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部位亦常受累,且好发于儿童西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为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心脏病、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白喉流感等,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易患中耳炎;此外也可由外伤直接所致,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链球菌,首选青霉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中医学“耳疳”范围。本病由肝胆风火湿热上注耳道,蕴结伤络所致者多见。中医认为急性者以风邪热毒,乘虚而袭,循经脉入耳中,壅聚不散,蒸腐成脓,穿蚀耳膜,脓溢于外而成。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三云“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少阳经脉与耳关系十分密切,故采用疏风祛邪,清热解毒为主,用小柴胡汤而取效。
【临床应用】
杨氏4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1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柴胡18~24g,黄芩6~10g,半夏、菖蒲、桔梗、防风各9g,黄连6~9g,薄荷4.5g,蒲公英12~18g,连翘12g,青黛3~6g,龙胆草6~9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温服。
小儿药量酌减。每剂可日服三次。治疗结果:21例均获治愈(症状消失并观察一月未发)。服4剂而愈者6例,6剂9例,9剂4例,12剂2例。平均每人服用中药6剂。
【病案举例】
1.宋某,女,17岁。1983年7月30日诊。自述因外感发烧,咽部干痛,咳嗽三天后,觉右耳内灼热胀刺痛,咽及咳嗽时疼痛加,,
剧,继而流脓血样黏液,寒热交作,口苦、恶心欲吐,不思饮食,眩晕耳鸣,症见神疲无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辨证:外感风邪、肝胆湿热上注,蕴结耳道,气血凝聚。治宜清肝利胆,解毒除湿,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24g,黄芩、防风、半夏、黄连、连翘各9g,菖蒲、龙胆草各10g,蒲公英15g,青黛、薄荷、甘草各6g,桔梗12g3剂后,耳内流脓血即止。头痛、口苦、耳鸣、眩晕及耳内灼热胀痛大减,恶心欲吐消失,饮食增加,精神见好,上方继服5剂,耳内胀痛,口苦、头痛诸症全部消失。一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病由肝胆风火湿热上注耳道,蕴结伤络所致者多见。治以清热利胆,解毒除湿为主。方中柴胡、黄芩、黄连、龙胆草疏肝刊胆,清泄湿热;薄荷、防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青黛、连翘、蒲公英热解毒,消肿散结;菖蒲、桔梗、甘草清热除湿开窍解毒排脓;半夏和胃降逆。在治疗期间,禁食辛辣油腻厚味,以防助湿热,留邪不除。该方不仅冶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卓效,亦适用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2.王某,女,60岁,工人,1991年11月22日就诊患者左耳流脓10余年,近一周来因感冒,发低烧37.5℃,耳流脓加重,量较多,质白粘,已在他院用青霉素治疗4天(80万单位,日两次)病情如故。患者主诉:现仍有低热现象,头晕口苦,不思饮食,大便干。查见:左耳鼓膜中央性大穿孔,有较多分泌物。音叉检查为传导性耳聋。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痰热塞阻,郁结少阳,治拟清泄少阳痰热。药用柴胡、半夏、黄芩、丹皮、天花粉各10g,皂角刺、甘草各6g,茯苓20g,菖蒲12g,败酱草、连翘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并外用3%双氧水洗耳,0.25%氯霉素眼药水滴耳每日3次服药3剂,诸症明显好转,体温已正常。继服上方4剂后,耳流脓已不多,嘱其继服中药,并注意饮食,直至病愈。
按:化脓性中耳炎,中医称“脓耳”。少阳经脉与耳关系十分密切,本案由于外感邪毒,循经入耳,故宜清泄少阳痰热;在小柴胡汤的基础础上加皂角刺排脓,菖蒲宣通耳窍,而获良效。
3.王某,男,28岁,农民。1989年10月12日诊3天前因耳疼,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就诊于耳鼻喉科,诊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给予口服红霉素,加0.25%氯霉素眼水及滴耳油等外治,耳疼虽有所减轻,但其他症状仍未改善,且听力明显减退而要求中医治疗。刻诊耳部烘热,头晕,耳鸣耳聋,发冷发热,口苦咽干查:右耳道、鼓膜正常,左耳道有脓性分泌物鼓膜已穿孔,舌质红、苔。
薄黄,脉弦数。辨证为热毒内蕴,邪居少阳。治以清热解毒,和解少阳。处方: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丹参20g,银花30g,蒲公英30g,桔梗10g,菊花10g,泽泻20g,川芎6g,赤芍20g,生甘草10g,每日1剂,早晚水煎分2次饭后服上方服2剂后发冷发热止,其他症状也明显减轻,自觉口干较甚原方加麦冬15g,玄参15g,又服3剂,诸症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查左耳道已无脓性分泌物,且鼓膜穿孔愈合。
按:耳为胆经循行所过之处。本例系内蕴热毒,外受风邪,邪毒壅盛,循胆经上冲耳窍所致。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理气机,促邪外达;加银花、蒲公英、桔梗、菊花、泽泻清热解毒而化湿;桔梗载药上行,配川芎引药直达病所;人参易丹参,加赤芍以加强清热凉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