诗哥、谭肇国等志愿者成了好朋友,任和达留下的书也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部售罄。

  亲眼目睹了一个书店的消逝、一个店主的失踪,坚果和朋友们开始真正关注起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情况。

  有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我国倒闭关门的民营书店达一万多家。过去的十年内,超五成的民营书店已经倒闭:2010年1月,北京“第三极”书局关闭;2011年6月,北京“风入松”停业;2011年9月,香港三联书店退出广州,2011年10月底,“光合作用”关门……

  恍惚间,坚果觉得,整个中国只剩下两家书店:一家叫新华书店,另一家叫快要倒闭的书店。他想,既然再好的书店都避免不了倒闭,那不如索性办家倒得完美倒得漂亮的书店,于是“30天就倒闭”书店诞生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坚果通过豆瓣、微博为“30天就倒闭”书店活动征集来三十位爱书者担任店长,每位店长负责一天的书店日常运营。最后确定下来的三十位店长里有诗人、会计师、学校社工、人民教师、产品设计师、咖啡馆老板、动画编剧、披萨爱好者……甚至还有一只猫。

  没错,第四天的书店店主,是只叫“老板”的猫,终日与书为伴,它当店长的那天,贡献出了自己的漂亮猫爪给来买书的人盖“梅花印”留念。

  为了深入落实“三十位店长,三十种书店趣味”,坚果给店长们派了任务,每个人都要提出一个问题,在自己做店长的那天,将问题写在书店门口的小黑板上,与逛书店的人交流。

  第三天店长“乌鸡”,她想要跟大家交流的问题是:1天24个小时,你留多少时间给梦想?她觉得深圳的青年太辛苦,每天上班下班加班,连生活都放弃了。她希望大家可以思考现在的生活方式,不要潦草地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也有店长选择了轻松好玩的话题,比如第十四天店长睿臻就在书店里跟大家讨论起了“如何‘勾搭’陌生人”。“倒闭”第十九天刚好赶上11月11日光棍节,店长的口号是“这一天,我们又相信爱情了”,还在书店里开了场单身派对,现场有吉他弹唱、“借书”告白等环节。

  书店不忘培植学术氛围,学者们的讲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谈阅读写作的,谈书店发展的,也有谈新媒体和现代主义绘画流派的。

  “30天就倒闭”书店活动的走向越来越接近坚果最初的设想——成为一个民间自发的持续30天的文化节。

  在这个书店里,你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手持摄像机拍摄,他们是坚果在豆瓣网发帖征集来的“30天就倒闭”书店DV拍摄志愿者。Jerry就是其中一位,最初他想通过拍摄纪录片来表达书店生存的艰辛,但开拍后,他发现自己更想告诉大家,实体书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书店里不仅有书,更重要的是有种梦想气息、人文精神以及温柔信念,而这也是很多人对实体书店的情结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