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浏览 6

在我国,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 各种中草药及其制剂应用广泛。起初人们不是很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推广,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 据2010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 13.8%,而过敏反应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约占 40.6% ~ 66.7%。 本文对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做一简单介绍,以提高人们对中药过敏反应的认识。 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三七、天花粉、水蛭、灰叶铁线莲、乳香、没药、鸦胆子、雷公藤、番泻叶、蜈蚣、金银花、黄芩、连翘、栀子、地龙等为临床高致敏中药材,且栀子、鱼腥草、板蓝根等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高风险药材。而中药中的谷甾醇、绿原酸、棕榈酸等成分与中药过敏反应的发生高度相关。 1 口服 传统中药口服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相对而言不是很多。除上述所说的传统中药外, 中成药也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正天丸、六神丸、牛黄上清丸、华佗再造丸、跌打丸、三九胃泰、牛黄解毒片、新复方大青叶片、速效伤风胶囊、排石颗粒、藿香正气水、正红花油、白敬宇眼膏等。 2 口服外用 有些中药内服时无过敏反应, 但当其以粉状、液状, 或制成膏剂、酊剂外用时, 可出现多种皮肤症状, 如丘疹、红斑、紫癜等。这可能因为皮肤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 具有高敏感性。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中药有何首乌、红花、鸦胆子、山药、天南星、胆南星、芥子、补骨脂、白芷、威灵仙、无花果、冰片、雄黄、硫黄、土鳖虫等。 3 注射剂 有研究发现,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剂型, 且极易引发过敏性休克等反应。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单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2)复方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3)有效成分注射液:蝮蛇抗栓酶、藻酸双酯钠、γ- 月见草 E、黄连素、丹参酮、舒血宁、葛根素注射液等。 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 根据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反应程度将其分为: 轻度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皮疹、紫癜、全身蚁行感; 严重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及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低血压、心动过速、胸闷、哮喘、呼吸困难; 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无法测得血压及脉搏,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等症状; 药物热 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寒战高热,体温达到 38.5~42℃,停药后多能于当天恢复; 其他 临床表现为血管肿痛、胸部和四肢疼痛等。可见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可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 过敏性体质 这种体质类型的人可对多种药物和食物过敏, 其过敏反应产生与药品质量或用药剂量无关, 并且可能存在家族性。对于这一类人, 医生在用药前应先询问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 而患者也要及时而全面地回答。在必须使用中药时, 应尽量使用口服药, 并详细地告诉病人用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 老人、小儿、孕妇和乳母,用药应更慎重,这些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与一般成人不同, 孕妇或乳母如果对药物产生过敏还会影响胎儿或乳儿。 中药本身所致 因为不同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 有些含有大分子蛋白、多肽、多糖等的中药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另外,含有一些半抗原如小檗碱、丹参酮等的中药,可以和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剂型与给药途径 传统中药剂型多为丸、散、膏、丹等。近年来, 在对中药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 目前临床较常见的就是把各种中药制备成注射液。而这种注射液产生的过敏反应较口服剂型多且严重。此外,中药作膏剂、粉剂、喷剂等外用也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对于较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的这类人群,应尽量口服中药。 中西药合用 近年来中西药合用的情况日益增多, 所以要更加注意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 在口服或者静脉使用中西药时, 二者相互之间应适当间隔一段时间, 不要一起使用。 其他因素 有些中药制剂中的添加剂、稳定剂、赋形剂等以及在进行化学加工中产生的杂质和药物自身分解产生的杂质等,也可以导致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出现过敏反应怎么办 与一般食物过敏相比, 药物过敏更容易出现或发展为严重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因此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警惕。首先患者应当避免使用或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草药及其各种剂型。一旦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可疑中药。即使患者仅仅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轻度过敏反应也要及时就医。就诊时最好携带药品包装或中药饮片。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时,则需立刻拨打120 或 999 紧急送至医院就诊。 虽然在上文中叙述了许多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但并不是说这些药物可导致所有人都发生过敏反应,仅有小部分人群会出现上述症状。所以当医生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疾病时不必恐慌,您需要做的就是详细地向医生叙述自己的过敏史及家族史,这样就基本可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