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为噫”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嗳气

浏览 8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 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肠上皮化 生和 ( 或) 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1 ] 。 2011 年一项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 ] ,中 国 CAG 患者的发病率约为 35. 1%。有研究对 1985—2009 年间在上海某医院就诊的 1592 例 CAG 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有 349 例 ( 21. 92%) 进展为 异型增生,47 例 ( 2. 95%) 进展为胃癌 [2 ] 。CAG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饱胀不适、胃痛、嗳气 等,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嗳气为 CAG 患者常见的 主症之一。

嗳气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食道由 口排出的一种病症,其声沉长,不似呃逆之声短 促,多见于饱食之后 [3 ] 。《黄帝内经》将这一症状 称为 “噫 ” ,《素问·宣明五气》曰 : “五气为病, 心为噫” 。嗳气病名首见于 《丹溪心法》 ,并提出 本证乃 “胃中有火有痰所致” 。 《说文解字》释 “噫”为 “饱食息也” ,即饱食之气也。 关于嗳气的治疗,多数医家从和降胃气、疏肝 理气、宣发肺气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我们在临证 中发现,CAG 以嗳气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常伴有心 烦易怒、焦虑抑郁、夜寐不安等症状,在治疗中从 清心火、通心窍、温心阳、滋心阴等方面入手,收 效显著。

1 “心为噫”之理

《素问·宣明五气》云 :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 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 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明代张 景岳 《类经》认为,“ ……是心、脾、胃三脏皆有 是证,盖由火土之郁,而气有不得伸舒,故为此 证” 。清代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 : “阴 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 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 。

1. 1 五行相生,土生于火

心为火脏,乃君主之官,脾胃属中土,为水谷 之海,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生的次序为 “火生土” ,对应其脏腑即为心生脾,此种脏腑相 生关系体现了心与脾生理上母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的气血阴阳对脾具有促进和滋生作用,从而可维 系脾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明代赵献可 《医贯· 五行论》曰 : “若夫土者,随火寄生,即当随火而 补,然而补火,有至妙之理,阳明胃土,随少阴心 火而生,故补胃土者补心火” 。清代陈士铎 《石室 秘录》曰 : “膻中为脾胃之母,土非火不生,心火 不动。必得相火之往来以生之,而后胃气能入,脾 气能出也” 。

1. 2 位置相近,经络相通

心居膈上,脾胃居膈下,二者位置相近,仅一 膜之隔,正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云 : “胃之 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 衣,脉宗气也” 。其 “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处。 《素问·脉解》曰 : “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 也 。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 : “刺五脏,中心 一日死,其动为噫。 ”张景岳曰 : “噫,嗳气也” ; 又曰 : “心在气为噫,噫见则心气绝矣” 。以上论述 均说明了嗳气与心密切相关 。 《灵枢·经别》曰: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 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 ( 出 页 ) ,还系目系, 合于阳明也” ,表明足阳明胃经与心经有着密切联 系。明代张景岳 《类经》曰 : “按 《九针论 》《宣明 五气篇》 ,俱曰心为噫 。 《口问篇》曰寒气客于胃, 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此篇则兼而言之, 盖寒气犯于心、脾、胃三经,俱能为噫也” 。

2 “心为噫”之治

2. 1 火土之郁,清心降火

明代张景岳 《类经》曰: “ ……是心、脾、胃 三脏皆有是证,盖由火土之郁,而气有不得伸舒, 故为此证” ; 清代唐宗海 《血证论》曰 : “心下为 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火降血 行,气上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 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则水不散,而结于 此矣” 。心火不降、心气不行,壅滞于阳明中土, 导致气机升降失司,而发嗳气。正如清代张琦 《素问释义》所言 : “噫为脾病而出于心,子传母 也,火土之郁,气不得伸,则噫出之” 。

此类患者临床多兼见胃脘灼热,口干口苦,心 烦易怒,夜寐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尖红、 苔黄燥,脉滑数等症,如晋代王叔和 《脉经·平人 迎神门气口前后脉》曰 : “足太阴经也,……烦不 得卧,肠鸣” 。治疗宜清心降火、和胃降逆,临床 上药用连翘、黄连、栀子、淡竹叶等。 连翘性凉微苦,归心、肺、小肠经 , 《珍珠 囊》载 : “泄心经客热,一也; 去上焦诸热,二 也; 为疮家圣药,三也” ; 《药性论》言其 “主通 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黄连苦寒,归 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泻心火、解热毒, 为治痢止呕之要药 ,《药性赋》云其 “消心下痞满 之状 ” ; 《药类法象》曰 : “泻心火,除脾胃中湿 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 。栀子 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 ,《名医别录》称其 “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 中热气 ” ; 《本草经疏》曰 : “清少阴之热,则五内 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 ” ; 《医学启源》曰 : “疗 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

2. 2 豁痰开窍,化湿和中

《丹溪心法》认为本病乃 “胃中有火有痰所 致 ” , “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 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善治 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 而顺矣 ” ; 《医学正传》曰 : “其证或兼嗳气,或兼 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乃痰火之为患 也 ” ; 《医学入门》曰 : “不因饮食常嗳者,虚也, 盖胃有浊气,膈有湿痰,俱能发嗳” 。 此类患者临床多兼见脘腹痞塞不舒,头晕目眩 心悸,呕恶纳呆,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大便不 爽,舌苔厚腻,脉沉滑。治疗宜豁痰开窍,化湿和 中,临床上药用石菖蒲、郁金、豆蔻、砂仁等。 石菖蒲味苦辛,大温,归心、肝、脾经,始载 于 《神农本草经》 ,并列为上品,谓其 “主治风寒 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 目,出音声 ” ; 《本草经疏》云此药 “辛能四达以 散邪结,此通利心脾二经之要药也。阳气开发,芬 芳轻扬,气重于味,辛兼横走,故能下气开心” 。 豆蔻辛温而不燥,具芳香之气,归肺、脾、胃经, 《开宝本草》曰 : “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曰 : “其用有四: 破肺中滞 气,退口中臭气,散胸中冷气,补上焦元气” 。砂 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 《珍珠囊》曰: “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 ; 《日华子本草》曰 : “治一 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 ; 《本草经疏》曰 : “气 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 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 。

2. 3 温补心阳,活血化瘀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 “太阳之胜,凝凓 且至,……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太阴之 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 满。 ”清代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 : “阴 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 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 ”心阳虚衰,心血瘀 阻,母病及子,脾胃失运,胃气上逆,而致嗳气。 此类患者临床多兼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入 夜尤甚,畏寒喜暖,入睡困难,或伴黑便,舌紫暗 或瘀斑、脉涩等症。治疗宜温补心阳,活血化瘀, 临床上药用郁金、甘松、丹参、姜黄等。 郁金辛散苦泄,性寒清热,入心、肺、肝经, 《本草备要》曰 : “行气,解郁; 泄血,破瘀,凉 心热,散肝郁 ” ; 《本草从新》载 : “能开肺金之 郁 ” ; 《本草汇言》曰 : “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 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 。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滞,香而 不燥,辛香行散,归脾、胃经,善开脾郁,为理气 止痛、醒脾健胃之佳品 ,《日华子本草》谓其 “治 心腹胀,下气 ” ; 《本草汇言》云 : “醒脾畅胃之药 也 ” ; 《开宝方》曰 : “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 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 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 心包、肝经 ,《神农本草经》曰 : “心腹邪气,肠 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 气 ” ; 《名医别录》曰 : “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 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

2. 4 滋阴降火,益气安神

李东垣在 《脾胃论·养心安神调制脾胃》中有 “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 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之说。 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曰 : “膻中为脾胃之母, 土非火不生,心火不动。必得相火之往来以生之, 而后胃气能入,脾气能出也” ; “心火,本生胃土 也,而心火畏肾水之侵,不敢去生胃土,则胃气转 虚不能制肾水之胜,而水益侵胃土矣” 。

此类患者临床多兼见胃脘部隐痛,嘈杂,饥不 欲食,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夜寐欠安,大便秘 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胃脘隐痛,时轻时重, 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易 醒,舌质淡,脉弱等症。治疗宜滋阴降火、益气安 神,临床上用百合、石斛、麦冬、酸枣仁、合欢 皮、夜交藤等药物。

百合甘寒,归心、肺经 , 《神农本草经》曰: “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 《日 华子本草》曰 : “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 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 ; 《本草衍义》曰: “治胃中虚热 ” ; 《本草再新》曰 : “理胃气,清胃 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 汗,能散暑”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 胃经 ,《神农本草经》曰 : “主心腹结气,伤中伤 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 ; 《名医别录》曰 : “疗 虚劳客热,口干烦躁,……定肺气,安五脏” 。酸 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 《名医别录》 曰 : “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 烦渴 ” ; 《本草汇言》曰 : “敛气安神,荣筋养髓, 和胃运脾”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肺经, 《神农本草经》曰 : “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 乐无忧 ” ; 《本草汇言》曰 : “甘温平补,有开达五 神,消除五志之妙应也” 。夜交藤甘、平,归心、 肝经 ,《本草正义》曰 : “治夜少安寐 ” ; 《饮片新 参》曰 : “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61 岁。1 年前因情志不畅出现嗳 气、胃脘部烧灼感,在当地医院电子胃镜检查诊断 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 胃窦部腺体中度肠上 皮化生; B 超示: 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占位性 病变,口服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药, 效果不明显。之后求治于当地中医医院,先后应用 旋覆代赭汤、柴胡疏肝散、丁香柿蒂散等汤药加减 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近 1 个月来症状加重。刻 诊: 嗳气频发,伴胃脘部烧灼感,心烦易怒,失眠 多梦,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尖红、苔薄黄,脉 弦细。证属火土之郁、胃失和降,治宜清心解郁、 和胃降逆,药用: 石菖蒲 20g,郁金 12g,百合 20g,乌药 6g,蒲公英 20g,香橼 15g,炒枳实 15g,茯苓 20g,当归 12g,白芍 20g,合 欢 皮 12g,生地黄 20g,香附 20g,莲子心 9g,连翘 15g,白茅根15g,豆蔻6g,淡竹叶9g。同时嘱其 忌食过甜、过辣、过咸及油炸类之品。1 周后嗳气 缓解,胃脘部烧灼感减轻,大便较前通畅,夜寐转 安,之后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服药 8 周后,症状消 失,6 个月后随访,嗳气未再复发。

按语: 患者老年女性,有明显情志不畅史,气 机郁滞,日久化火,火土郁结,胃失和降,而发嗳 气。方中石菖蒲芬芳清扬,开心孔,通九窍,下气 开心; 郁金芳香宣达,善散郁滞,二药相合,取菖 蒲郁金汤之义,开心窍,散邪郁,共为君药。豆蔻 芳香醒脾,消谷下气。百合归心肺经,安心益智, 滋养阴津; 乌药开郁散寒,舒畅经气,二药一静一 动,润而不滞。患者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心火旺 盛,加连翘泄心经客热,淡竹叶、莲子心清心降火; 失眠多梦加合欢皮解郁安神,配以香橼、香附疏肝 行气,枳实和胃消痞。患者久病,火邪伤阴,加生 地黄、白芍以滋养阴津,同时配伍白茅根清热而不伤 阴。诸药合用,清心解郁,和胃降逆,则嗳气自除。

参考文献

[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J] . 胃肠病学, 2013, 18( 1) : 24- 36.

[ 2] CHOOI YH, CHEN HM, MIAO Q, et al.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s a progressive disease: analysis of medical reports from Shanghai( 1985—2009) [ J] . Singapore Med J, 2012, 53( 5) : 318- 324.

[ 3] 李经纬 . 中医大辞典[M] .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4: 1831.

【作者】 刘启泉; 石芳; 张娜娜; 郭烁; 王志坤; 张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