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治愈小儿反复低热的中医例子

浏览 7

小儿脏腑未充,药物不能多受,所以古代儿科医家主张小儿不要轻易服药,应运用综合疗法,内外兼治,因此,自古就有“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至理名言。下面我就举一个内外结合治愈小儿反复低热的例子。

2014年7月,我接诊了一个1岁多的女娃,女娃的妈妈一进诊室就说:“医生,我的孩子发烧已经50多天了,住了两次院,打了半个多月吊针,可这烧就是不退,请你一定想办法帮我孩子把烧退了。”

我翻开患儿病历,得知患儿从5月底开始出现低热,尤以早上明显,体温在37.8℃-38.6℃之间,期间曾两次住院,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给予抗感染、退热等治疗。住院期间,患儿仍反复低热,出院后改为口服抗生素,但低热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家长不敢再给孩子吃抗生素了,欲寻求传统中医疗法。

就诊时,患儿已低烧50多天,测得体温37.8℃,尿沉渣检查提示“尿路感染”,其母代诉患儿起病后,胃口、睡眠均差,睡时眼睑闭不拢,饮水、大便正常,小便黄少。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我诊断为外感发热,病机为暑热之邪留恋,下注膀胱,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清暑利尿。给予青蒿鳖甲汤、独参汤、香薷饮三方加减治疗,药物为柴胡、西洋参、炙甘草、当归、青蒿、鳖甲、知母、地骨皮、丹皮、生地、白薇、香薷、佛手、仙鹤草、小蓟、白茅根、金银花、车前草各1包(药物均为配方颗粒),嘱家长每日各取半包,开水冲后少量多餐喂服。

此外,我还用了一系列外治法。如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1次,共3次,并结合我院自制的外敷药膏——双解退热膏贴大椎穴、膻中穴1次,以及引虚热下行药膏贴涌泉穴3天,运脾消滞膏敷脐3天,又予针刺四缝穴1次以健脾助化。并交代家长,患儿饮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不宜过饱,3天后复诊一次。

事后得知经过那次综合治疗后,患儿缠绵50多天的低烧竟然3天痊愈,精神、饮食、睡眠逐渐恢复正常,此后也一直未再出现低热。

从上面的病例可以看出,采用以中为主、中西结合、内外并举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疑难重症,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疾病的传变,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少其耐药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对于不耐服药、惧怕打针的小儿,十分适宜。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杨维华

专家简介

杨维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诊断上重视望诊,治疗上奉行“能服药不打针,能用中药不用西药,能外治不内服”、“内外结合、杂合以治,缩短疗程”及“未病先防”的原则,针对患儿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手段,以求捷效,防止传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