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经验

浏览 11

辽宁中医药大学:张欣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翠霞

关键词 痛经;肝郁脾虚型;止痛汤;王翠霞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指妇女在月经期或经期 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 厥,又称“经行腹痛”,常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手 足肢冷、汗出等全身不适症状 [1]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 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 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占痛经 90% 以 上 [2] ,以青少年多见。其发生多与前列腺素合成与释 放异常、子宫收缩异常及神经、精神因素相关 [3] 。后 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指因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 经。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 [4] :痛经在我国妇女中发病 率为 33.1%,程度较重影响工作者占 13.55%。目前西 医多采用抑制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保守治疗痛经,常 用药物有前列环素合成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 甾体类抗炎药等,虽能达到快速止痛之效,但非根本治 疗之法。王翠霞教授将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形成自 己独特的治疗理论体系。学生有幸随师临证,受益匪 浅。现将导师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经验论述如下。

病因病机

痛经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 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 提出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并创立了活血止痛的治疗法 则 [5] 。巢元方认为“体虚风冷”为其致病机理,陈自明 在继承其学说基础上,提出“气滞血结”为其发病机 制,治疗上宜行气化瘀,温通经脉,酌加补益之品,在 《妇人大全良方》中有详细阐述。中医认为痛经的发 病主要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以 “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发病机理有 虚实之别,实者由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阻导致 子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是由于气 血虚弱、肾气亏损导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6] 。 导师王翠霞认为其病在冲任、胞宫,但与肝、脾两脏紧 密相关。现在大多青春期女性生活欠规律、喜食生冷、 冒雨受寒,再加上先天不足等原因,使脾气不足,脾胃 虚弱化源不足或失血过多后冲任气血亏虚,行经后血 海气血愈虚,不能濡养子宫、冲任,不荣则痛。

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平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 机阻滞,经前 2 周气血下注冲任,气滞不能帅血,经血运 行不畅,故经前 2 周或 1 周出现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 痛;月经来潮后,胞脉气血更加瘀滞,“不通则痛”,故经 行小腹胀痛拒按;冲任气滞血瘀,故经血量少;经行不 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胞宫气血运行稍畅,故 腹痛减轻。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弦涩均为肝气瘀滞 表现,导师认为脾主运化,先天脾气不足,后天思虑过 度,饮食不节,劳逸伤脾,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出现经 行腹泻,乏力困倦,少气懒言;于经期血行之后,气血更 加亏虚。故导师认为痛经多表现为肝郁脾虚之症。

辨证施治

痛经之证临床常虚实寒热错杂,并非一证而现, 辨证时需根据寒热虚实及月经周期灵活用药,并遵循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重在疏肝化瘀、 活血止痛,及时控制、缓解疼痛,同时配合健脾养血的 药物,以辨证求因。导师王翠霞教授认为经前乳房略 胀时即开始用药,此时气血下注冲任,冲任阻滞,宜疏 肝化瘀;经期以通畅血行为主,宜加活血化瘀药;经 后气血亏虚,宜健脾养血为主。自拟止痛方加减,基 本方:当归15g,川芎15g,白芍 25g,炙甘草10g,赤芍 15g,延胡索15g,香附15g,干姜15g,小茴香15g,蒲 黄15g,五灵脂15g,黄芪25g,白术15g,柴胡10g,枳 壳15g。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疏肝解郁,理气行滞,延 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白芍柔肝缓急止痛,纠正焦虑情 绪;当归、川芎行气和血,调经止痛;赤芍活血化瘀;五 灵脂、蒲黄活血祛瘀止痛;黄芪、白术健脾利湿。经前 若乳房胀痛明显可加荔枝核、路路通、王不留行。经 期可加桃仁、红花丹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若小腹 冷痛加茴香、艾叶、炮姜以温阳散寒;有血块多,色暗 较重者加三棱、莪术破血以助血行;痛而呕吐者可加 姜半夏、吴茱萸、砂仁以止呕;经期出现腹泻,怕冷等 症则去当归,因其性质润滑肠以防加重腹泻,并加桂 枝 15g 以温通经脉,助阳补气;腰骶酸痛者则加川断、 杜仲、巴戟天以补肝肾,强筋骨。经后气血虚弱,出现 乏力倦怠等脾气不足之症则加黄芪、白术、党参以健 脾补气养血。必须详察病机,对症下药,方能取效。

典型病例

某女, 22 岁 ,未婚,以“经行腹痛 6 年”为主诉于 2015 年 12 月 25 日初诊,患者自诉 16 岁月经初潮至 今月经尚规律, 30-40 天一潮,行经 7 天,量中,色黯, 血块较多,腹痛较重,得热痛不减,痛时汗出,偶有恶 心呕吐,经期自觉双下肢酸痛,伴经期腹泻,经前乳 房胀痛,腰酸( + ), LMP : 2015-12-12 ,量色质同以往。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就诊时患者胸闷,乳房胀痛,手 足欠温,大便略溏,食睡可,小便调。查体:舌质黯边 有瘀点,脉沉涩。中医诊断:痛经(肝郁脾虚型),治宜 疏肝化瘀,方药:止痛汤加桂枝 15g ,路路通 25g ,王不 留行 25g 。 10 剂, 2 次 /d , 100mL 水冲服。配合红花逍 遥胶囊, 4 粒 / 次, 3 次 /d ,饭后冲服,以增强疏肝解郁 之力。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嘱其调情志, 勿过怒。嘱患者月经来潮后复诊。 二诊: 2015 年 1 月 11 日,患者于今晨月经来潮, 现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色暗,自觉小腹胀痛,出虚 汗,腰酸,腹泻,食睡及二便正常,查体:舌质暗红,边 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止痛,方药:上 方去当归,加丹参 15g ,益母草 15g ,杜仲 15g ,巴戟天 15g ,陈皮 15g 。 5 剂, 2 次 /d , 100mL 水冲服,配合止痛 化癥片 3 盒, 5 片 / 次, 3 次 /d ,口服,以增强化瘀止痛 之效。嘱患者服药期间禁食生冷、勿受凉。 三诊: 2016 年 1 月 16 日,服药后自觉腹痛症状 略有减轻,经血量中,色稍黯伴小血块,腹泻症状略有 缓解,现阴道少量褐色分泌物,自觉乏力困倦,大便略 溏,日 3 ~ 4 次,小便正常。查体:舌质略暗,苔薄白, 脉沉细。治宜补气健脾养血。方药:止痛方黄芪改 30g ,加党参 15g 。 5 剂, 2 次 /d , 100mL 水冲服。嘱患 者汤药将尽时复诊,以进行下一个疗程。后随访 4 个 月,一般状况良好,病愈。

体  会

痛经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部位在冲任、胞宫, 发病机理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平素性情抑 郁,或暴躁多怒,气机郁滞,气滞而致血瘀。行经之际, 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通,不通则痛;脾主运化,先 天脾气不足,后天失养,使之运化无力,经期血行,气 血更加亏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治则应根据月经 周期而论。经前宜在疏肝化瘀,使气血畅通,经期重 在活血化瘀止痛,血行通畅,痛经即可缓解,经后应补 气健脾养血,气血充足才可儒养脏腑经络。此外,痛 经的发生还受精神、环境、神经等因素影响,并与个体 痛阈有关 [7] 。因此平素应注意生活起居调摄,行经时 不要冒雨受寒,避免进食寒凉生冷或刺激食物,以免 经脉凝涩、血行受阻。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 .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4.

[2] 乐杰 . 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2-363.

[3] 王文莉,段华 . 内异症痛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微创外科 杂志,2009,9(12):1100-1102.

[4] 张晓金 . 痛经的现代研究进展 [J]. 陕西中医,2000,21(12): 574.

[5] 毕钰桢 . 从瘀论治原发性痛经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4):53.

[6] 段金廒,刘培,宿树兰,等 . 基于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四物汤类 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方 - 证 - 病关联规律分析 [J]. 中医药现代化,2013,15(2):167-176.

[7] 乐杰 . 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