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它是通过负压和温热的原理,利用负压吸附于皮肤;温热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在局部形成微小的皮下淤血。拔火罐留下的这种“小创伤”能刺激人体的NEI(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通过自身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火罐良性刺激改善血液循环
拔火罐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古时候拔火罐被称为“角法”,主要是用动物犄角作为拔火罐工具,古人多用其来治疗风寒、风湿痛等病症。
如今,拔火罐的应用范围更广,主要是利用负压与温热的原理。局部负压可改善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可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使少量血液渗透到组织间隙里,产生轻微淤血,调动机体进行自我调整、修复,对气血运行形成一种良性刺激。温热则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中医认为,通过拔火罐的刺激,作用于穴位和经络,可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利水袪湿等作用。
拔火罐的适应证有很多,如风湿痛、腰背痛、痤疮、带状疱疹、消化不良、失眠、肌肉萎缩等。拔罐方式不同,治疗的病症也不一样,闪罐、留罐、走罐是最常用的方法。闪罐主要用于面积比较大的部位,可大范围操作,感觉更舒服一些。留罐通常是针对某个固定部位,或是针对特定穴位使用。走罐则可选择如背部、肩部等一些肌肉厚的部位操作,活血通经效果明显。
拔火罐内病外治祛顽疾
李老板很得意,尽管只有36岁,已拥有两家公司,事业辉煌,也是“红光满面”。但你千万不要当面说他满面红光,他听了会很生气。因为他的脸上长满了痤疮,他常常自我解嘲说:“十多年了,‘痘痘’对我一往情深。”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针灸二室主任医师王民集为李老板检查后,针对他的病情用背俞穴刺血拔罐法和耳穴贴压法进行拔火罐治疗。首先,用三棱针刺其背部的背俞穴,接着在这个穴位进行拔罐,然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朵穴位。做了10次拔罐后,李老板脸上的痤疮果然都渐渐消失。王民集说,痤疮主要是由于皮下脂肪分泌过剩,排泄不畅积存皮下引起的。在患者背俞穴用火罐治疗,可起到平衡阴阳、消除火气、调和气血的作用。
新加坡的一位小女孩,虽然只有5岁,但患重症肌肉萎缩已3年多,现在全身消瘦,而且下肢有严重的变形。
王民集首先在其背部的夹脊穴和背俞穴针刺,在这两个穴位上进行走火罐治疗,以“唤醒”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然后针对她全身萎缩的症状进行全身按摩,疏通全身经脉。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小女孩已明显地“胖”起来,症状也有了好转。原因是由于腰背部分布着五脏六腑的穴位,因此用针灸、拔火罐等方法可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拔”也不迟
拔火罐时手法是很讲究的。首先是点火,拔罐时要注意火种进出罐口的时候不要碰到罐壁,再者,应把火种留在罐底,然后迅速放置于穴位处,时间要短且手要快。
如果需要拔罐的部位是后背等大块肌肉,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吸力越大,效果也越好。
在拔罐的手法上,无论大罐小罐都不能用力去拔,正确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边缘的皮肤下压,待空气进入后轻轻拿下。拔罐的时间以5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10分钟。同一部位的拔罐间隔要视皮肤恢复情况而定,一般两到三天即可。
对于患者在家里自己使用火罐的问题,王民集说,在使用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肌劳损、扭伤等,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可自己使用。
但病痛的原因有时非常复杂,因此在穴位的选择以及操作的时间方面要求都很严格。所以,在没有弄清楚病因时,最好不要使用拔罐来自我诊疗。
拔火罐也有一些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皮肤过敏、溃疡、水肿、高热抽搐、孕妇、过饥、过劳、过饱等都不适合拔火罐。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