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为后人称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却因为长的丑被埋没,此人就是庞统。
诸葛亮称卧龙,而庞统则为“凤雏”,龙凤相得可安天下。徐庶当初在给刘备推荐人才的时候,就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演义》中说,庞统当初在周瑜麾下效力,后来周瑜去世,庞统于是被分别推荐到孙权和刘备阵营。尽管底下谋士对庞统推崇备至,但是孙权看见庞统,却因为庞统长的丑而慢待他。到了刘备这儿,也因为相貌而轻视庞统。
所以庞统在刘备这儿并不受重用,一直等到后来与张飞结识,张飞认识到庞统的才华,庞统才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长的是有多天怒人怨,才使得两位主君都轻视慢待他呢?《三国演义》中写:“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什么是“掀鼻”?有人解释就是面相上说的“鲫鱼鼻”,不过个人想象了下鼻尖翻起的模样,感觉应该与哈巴狗近似。“黑面短髯”,就是长的黑胡须短。加起来看,似乎长的真的很丑。
不过说庞统长的丑,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事实上,正史并没有记载。不过庞统应该也只是普通相貌,如果长的帅会与周瑜一般特别指出。
《三国演义》中说庞统因为丑不得刘备重用,事实上并非如此。庞统投靠刘备,与诸葛亮一样受到刘备重用,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刘备亲近庞统,丝毫不下于诸葛亮,后来还将庞统与诸葛亮同封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本人也的确才能不弱名声,出奇谋定良策,会做人会看眼色。有这样的臣子,君主会少很多忧虑。
刘备夺荆州,后来刘璋派法正前来迎刘备入益州,共同对抗张鲁。法正期间向刘备献策,让他借机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害怕自己失信天下。他认为自己有今天的成就,全在信义二字,若是失信于天下,如何能行。
庞统知道益州的重要性,多次向刘备进言,阐述益州的富饶,人口众多,以此为根基,才能成就大业,谋夺天下。
对于刘备的担忧,庞统也宽慰说,如今正是战乱之时,凡事不能墨守成规。吞并弱小,报之以义,是古人重视的。等到功成名就之时,封还他一块土地,天下人也不能说你有负信义。
在庞统的劝说下,刘备最终坚定了夺取益州的决心。而庞统也为他出上中下三策:上策选精兵昼夜兼程,奇袭成都,一举定之,是为上计。借回荆州之名,引蜀中名将杨怀高沛来见,随后斩之,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回白帝,连引荆州,慢慢图谋益州,此为下计。
刘备最终选了中计,成功拿下成都,夺取益州。庆功宴上,刘备饮酒作乐,十分欢喜。庞统却言:以征伐他国为乐,不是仁义之兵。这事儿惹得庞统大怒,言当初武王伐纣,也曾军前置宴,哪里有不义之说,并让庞统出去。
庞统依言退出,一会儿刘备自己想通了,消了气又让庞统进来。他问庞统方才谁错了,庞统答君臣都有错,刘备就高兴的笑了。
这儿实际上体现出了庞统的会做人,毕竟他说的没错,说两人都有错,实际上是为刘备分担谤言而已。
可惜如此大才,在进攻雒城之时被飞箭射中,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失去这么一位人才,刘备哀婉不已,每当想到他都不自主流泪。《三国志》记载:“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庞统后来葬于落凤坡,凤雏长眠落凤坡,也不知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如果他没有那么早死,是否会与诸葛亮在蜀汉平分秋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