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26岁,2013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饥饿难忍,进食复饿1月加重7天。
现病史:起病于1月前患感冒、鼻塞、头痛、发烧,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次1粒,日服2次,连服3天,症状消失。间隔3天出现,等不到早、中、晚进餐时间,就感觉肚里饥饿,未引起重视,就忍受着饥饿折磨,照常工作。由于症状逐渐加重,饥饿难忍,影响工作,呈做过相关检查多次未发现异常。刻下症:饥饿难忍,每天须进食6~7次。2小时后复饿重现,得食暂缓解,甚者晚上再进餐,否则苦诉饥饿难以忍受,饥饿得睡不着觉。微渴,软便、一日排3~4次。无多饮、小便异常,无怕热、多汗、特殊眼征,形体渐消瘦。舌红少苔,脉弦数有力。
中医证候诊断: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石膏60克,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以上四味加水2000毫升煎煮,米熟为度,去渣,趁温频服。
二诊:服7剂后虽仍饥饿但能忍受,饥饿程度减轻,日进食次数减少至4~6次。软便,舌红脉弦数。原方加山药10克,乌梅10克。续服7剂。
三诊:饥饿感消失,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
按患者症状酷似“消渴病”、“瘿病”。但实验室及其它检查指标不支持。患者病前染风热感冒,虽经西药治疗症状消失,但邪热从表入里。正如《温热论》曰:恐炉火虽熄,灰中有火。今余热未清,邪热直入中焦,阳盛阴伤证见微渴,阳明热盛,则腐熟水谷之力增强,故消谷善饥。便次增多。《中藏经》曰:阳气运行迅速。火盛则肠府传导过快,糟粕未经燥化而排出故使软便。热盛伤耗阴液,谷之精不能充养肌肉而渐消瘦。舌脉均俱胃火炽盛之象。方中石膏配知母,滋阴、清热、泻火。《神农本草经》曰:石膏主治热扰中焦;知母主治热邪滞留于胃,胃燥津伤,消谷善饥。甘草、粳米益胃护津,防止大寒伤中。另笔者还常用白虎汤重剂,取其大寒易伤中气的副作用,治疗产妇不欲哺乳者,据以往经验,通常服3剂可予回乳。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