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达治癌核心方法 癌症瘀毒论

浏览 8

癌症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人群的三大死亡原因。据统计,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220万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医疗费用在1500亿以上,每年死于癌症人数超过160万。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59岁最佳工作年龄段死亡的人员中,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无论城市或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年来其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3%,预计2020年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不会下降。因此,攻克癌症是我国医务工作者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主任医师,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第46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他从医以来诊治各种癌症及疑难杂症患者数万人。创制“慈丹胶囊”、“参灵胶囊”等18种药物,且“慈丹胶囊”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立项课题。并提出“癌症瘀毒理论”、“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等理论。今简介如下,与同道探讨。

治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抗癌

医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健康,提高生命和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癌症的治疗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郑伟达认为,抗癌必须首先以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核心目标。生活质量是指由人的身体健康所决定的一种总体上的良好状态,决定着肿瘤的预后;研究已证实,体重减轻指数超过15%的病人,化疗的耐受性和效果均差,病人的预后也差。且生活质量也是癌症姑息治疗临床研究的一个独立终末评价指标。

对于预期寿命很短的病人来说,癌症治疗唯一的效果可能仅仅体现在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上,即在疾病本身好转相当缓慢或不完全的情况下,生活质量的预后价值增大。因此,对于癌症的治疗,不能仅局限于肿块的消除,而应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为目的。

否则,即使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使肿块消除了,但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得到改善、寿命没有延长,或者痛苦增加了,也是医学的失败。故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治疗方案能否使患者的预期寿命得到延长与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改善以及病人生活的依赖性是否得到改变,漠视生活质量而过分追求治疗技巧实际是对癌症病人的犯罪。

可以说,癌症治疗从过去单纯追求生存率到今天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是恶性肿瘤治疗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势必在今后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肿瘤学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观念。

其次,必须重视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学认为不同的人因其生活环境、方式、体质状态等不同,不仅对于同一疾病的表现不同,而且对于治疗手段的适应性和反应也不同,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视“因人制宜”。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中发现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及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肿瘤病人,其效果即生存期有明显的不同;肿瘤患者的治疗的耐受性与生存期受患者年龄、体质、功能状态和伴随疾病、活动能力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故治疗必须重视个体化治疗,要根据具体病人健康状态、预期寿命、治疗耐受性、期望的生活质量和病人自己的愿望和肿瘤的异质性来设计具体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如大于70岁的癌症病人,应进行上述各方面的总体评价,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总的治疗原则应是简单、有效、副作用小,效果评价的重点在于生存质量,不要过分追求消除肿块和生命的简单延长。

在“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应加强对癌症并发症的重视。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眼睛不要总是盯着“消灭癌细胞”,而应把防治并发症贯彻于治疗的始终,才能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治癌核心理论

癌症瘀毒论

“癌症瘀毒论”是郑伟达经多年实践与研究提出的。认为癌症的主要病因是“瘀”证加“毒”证成为“瘀毒”证,也就是说,瘀毒互结是“瘀毒”的本质。

郑伟达指出,通常瘀症是指有形的病症,可看得见或可触及,例如良性肿瘤或临界瘤,其病变只是在人体的局部,手术治疗后不会复发,完全可以治愈。而此处的瘀毒证是指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的疾病,手术治疗后一般并未完全治愈,还会复发、转移。运用瘀毒理论认识、研究癌症的病因病理,并以此理论指导辨证施治,多获良效。

“瘀”在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是血液凝滞,亦有更加广泛的含义,如:血瘀、痰瘀、毒瘀、污秽、久病、郁积、停滞等。在癌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瘀的主要含义为“积”。“积为有形之物”,积者瘀也,瘕块即由肝郁气滞血瘀而成。恶性肿瘤的肿块相当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等病的范畴,《圣济总录·积聚门》曰:“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瘕也……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瘦而腹大,至死不消。”描述了癌症的部位、主要症状和体征。

以肝癌为例,最典型、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进行性肝脏肿大,约90%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肝质坚硬,表面凹凸不平,B超可明确提示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灵枢·百病始生》篇曰:“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则积皆成矣。”描述了癥块的病因病机,即瘀血内阻,热毒伤阴。其中所述“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准确地揭示了癌症的“瘀毒”病因病机。

“毒”是中西医共同的概念,在内涵上,两者有明显的相似性。西医的毒是指毒性物质,有生物性和化学性之分。中医将凡能导致危害生命的难治性、凶险性、预后差的疾病因素统称为“毒”,说:“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邪之凶险者谓之毒”。

中医认为各种邪毒留滞体内则可导致肿瘤发生。《灵枢·九针论》谓:“四时八风客于经脉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入至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肉著……邪气居其闻而不及,发为筋瘤……肠瘤……昔瘤。”隋代《诸病源候论》说:“恶核者,内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灾毒所成。”总之,中医文献中许多因毒而致的或以毒命名的疾病包括了西医学的肿瘤疾病。

“瘀毒互结”是诸多致癌因素的本质。瘀和毒在癌症的致病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相互胶着、相互转化,瘀中有毒、毒中有瘀,是谓“瘀毒互结”。且瘀与多种毒邪均可互结,如燥毒、火毒、湿毒、寒毒等,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瘀毒互结经过长期的病理进程,瘀愈重而毒愈烈,毒愈剧而瘀愈深,量变转变为质变,最终而致癌症。

可以说,瘀毒既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其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为人体内、外赘生肿块,坚硬如石,固定不移,生长迅速或有转移,相当于西医学的癌症。故化瘀解毒法为癌症的核心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弱血小板凝聚性,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黏滞程度,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着床、种植,减少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机会;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防止和破坏肿瘤周围以及癌灶内纤维蛋白凝集,使抗癌药物、免疫淋巴细胞到达肿瘤部位,发挥抗癌作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减轻症状;可消除肿块,软化结缔组织,消炎止痛,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而且某些活血化瘀药物也有直接杀灭肿瘤细胞作用。

研究还证实,解毒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抑制、杀灭作用,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数量,还有抗菌、消炎、退热、散肿、排毒或中和毒素作用,并能预防和治疗肿瘤并发感染。

此外,癌症与其并发症有主次、先后之分,所以,在治疗癌症并发症的过程中应时刻谨记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在化瘀解毒治疗癌症的前提下再对并发症进行辨证治疗。

治癌核心方法

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

“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是郑伟达累积近30年治癌经验提出的治疗肿瘤理念。该疗法是集“心疗、药疗、食疗、体疗”四大疗法于一体的治疗体系,以“有效的药疗、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为治疗核心;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其病情,抑制肿瘤生长,防治复发和转移,有质量地延长患者生命”为作用表现;以“整体协同,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各施所长,整合治疗,无副作用”为治疗特点。是中医优势在肿瘤临床中的具体化。

心疗

心疗就是心理治疗,是四位一体疗法的前提,与药物、手术、饮食、体育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郑伟达认为,首先要使病人对癌症有个正确认识,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认识到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癌症的法宝和前提。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手段来改变病人的错误认识、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医生在与病人的整个交流过程中,总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影响,能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

故对于癌症患者,首先要求他做到“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一般的病人经过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恐惧、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表现为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利于疾病康复。

药疗

药疗是四位一体疗法的核心。中医治癌之所以取得较好疗效,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医生根据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药疗强调辨证论治,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根据癌症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地制订用药方案;是以扶正和祛邪相结合,改善症状和消除癌瘤病灶相结合。

食疗

食疗是四位一体疗法的基础。食物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不仅可以供给营养,而且有些食物还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饮食调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疗是指以食物,尤其是谷肉果蔬等治疗疾病,常用气味较厚重和有偏倚的食物,或单用食物或与药物配伍,可以通过食物补益精气,促进机体康复。我国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把食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指出凡是治病,应先食疗,如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郑伟达强调食疗的原则:

一是保证营养。癌症消耗较大,患者体质差,各种治疗方法常损伤机体,影响消化和新陈代谢,致使患者呈现一派虚弱现象。因此,必须将营养供给放在首位,保持平衡膳食。要求病人进食高热量,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还应多食新鲜蔬菜,而且一半应是绿叶蔬菜。

二是辨证施膳。食物与药物一样,不同的食物与药物对人的作用不同。在饮食调治时,必须根据患者的表现,视其疾病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具体情况予以饮食调治。

三是有所宜忌。饮食能给人营养,但饮食不当时又可影响健康。故自古以来,医家特别重视饮食的宜忌。要根据癌症发病的饮食因素、消化营养特征、病情变化等情况,重视饮食宜忌。

体疗

体疗是四位一体疗法的补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肿瘤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意志、陶冶情操,改善心理状况,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癌症患者与正常人存在明显的心理、生理差异,因此,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当与正常人有所区别。

一是因人制宜。不同癌症和同种癌症不同时期的患者,其体力、心理状况及所处环境是不同的,尤其是体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所能适应的体育锻炼内容不同。因此,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必须因人制宜。

二是循序渐进。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绝大多数立即接受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这些治疗常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患者体力下降,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此时,身体处于废用状态,关节变得僵直,肌肉萎缩,骨质脱钙,患者要想恢复原来的体力活动,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体育锻炼要缓慢而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三是调治结合。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是多样的,有些主要是改善体质,有些是消耗能量的……现代研究表明,导引等气功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作用。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要调治结合,以具有抗癌作用的气功锻炼为主。

四是群体性原则。癌症患者通常有自卑、悲观心理,需要社会的支持,希望获得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重视群体锻炼,将癌症患者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体锻炼。这样,不仅进行了身体锻炼,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相互交流抗癌经验、相互安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获得心理重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