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又名“头风”,与“中风”类似,因为其病因与“风邪”有关,同时这个名字也很形象地形容了头痛发作时形如“骤风”、时发时止的特点。 《证治准绳·头痛篇》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深而远”指偏头痛常常为久病,具有时间长、反复发作、难以痊愈的特点。 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我国偏头痛发病率很高,内陆高原为我国高患病地带,东南沿海省市患病率低,女性发病远多于男性。 目前,西医认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血管的病变有关。中医认为风邪、寒邪、湿热、火邪均可以导致头痛,五脏病变也可以导致头痛,气机逆乱则是头痛的重要病机之一,而风药轻灵,走而不守,可以祛风除湿、缓痉止痛,又可以调节气机,是治疗头风的首选药。 “风药”理论是李东垣继承其老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气味的理论发展而来的,“风药”是指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一类药物。“风药”一词首见于张元素《医学启源》,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写到“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特点,把常用药物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 其中“风升生”一类,收载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共二十余味药。 偏头痛病位在头,而“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因此风药被当作治疗偏头痛的“引经药”,起到引药达病所的作用。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对于头痛的治疗首开应用引经药之先河,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此论成了后世头痛分经用药的基础。 李杲提倡用风药治疗头痛,“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质轻味薄”,是风药优势所在。 《圣济总录》中收载了大量宋代以前治疗头痛的方剂,对首风、脑风、风头痛、偏头痛的治疗都有详细的介绍。风邪客于阳经而致首风,表现为头面多汗、恶风头痛、止作无时,治疗以祛风散邪止痛为法,如荆实汤“治首风颈项紧急,骨节疼痛”,主要组成有荆芥、川芎、防风、酸枣仁、薏苡仁、犀角、桑根白皮; 防风饮“治首风脑项掣痛”,由防风、龙骨、升麻、赤芍、黄芩、葛根、石膏组成; 治疗首风目运头痛,用芎菊汤(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菊花、枳壳、炙甘草、细辛、石膏、薄荷);此外,茯神汤、一字散、菊花散、八风汤、除风荆芥汤、黑散方、芎术汤、川芎散等都可以用于首风头痛,这些组方中大多以川芎、防风等祛风、散寒、止痛之药为主。 《脉因证治》中提到“香芎散,治一切头风”“清空膏,治风湿热及诸般头痛,惟血虚不治”。 香芎散的组成:香附、川芎、炙甘草、石膏、细辛、防风、草乌、川乌、白芷、荆芥、羌活。 方中荆芥散风热、清头目,与石膏相配,能祛风热之邪;香附与川芎同服,可治气郁头痛,同乌头、甘草配伍,治偏头风;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升浮为阳,能祛头面风,同白芷治疗偏正头风;细辛味辛,性温,能散风除湿,治诸风痹痛;羌活味辛、苦,性温,善搜风、发表、胜湿。可见方剂组成中多用风药,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 除了“质轻味薄”,风药还常常有独特的香味,如荆芥、柴胡、紫苏等药,气味辛散,又芳香沁脾,用来做成药枕或者香囊,常常放在身边,也可以有效减轻偏头痛发作的症状,笔者室友患偏头痛多年,某日得到一包新鲜荆芥做成香囊,香味浓郁,闻之令人头脑放松,现在已成了她喜欢的枕边物了。
偏头痛又名“头风”中医“风药”理论
浏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