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解决各种痛经

浏览 7

  痛经是怎么回事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每个月快到经期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非常的害怕,因为每每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让你难以忍受的疼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痛经”。

  较轻微的疼痛伴随在经期期间,这种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子宫内膜的脱落都会产生轻微的痛感,但是相对于严重的痛经人士就要特别注意了,这也许是因为某些妇科疾病从而造成的情况。于是痛经就成为了女性用户最害怕遇到的事情之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痛经呢?

  痛经并不是单纯性的身体器官不健康导致的,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时候你不会注意到压力,或许也不断抗拒疼痛感催眠的意识,甚至还会因为自己去情绪不稳定导致痛经的发生。

  1、原发性

  基本上有一般以上的女性都会有痛经,但她们都是有原发性的,概率为50%,这是一个生理性的现象。月经的出现会给女性带来一些身体的不适,比如说下腹的疼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在月经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个人的感觉不同而已。

  2、身体虚弱

  腹部的上些肌群有着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假如这部分发育不健全的话,有关器官的作用就会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3、精神紧张

  每次月经来的时候,女性都会莫名的感觉到紧张、烦躁等,对于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就是有一些不舒服,就会觉得非常的疼痛,这样的话精神就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疼痛。

  4、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是在子宫肌层以外的组织或器官,由于异位内膜同样也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的影响自然增厚、出血,由于经血不能引流而刺激周围的组织,从而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导致痛经,子宫内膜的异位不仅会造成痛经,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问题。

  痛经虽然称不上是病,但是疼起来的时候要人命,在经历这么多年痛经困扰的女性,也要找到自己痛经的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食物或者药疗来进行治疗,痛经基本上与内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女性在治疗痛经的时候要以调理为主。

  痛经中医诊疗技术

  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称为痛经。中医学称“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多为功能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宫内异物等所致的痛经。以下仅讨论原发性痛经。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方药]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2.寒凝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手足欠温;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方药]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3.湿热瘀结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减。

  4.气血虚弱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八珍益母汤加减。

  5.肝肾不足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方药] 滋肾养肝止痛。调肝汤加减。

  经验方

  1.温经散寒汤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 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胡芦巴6克,五灵脂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适应证] 寒凝血瘀之痛经。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下同)。

  2.热性痛经方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生地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20克,川楝子10克,炒五灵脂12克,炙乳香、没药各5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