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盘点哪些进补观念要不得

浏览 8

  中医为你盘点6种要不得的进补观念

  以药来代食

  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不一定要药补。如多吃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宽胸的功效。多吃山药可以起到补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吃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

  用进补来代替锻炼

  无论是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营养补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须依赖人体健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功能。如果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胃肠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就会低,吃下了营养补品,也不可以很好地消化吸收。

  越贵越补

  不少女性认为东西越贵越好,就会不惜花高价买燕窝、鱼翅等等保健食品。但是,其实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有十分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因此,进补应该不要以贵贱分高低,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进补单一

  部分人喜欢按照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会对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影响,不利于健康。同时,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温热的,会造成体内毒火旺盛,出现口干、嗓子疼等症状,不要过多食用。

  重“进”轻“出”

  如今,有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就是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使“肠毒”的滞留与吸收减少。同时,也要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不然食物代谢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危害到身体。

  虚实不分

  如果要进补,就要先分清自身体质。应该遵循虚者进补的原则,不是虚症病人不宜进补,要辨证施补。即使是虚证,也有血虚、阳虚、气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肺虚、心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因此,进补前要先向专业医生咨询。

  如何正确的进补

  要兼顾到人的体质类型

  人类的体质可分为六大类型,其中除正常体质外,其余五种均属病理体质,即倦质,特征是特别疲倦;冷质,特征是特别怕冷;燥红质,特征为特别怕热;此外,还有腻滞质、晦湿质。中医则把体质分为阳脏和阴脏。不同体质类型的人适合吃什么或不适合吃什么都是有规律的,若反其道而行之,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晦湿质及腻滞质、阴脏之人不宜吃鱼胶、阿胶,误补则可见胸脘痞满、食欲不振;燥红质、阳脏之人不宜吃高丽参、鹿茸,误补则易出现头晕眼花、口于便秘、鼻腔出血等症。

  要注意机体有无其他病理状态存在

  如气滞、血瘀、痰浊、发热、外感等,这些都是影响进补的因素(后面有进一步阐述)。最好是事先请教一下医生,排除这些因素的存在,方可进补。

  要特别注意消化、吸收功能

  再好的补药,也得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若患者消化功能很差,则必须先服用健脾消导、理气化湿药物,如陈皮、法夏、枳壳、神曲、山楂、内金等,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若患者便秘、腹胀、食少,同样不容忽视,应使用润肠通便或通腑下气之品,使大便通畅、食欲增进,以利于补药吸收。

  要有适当的用量及正确的服法

  补药的用量及服法,直接影响其效墨,进补一定要有适当的用量及正确的服法,如人参一般每天3~5克,阿胶每天10~15克,若用量过小,难以奏效;用量过大,则会产生副反应。服用补药,如高丽参、红参、西洋参等,含化法虽较方便,但有效成分难以全部溶出;茶饮法经开水多次冲泡,浓度降低;最好是采用炖服法,或研末冲服法,这样能够收到较好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