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膜嵌顿,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转身说话、突然直腰、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原因。
滑膜嵌顿多发生于腰骶关节。此处的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发病后,突然表现疼痛,腰椎处于僵直状态,压痛点在棘突旁2~3厘米,腰部活动障碍,坐卧行走均受很大影响。诊断要注意与其他类型急性腰痛鉴别。一般来讲,该病无明显扭伤史,腰部特殊压痛点,无坐骨神经痛症状,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可与腰部肌肉韧带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区别。
中医将腰椎滑膜嵌顿归于“伤筋”范畴,治疗手法有多种,但有些手法如背挎法等因患者惧怕疼痛,现并不多用。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三扳法配合下蹲法治疗,疗效立竿见影。
三扳法先施行摩法、扌衮法、按揉穴位松腰。①扳肩推腰:患者俯卧位,医生站在患者健侧。左手扳起患者肩部,右手在腰部患处推按。②扳腿推腰:患者俯卧位,医生右手扳起患者大腿,左手在腰部患处推按。③扳肩推臀:患者侧卧,上面的腿屈膝屈髋,下面的腿伸直。医生一手(或肘)扳肩向后,另一手推臀向前,使腰部旋扭。推扳数次后,令患者放松,医生再逐渐用力,待有固定感时,突然用巧力推之,此时腰部常可发出咯噔响声。
下蹲法患者下床后,嘱面对墙壁,双上肢上举与胸壁紧贴于墙面,双下肢分开,医者双手扶持患者腋部保护,嘱患者做下蹲起立动作5~6次。
笔者认为三扳法配合下蹲法治疗此病,符合中医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原则。前法系医生主导的被动治疗,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的作用;后法系患者主导的主动治疗,可进一步矫正残余偏移,消除疼痛不适,主动运动,恢复患者信心,促进全身关节协调运动。
通常在治疗后嘱患者卧床休息3~5天,适当口服或外用消肿止痛中药。手法每周1次,一般1~2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