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脏腑娇嫩,喂食不当,环境不良,肠道感染皆可导致腹泻,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提示天气变换,外邪入里与内伤乳食相互为病,腹泻由生。若治疗不当,见泻止泻,滥用抗生素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常致腹泻久久不愈。 笔者十几年来用针刺加敷脐,辅以辨证用药,取得良效,略作介绍。 针刺方法 病初取穴:双足三里、双天枢及脐下五分的腹泻穴。病久或病重再加双阴陵泉穴、长强穴。 针刺方法:选一寸毫针,先用指甲点按穴位,按出指甲印(点按可减轻疼痛),常规消毒,依次取足三里、天枢、腹泻穴,每穴进针深度按毫针计4~6分(按婴儿胖瘦定)。用平补平泻捻针15秒钟起针、按穴。再对准肚脐,贴上备好的贴脐药,完成治疗。 敷脐药配方 高良姜、菖蒲、吴茱萸、木香、肉桂、丁香、砂仁、苍术、白胡椒、生晒参各100克,冰片30克,以上各药(除冰片外)用粉碎机打成细粉,过100目筛,对入冰片,混匀后再用粉碎机打半分钟,过罗即成。放密封瓶内待用。 把上述药粉取出一份炼蜜为丸,每丸1克(备用)。另一份药面用于贴脐。 贴脐药的用法:针刺前先备好6厘米×6厘米大的医用胶布,把药丸贴在胶布上按扁,约2厘米大,再把0.25克药粉(用痰咳净所附的小勺,一满勺正好0.25克)。用医用酒精或白酒(浓度不限)滴湿药粉,放在按扁的药丸上,对准肚脐(湿药粉正好填满肚脐至底部),敷上按牢即可。一天一换。 笔者应用此法已十几年,从未见不良反应。但胶布时有过敏反应,应换抗过敏胶布。 针刺加敷脐只适用于婴儿,1.5岁以上幼儿最怕针刺,无法施针。幼儿单用贴脐作辅助治疗对腹胀、腹泻、便秘、厌食亦有效。 典型病例 病案1 王某某,男,4.5月,体重5.5公斤,哺母乳。2014年8月23日初诊。患儿日便七八次已一月,绿色便稍有黏液、奶瓣,眠不实。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用头孢地尼、妈咪爱、蒙脱石散等6种药治一月未效。今查便有白细胞6+,杂菌4+,并带有大量脂肪颗粒。诊见发育营养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胀鼓音(++)。 辨证:脾虚乳滞致腹泻,兼肠道感染。 治法:1. 足三里、天枢、腹泻穴,加阴陵泉、长强,针刺。2.贴脐。3.服健儿消食液1/2支,复方鸡内金散1/2袋,各日服3次。4.庆大颗粒每次1.5袋(每袋含庆大霉素10毫克),日3次。 治后次日,便次减半。8月25日查便,白细胞(-)。庆大颗粒用3天,共治6天,腹胀腹泻止,眠安。 病案2 付某某,男,4个月,2015年4月30日初诊。患腹泻已三四天,黄色水样便,日6次左右,已服头孢地尼、蒙脱石散三天未效,又加爱哭、眠不实。诊见:腹胀鼓音(+++),舌苔白厚。 辨证属食滞泻(消化不良腹泻)。用针刺加贴脐,加服至宝丸1丸,日2次,次日便转稠,共治三天,便正常,不哭眠安。 病案3 杜某某,女,6.5月,2015年6月23日诊。发热,体温38.6℃。便绿色水样便,有泡沫,日十几次,诊见腹胀鼓音(++)。 辨证:暑湿泻(胃肠型感冒)。用针灸敷脐加服藿香正气胶囊,一次一粒,日3次(把软胶囊剪口,挤出药液服)治疗1次,便次减半。第四天家人来诊,述小儿已好。 分析与体会 常见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笔者认为,该病多由乳食不节(含感染)、外邪入里(含食凉)致水谷精微停滞不化,以成“食反为滞,饮反为湿”的病因病机,其湿和滞当属致病的邪气,而非脾虚不运的虚证,所以病初不应见泻止泻,以免留邪,酿成后患。病初病在肠胃,肠胃属足阳明胃经,针刺本经的足三里、天枢穴和笔者经验穴“腹泻”穴,及有调理脏腑功能鼓荡正气的神阙穴敷脐,起相辅相成的作用。若病久或病重,必然损及运化水谷精微的脾气和阳气。依《内经》“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训,要加刺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和督脉的长强穴,以扶正祛邪,恢复脏腑消化吸收功能。病案1说明了这一点。 敷脐药皆属辛香温通之性,用以刺激经穴,发挥药性本身健运燥湿之功,加党参意在制约诸药耗气之弊。用药丸按扁和药粉,加酒精调敷,妙在酒精调药已成团状,正好直抵脐窝底部的皮薄之处,更易发挥刺激和药效作用。胶布和药丸覆盖固定,还可减少药气的散发,能维持较久的效用。 市售很多敷脐药是圆形的饼状,只盖在肚脐周围的皮肤上,接触不到脐窝的底部,影响药效的发挥。 婴幼儿腹泻的病因虽然比较简单,但病机症状各有不同,还要辨证辅以内服药治疗。因婴儿服药困难,除个别者外,用汤剂治疗常被家长拒绝,因此笔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依据病状特点,探讨其病因病机,研究了上述治疗方法,逐步用于临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辨证用药选择上,上述病例选介可见一斑。但对有肠道感染者,当加用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治疗,治此症之中药多属苦寒难服之品。西药抗菌药物众多,但适宜小儿者少。医者多选用头孢类药,但效果很差,众多婴儿腹泻复诊者,多述用过头孢类药无效。庆大霉素对肠道致病菌很有效,但众医顾其副作用而不用。笔者十几年应用庆大霉素口服未见副作用,且疗效很好,建议大家多留意此药。
针灸敷脐并用治婴儿腹泻
浏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