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有哪些注意事项

浏览 5

中医的望闻问切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你去看中医的时候,中医习惯于看你的舌苔,眼珠,以及把脉观察你的病情。对于把脉看病这个做法,很多没看过中医的朋友都很好奇,伸一只胳膊来把脉就真的能判断病情了吗?其实这是中医看病的首要环节,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中医把脉的相关常识。

【把脉方法】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有哪些注意事项?病人手掌向上平放医生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顺序放在病人腕部动脉上,按审脉搏跳动情况,正常人的脉博一呼一吸四次《每分钟约跳60至80次》。

【浮脉】手指轻按,就感到脉在表面这种多是〔表证毛病〕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肩酸全身不舒,鼻塞,流涕,四肢关节酸痛

【沉脉】轻按不明显,重按才感觉,这种脉多是〔里症毛病〕症见烦躁,发热口渴,胸闷,呕吐胁痛,腹痛,便秘或泻泄,舌苔腻。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迟脉】脉博慢,一呼一吸之间跳2至3次,这种脉多见〔寒症毛病〕症见面色苍白,恶寒,吃凉性食物肠鸣响,脘腹痛与到热食物会减轻,大便溏簿,小便清长四肢冰凉,舌苔白润。

【数脉】脉搏快的意思,一呼一吸6至7次,这种脉多见〔热证毛病〕症见口干渴,身热皮或面红五心烦躁,眼赤眼皮活性不舒,吐黄稠痰,腹胞胀大便秘结,小便黄,唇焦齿燥,舌苔黄。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弦脉】轻压按脉博硬而有力,象拉紧的弓弦上,这种脉多见〔肝脏毛病〕症见(1)肝气郁结在胸闷,胁痛,嗳气,胃脘胀痛,腹痛后测泄泻,(2)肝火头晕痛,急躁易怒多吵,面红眼赤,口苦口渴,舌苔红带黄。

【滑脉】脉博流利,象珠子滑滚过去一样,症见这种脉〔有痰毛病〕怀孕时也常见到这种脉博。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细脉】脉来细小如线,这种脉多见〔虚证毛病〕症见神疲乏力话少懒言,语言低微小声,头晕眼花,自汗,心悸,虚烦失眠,手足发麻等。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把脉注意事项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有哪些注意事项?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

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成年人诊脉,应用三指定位法,即先以医生的中指按在病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上定关脉,然后食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前定寸脉,用无名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后定尺脉。三指隆起呈为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平布,疏密要适宜,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身高相适应,身材高大的布指宜疏,身材矮小的布指宜密。小儿寸口脉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关、尺,可采用“一指定关法”,不再细分三部。

按脉时指力要适当,分浮、中、沉三层进行,轻微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叫“举”;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叫“寻”。这样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使用同样的力量,按诊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也可单按其中某一部,如诊寸部脉时,微微提中指和无名指;诊关部脉时,则微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部脉时,则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按常配合使用,先单按或先总按均可。

此外,诊脉时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患者诊脉前要避免较大的活动或精神刺激,以使气血和调,才能反映出真实脉象。古人曾强调选择“平旦”(即清晨)诊脉,即是此意。医生在诊脉之时,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体察脉象。每次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现在一般不应少于一分钟,必要时诊脉时间还可长些。时间过短不仅不能精确地体察脉象,而且也容易漏诊促、结、代等脉。

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有哪些注意事项?通过诊脉这样的做法能判断出哪些常见的症状呢?相信不少朋友疑惑的问题,在通过上文的讲述之后已经得到了解答了吧。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的特色,自古以来都在流传,中医诊治效果一直都备受推崇,朋友们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