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医皮肤病学在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将中医皮肤病学科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要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应在系统研究有关中医学文献基础上,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外治法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在中医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任何平凡或细小的创新,都是有意义的。 中医皮肤病学术体系,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现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皮肤病学术的内涵及其科学性、实用性,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与进步,成为中医外科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慢性及疑难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确有其独到的手段和优势,全国各地中医皮肤科工作者以病人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潜力,中医皮肤病学科也不例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自然不能固步自封。事实上,中医药学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只是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背景下,中医学者应该考虑如何按自身发展规律前进,而又不迷失方向。笔者就中医皮肤病学临证实践的体会谈谈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以期真知灼见。 继承发展应尊古而不泥古 中医药绵延几千年,历代中医药著作汗牛充栋。积极开展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诊疗技术,重视确有疗效的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收集、整理、研究,对中医皮肤科的继承、传播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如桔梗在许多古籍和现代研究中均被认为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痰。但我们也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疾病等,在临床收到较满意疗效。其实这一认识源于《神农本草经》“桔梗味辛、苦,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现代研究表明,桔梗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桔梗及桔梗的乳杆菌发酵物对特应性皮炎NC/Nga小鼠过敏性炎症样皮肤损伤都有显著治疗效果。另有研究表明,桔梗中的桔梗皂苷D具有较强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有增白作用。 对一些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我们也不能长期停留在前人的认识上,而应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有所发挥和发展。如痤疮是多发于青少年面部的常见皮肤病,中医传统认为该病是由于肺胃血热上熏头面所致,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痤疮(粉刺)主要致病机理是肾阴不足,冲任失调,相火妄动,采取滋阴育肾,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法,取得较好疗效。又如中医对脂溢性皮肤病多限于从风、湿、热、血虚辨治,据临床观察发现此类病与肾阴不足有关。皮脂属中医“精”的范畴,属肾所藏。肾阴不足,相火过旺,虚火上扰,迫精外溢肌肤、皮毛,则皮脂分泌增多,热蕴肌肤,皮毛则生痤疮、脱屑;热郁化风则皮肤瘙痒、脱发。治当滋肾阴、清湿热,用加味二至丸平补肝肾、益阴血、安五脏、清湿热取得了较好疗效。 与时俱进发展中医皮肤病学 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的中医名家和学术流派。皮肤病虽是临床常见病,但以往历代均无专著,亦无专门的皮肤科,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从外科中分出,对其病因病机、治法的研究才渐渐深入。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环保设施未能及时跟上,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素的大量运用,出现了空气、水源环境等的污染,加上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新的致病微生物的出现等等,都使皮肤病病因病机更加复杂或发生新的变化,中医学也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广东地区性病的发病率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我们不断总结,逐步摸索出补肾为主,小量解毒法来治疗难治性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还依据岭南的地域、气候特点,时代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脱发、痤疮、SLE专科,深受患者欢迎。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应十分重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的病理、药理相结合论治,即先用现代医学手段和方法明确是什么疾病,然后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如此,既能掌握疾病的内在规律、严重程度和预后,又能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和方法,两者结合,更为完善。 以慢性荨麻疹为例,西医认为过敏是本病的主要问题,但过敏原往往难以找到,抗过敏、加强免疫抑制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医选用符合辨证需要又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来组方,常常取得明显的疗效。我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及对现代药理的研究,总结归纳出某些中药在辨证精当,大法既明之前提下适当配伍运用,组成药对,可消其副作用,又可相互作用而产生特殊的疗效。如麻黄与牡蛎伍用治风寒型慢性荨麻疹,共奏散风解表、敛阴止痒之效,牡蛎之敛又可防麻黄宣透太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麻黄具有抗过敏作用,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牡蛎为高钙物质,其水煎剂中含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Ca2+。二药同用具有协同效应。 所以,应积极研究和探索传统中医学的优势所在,致力于在疾病治疗的整体或某个环节、某个侧面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中医皮肤病学应列为二级学科 学科发展基本成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皮肤病学在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其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临床实践基地。全国县级以上的中医院基本上成立了皮肤科,为中医皮肤科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基地。 二是学科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已有较好的基础。全国各中医院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医外科的范畴内招收皮肤科硕士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招收中医皮肤病学博士研究生和七年制学生,2003年开始招收中医皮肤病学博士后,为中医皮肤科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使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 三是取得一定的学科科研成果。各级中医皮肤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课题并取得了成果。部分中医皮肤科已经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着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研究课题。 四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皮肤病学理论体系。为了适应中医皮肤科临床及教学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实用中医皮肤病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到现在中医皮肤病学教材——中医皮肤病学临床版、教学版、古籍版问世,标志着中医皮肤病学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是中医皮肤科各级学会成立。从事中医皮肤病工作的人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各级组织和学会,如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等等。各省有省级专业委员会。各级学术组织近10年在中医皮肤科重点学科建设中,对中医皮肤科的内涵、外延及病名作了较为严谨的规范,使学科更加规范。 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皮肤病至今仍被编排在中医外科学里面,知识体系和内容过于简单。中医皮肤病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皮肤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亚学科,如皮肤外科、美容皮肤科学,以及交叉学科。当皮肤科到了硕士、博士培养阶段,需要在学科背景、专业面、生源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科交叉和专业建设创新。这时,中医皮肤病学迫切需要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并出现下一层次的学科分化,如中医皮肤外科学、中医美容学等。如果继续把皮肤学科及其专业附属于中医外科之下,将非常不利于学科发展。 总之,将中医皮肤病学科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对其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皮肤科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许多内容历经长期临床实践而逐渐发展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外治法可直达病位,作用迅速,疗效确切,运用方便,可直接观察,随时掌握。许多疾病单用外治法就可取效,如疥疮、圆癣、鸡眼等一般施以外治法就能治愈。对一些难治性病,如果在内治的同时配合外治法,则疗效更加满意。要提高皮肤病的中医临床疗效,笔者认为可以广泛开展外治法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中医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几千年中医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继承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事物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应随之不断地提高。近年来,经过现代中医学者的继承和发展,一些如腹针、平衡针、蜂针、手足针、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药物吹烘疗法等等特色疗法临床运用广泛,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效果与传统疗法相比互有短长,应互相补充。 囿于各种原因,目前中医皮肤病学界对中医外治法的整理继承、深入研究、推广应用一直未能足够的重视与开展,一些传统的外治技术因得不到进一步的改进完善,难以适应临床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有效的方法又因缺乏系统整理与科学研究而不能推广应用。部分民间外治验方、效方因缺乏系统的整理保存而濒于失传。 笔者认为,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应该立足当代现实,回溯历史精华。通过系统研究有关外治法的中医学文献,整理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外治技术,在前人的基础上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拓展皮肤病的治疗手段。如我们在挑治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截根疗法,在梅花针的基础上发展出划痕疗法,这些方法提高了多种皮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应吸取现代医药学成果,促进外治剂型的改革,如借鉴硬膏剂、膜剂、化学热熨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促进药物充分吸收,给中医外治法疗效的提高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积极开展中药制剂创新研究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必须要有着眼点,那么中医皮肤病学的创新发展点在哪里呢?中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生存的首要价值就在于治病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主要载体——中药是关键的因素。 我国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目前处于继承发展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历史时刻。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但中药材生产普遍存在着诸如有效成分易损失、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能耗高,药效成分提取率低的缺点,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及市场竞争力。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发原始创新药物是我国中药产业创新的首要任务。 目前,中药复方仍然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流,在复方药物方面中医有数千年的经验。中药的复方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意的设计,我们有一套“君臣佐使、减毒增效”的配伍理论,通过优化配伍组方,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目前治疗皮肤病的内服中成药比较少,所以我们应该从有效的中药方剂中筛选优化出疗效好、毒性低的经验方,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技研制成高效的中成药。虽然皮肤科外用中成药相对较多,但相当一部分的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非常有必要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优化提高,研发出更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的外用制剂。 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研究难度大。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系统生物学及复杂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彼此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为中药复方研究及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上的有力支撑。破壁提取技术、喷雾干燥、超速离心、有效组分分析、生物发酵技术等广泛的应用都为中医药的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很多中药不仅有临床功效,还可以作为保健食品,故除了开发为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饮料等等,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应该说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高素质人才是学科发展关键 中医学是医哲交融的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积极采用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技术,以及一切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包括生命科学、化学、数理科学、空间科学等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学科间的交叉点和切入点。 目前中医皮肤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中西医结合模式、传统中医模式。我们不能简单地强行推广或随意地否定某种模式,各类人才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就学术问题而言,广开言路,自由探索是永恒的原则,为此也必须采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避免因学术观点的偏颇给学科的发展招致损失。 我们应结合现代教育规律和中医人才成长规律,适应中医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重视和积极开展中医皮肤病学相关课程及其结构的优化和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工作,这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中医皮肤病学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过去,放眼未来,发展是硬道理,如何使中医皮肤病学学科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是热爱中医皮肤病学事业的同仁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在中医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任何平凡或细小的创新,都是有意义的。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发展中医皮肤病学的优势与特色,以扩大影响力,需要各位皮肤科中医学者们开拓创新,做有中医药特色的科研项目,走有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浏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