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当归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配方组成、来源方解

浏览 6

【来源】源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配方组成】当归白芍药人参各一分甘草炙半分桔梗陈皮不去白,各一分

【用法】上为细末,水煎半钱,时时少与服。又有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黄赤,与三黄丸,人参汤下。

【作用与功效】益气养营,行气止痛。

【主治适应症】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也。面青手冷,不吮乳者是也。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养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桔梗、陈皮理气助运,行气止痛;甘草健脾补中,合芍药缓急止痛。诸药相合,治疗虚寒之夜啼以及脏寒之腹痛等症。

【方论】

张山雷:“夜啼有实热,亦有正气虚馁,而睡眠不安者,是方盖为正虚而设,养阴和血而以芍药收摄耗散之气,选药之旨可见,然与方下脏寒腹痛、面青手冷诸症,无一针对者,盖已大非制方之真矣。若是实火不得眠,则方后三黄一法,尚是对症。”(《小儿药证直诀笺正》)。

俞景茂:“夜啼有实热,亦有虚寒,此方为虚寒性腹痛所致之夜啼而设,故方用当归、白芍养血和肝,人参、甘草补气和中,又用桔梗升提、陈皮降气,一升一降以健运中宫,使五脏安和而夜啼即止。”(《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

【临证提要】夜啼有虚寒,胎热,惊恐之分。《幼幼集成·夜啼证治》中说:“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本方所治虚寒引起的夜啼。钱氏云:“脾脏冷而痛也,当与温中药……”本方理气补中,如见脏寒腹痛、面青肢冷,证属阳虚寒盛,可适当加干姜、桂枝等温中药。当归汤为虚寒性腹痛而设。盖小儿混沌初开,脏腑始成,若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易致脏腑虚损。虚寒内生则中气不运,气虚凝塞,不通则痛,故见面青手冷,腹痛夜啼等。治疗虽在补益气血,温中散寒,但启运气机有助于阳气恢复和气血调畅,所以当归汤并不单纯选用人参、当归、白芍、甘草补气和中、养血缓急,而是配以桔梗、陈皮斡旋气机,桔梗一味,盖属舟楫,其气轻浮上升。《重庆堂随笔》认为:“桔梗开肺气之

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肺气开则腑气通,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谓其升中有降者是矣。”陈皮其气温平,善于通达。《别录》谓其“下气”。二药合用,升降并施,温运中宫,使补而不滞,通则不痛,有如旭日升天,阴霾自除。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夜啼,寒证者当温中祛寒,而钱氏当归汤中,未用一味大辛大热之药,钱氏认为对小儿不可滥用寒药温药,因为“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针对宋代医家喜用香燥药之流弊,钱氏结合小儿体质,创制当归汤,温而不燥,可谓独辟蹊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