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

浏览 5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毗邻 谥号 稗官 野史 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b.松弛 皈依 插科 打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寒暄 精湛 盘根 错节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d.校勘 座落 焚膏继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 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 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b.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 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
d. 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
a.北京律师刘刚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仿绘本作为“物证”,断定
美洲是中国人发现的,与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不谋而合。
b.建国后,冯友兰(1895~1990)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册)。
c.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年味儿便一日日浓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听得最多的一句
话就是“今年春节回家吗”?
d.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
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②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③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④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⑤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5.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6.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7.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到。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耳。”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①,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祖吉守郡为*利。事觉下狱,案劾,爰书未具。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执政曰:“郊赦可特勿贷祖吉。”普奏曰:“败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太宗善其言,乃止。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有改动)
〖注〗①岸谷:严肃刚正有原则。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因与普计下太原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①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①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①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②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普“有岸谷”的一组是
①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②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③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④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⑤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⑥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普智谋丰富,夺取太原的策略与太祖不谋而合。“炭火烤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
之”,说明太祖在执政时期对部下有“宽柔”的一面。
b. 赵普从小就喜欢读书,学识广博。至晚年更是嗜书如命,尤爱阅读《论语》。可以推断,儒家思想对他处理政务、塑造人格有着积极的影响 。
c. 赵普在太祖、太宗两朝竭尽全力,忠心耿耿,与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有相似
之处。
d. 在赵普看来,在皇帝之上,还有一个“天下”、“国家”的利益为准绳,而不以己利
为原则。作者交代赵普多“忌克”,但不损坏他效忠皇帝、为国家服务的公仆形象。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选两句)(9分)
(1)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译文:

(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

(3)又有群臣当迁,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⑴ 从诗的第三、第四句看,李白与幽人的交情如何?诗人的性格如何?


⑵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三句任选两句)(6分)
⑴ ,天气晚来秋。 , 。
(王维《山居秋暝》)
⑵ 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 !
(姜夔《扬州慢》)
⑶ ,审问之, , ,笃行之。 (《中庸》)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者迷,旁观者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健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里,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零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而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田地,所谓“此中人语”。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hon),旁人难于意会。释朱宏《竹窗随笔》论禅宗回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举一个文评的惯例罢。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 ”主要是规定各种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这些文体就像梯级或台阶,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为广义的“文学”,把“诗”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于是那两句老语仿佛:“顿顿都喝稀饭”和“一日三餐会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和“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当然,相反地,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14.第①段中,“*者迷,旁观者审”这句话中的“*者”和“旁观者”各指什么人?“迷”和“审”各指的是什么?(8分)
答:


15.第②自然段里“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这两句话”指的是哪两句话?“水米无干”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4分)
答:


16.作者在这段文章里,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批评什么?(6分)
答:


17.下面对这段文字的评价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作者在文中对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都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他们
对旧传统的作品的批评各有偏差。
b. 文章用“见树而不见林”、“见林而不见树”这样的比喻,把文艺批评中出现的问题
说得明白具体,使读者获得了形象的感受。
c.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两个对立的学派的理论都是不对的,其主要原因是两
派都把“文”混同了“文学”。
d. 对中国古代文学评论所提的文学主张,作者作出的评价是公正的。他认为古代文论
有自相矛盾的,但“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文学主张并不矛盾。
e. 作者认为文学作品中,各种文学类别,其中层次、语言最精练、最能代表成就
的是散文,诗歌其次,再次是词。
f. 这篇文学评论,虽然阐释的是文艺理论的问题,但文章语言最朴实通俗,多举一些
浅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做到了深入浅出。


六、(15分)
18.从下面这则新闻中,可获取哪两方面的最重要的信息?请加以概括。(4分)
建设部有关专家预测,从2001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预计将保持在年均5.5亿平方米以上。
据建设部高层人士介绍,这一项预测是在对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居民对住宅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表示,中国住宅建设由于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居民的实际需要,具有广阔的潜在需求。他说,住宅建设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据介绍,按照中国建设部前年确定的2010年住宅建设发展纲要,到那时,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从1999年9.6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
答:① 。
② 。
19.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风已吹遍中华大地,成为百姓最热点话题之一。请你以此为内容在某电视栏目上用两句话拟一则公益广告。要求:①每句话在5—15个字范围。②突出新农村之“新”。(5分)


20. 下面两幅图可引发丰富的想像或感悟,请你根据右图写一段文字。(限50字以内)(6分)
要求:①与(a)图所给内容上形成对比。②想像或感悟的内容要与(b)图有关。
我是一个四平八稳的
正方体,
我有序而规整,
我演绎着亘古不变的规则,
我是稳重与规范的象征。
(a)图 (b)图
答: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住在瓦尔登湖畔,许多旅行者来到了梭罗的小木屋想要借点水喝。梭罗回答,我家没有水,我可以借水勺给你们用。那么,梭罗家的水究竟在哪里呢?他指了指瓦尔登湖。旅行者们拎着水勺到湖边舀水喝去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梭罗和旅行者的处境,但是处理方式不同,结果迥异。请以“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④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c(a、四—驷 b、浑—诨 d、座—坐)
2. b (“呼之欲出”的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描写”)
3. a(b“防止”与“不”否定不当,意思弄反c“迎合”与“需要”搭配不当d暗换主语)
4. c(问号应在引号内。把引用的话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但问号与叹号除外)
二、(9分,每小题3分)
5. b(见第④段“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及“美感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6. b(见②③段)
7. d(见第④段)
三、(9分,每小题3分)
8. a(a①趁机②通过;b①②意思都是“假如”;c①②意思都是“已经、在……以后 ”d①②意思都是虽然)
9. d(①表现赵普有谋略;②与“岸谷”无关;③《论语》对处理政务的良好影响)
10. b(“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意思是“赵普从小就学习衙门中那些事情,而学问很少”)
四、(23分)
11.(9分)
(1)太祖屡次不事声张地访问功臣的家,赵普每次退朝,都不敢穿着便装。
(2)每天回到家中,就关门开箱取书,一直读到天晚。
(3)又有一回一些大臣应该升官,太祖向来就厌恶这些人,不让他们升职。
12.(8分)
(1)(5分)“明朝有意抱琴来”,诗意率直坦诚,表现李白与幽人是不拘俗礼的知交。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放纵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熟稔,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无不表现出诗人率直坦诚的性格。
(2)(3分)“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等语言,自然浅显如话,全不露雕饰痕迹。
13(6分)
(1)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波心荡 冷月无声 年年知为谁生
(3)博学之 慎思之 明辨之
五、(22分)
14. *者指的是旧传统里的批评家,旁观者指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2分)“迷”指因置身其中,对旧传统里的作品不能全面认识和客观估计;(3分) “审”是指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能对旧传统里的作品有全面的分析和客观公正的评估。(3分)
15.“这两句话”指的是“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2分)“水米无干”的意思是原来说的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即古代是散文用来“载道”,诗歌用来“言志”。(2分)
16.作者在文中主要批评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2分)主要是批评他们对旧传统里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有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4分)
17.c、e(4分)
六、(15分)
18.(4分) ①未来十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年均5.5亿平方米以上。②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比1999年增加近3平方米。
19.(5分) (拟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切入,由于该题有一定难度,学生涉及一点,即可酌情给分。)参考示例:村村通公路,家家住洋楼。
20.(6分)
(参考示例)我是一个不规则的多棱体
我新颖而不拘一格
我敢于突破传统,逾越规则
我是创新与开拓的象征

七、21.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