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元气安能久——扶阳学说的文化基础

浏览 8

(吴鞠通语),表明扶阳学说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士人学者因兴趣所致,研习儒、释、道的同时兼习医道,“寄余艺以泄神用”。其中颇多弘扬扶阳学说者,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观点,从而构成了扶阳学说的文化基础,下面引录一些:

《周易》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

按:乾属阳统天,坤属阴“乃顺承天”,阳主统治,阴者顺承,阳主阴从的基调很明确。

《周易》乃群经之首,奠定了重阳学说的基础。

唐代大诗人李白《日出行》有诗:“日出东方限,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行终古不休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

宋代大诗人陆游《杂感》有诗:“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秋毫失固守,金丹亦奚为?”

按:李白从太阳联想到人体元气,“人非元气安能久”终古不休息,认识到元气的重要性。陆游则认为,养生当以元气为本,丝毫不可亏损,否则即使是金丹秘方,亦难以挽救。一致强调元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明·冯元成,隆庆五年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著书满家,不失为一时之冠”。

在《上池杂说》中论道:“人以阳气为主,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近世医工乃倡为补阴之议,其方以黄柏为君,以知母、地黄诸寒药为佐,合服升斗以为可以保生,噫,拙矣!人之虚劳不足,怠惰嗜卧,眩晕痹塞,诸厥上逆,满闷痞隔,谁则使之?阳气亏损之所致也。乃助其阴而耗其阳乎?人之一身,饮食男女,居处运动,皆由阳气。

若阴气则随阳运动而主持诸血者也。故人之阳损,但当补之、温之,温补既行,则阳气长盛而百病除焉。”

按:冯元成此话不仅提出了“人以阳气为主”的观点,还着重阐释了人体“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的问题,皆彰显了火神派的核心观点,而且还批判了滋阴学说的谬误,实为士人中难得之真知灼见。

明·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指出:“天道以阳气为主,人身亦以阳气为主,阳统阴。'

按:此语与同时代的名医张景岳的“大宝论”如出一辙。

清·梁章钜(1775一1849),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纵览群书,熟于掌故。他在笔记中强调“保扶阳气为本”:“今人气体远不及古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亦消长之运然也。故养生家必以补阳为先务,即使阴阳俱亏,亦必以补阳为急。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其理亦复如是。..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

“今人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半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有略启扶阳之论者,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人身之火多亦是自然之理。天之六气,火居其二,今之庸医执壮火食气之说,溺于滋阴苦寒之剂。不知邪之中人,元气盛则能当之,乃以凉药冰脱,反泄元气,是助贼害主也。

凡人饮热汤及炙博之物,从龆至耄,断无损人之理,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热之养人,时刻不可缺。俗医多用凉剂,譬之饮人冷水,阴害黎民,良可慨矣!”

(《退庵随笔》)

按:梁氏所论与冯元成大致相同,异曲同工。第一段提倡“保扶阳气为本”、“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第二段也是批判了滋阴学说的谬误;第三段则以“食必用火,热之养人,时刻不可缺”为喻,倡导扶阳养生,力避凉药之理。

清代道人、《道德经讲义》作者黄元吉:“学人有此真阳之火,任他外而肢体,内而脏腑,多年顽残宿疾,真火一逼,自然化为汗液从遍身毛窍而出。如有不能化者,只是他火力尚微,未得真阳之气。盖阳者刚也,健也,其性原来至动,身中疾病多阳弱阴强,积成沉疴痼疾。一得真火之候,犹之冬雪坚凝牢不可破,到春日载阳,其气温和,任他久凝而坚之冰雪,无有不见阳而消者。人身之疾无非因其凝结而成,有如此阳气亦焉有不化者哉?”

(《道门语要》)

按:《道门语要》的这段话,同样是强调阳气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性。

林则徐自拟《人生格言十条》,其中第九条讲:“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弘一法师撰联:“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有意思的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亦推崇“阳大阴小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不过,他更多的是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论述这种阴阳关系:

“泰卦谓小往大来,否卦曰大往小来。可见阳大阴小,不待辨而自明矣,而人犹不之知。再观地球,阴也,地球之外皆阳也。地球较日轮犹小,试观日轮之在天下也,不及天万分之一,则天之大,为何如哉!天不如是之大,何以能包罗万象,化生万物哉!人亦天地之分也,内景五脏为地,外则天也。外形腹为阴,余皆阳也。阳不大,断不能生此身也,亦如天不极大,不能包地而化生万物也。是阳气本该大也,阴质本该小也。何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见痨病必与补阴,必使阳小阴大而后快于心哉?

经谓劳者温之,盖温者,长养和煦之气,故能复其痨也,岂未之读耶?”(《医医病书·阳大阴小论》)

“前人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创为补阴之说。不知阳本该大,阴本该小,前已论之矣。窃思阴苦有余,阳苦不足也。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除去夜分日光不照之阴一百八十日,昼分日光应照之阳实不足一百八十日也,盖有风云雨雪之蔽,非阳数较缺乎?一也;再,人附地而生,去天远,去地近,湿系阴邪,二也;君子恒少,小人恒多,三也;古来治世恒少,乱世恒多,四也;在上位恒少,在下位恒多,五也。故三教圣人未有不贵阳贱阴者,亦未有不扶阳抑阴者,更未有不尊君父而卑臣子者。阳畏其亢,藏者则吉。”

(《医医病书·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

按:温病派宗师吴鞠通从天地、上下、君子小人、治世乱世等方面,驳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纵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观,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之深入人心。而一句“三教圣人未有不贵阳贱阴者,亦未有不扶阳抑阴者”,则道出传统文化重视阳气的广泛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