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达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博导、教授)
每年不知有多少人为高考填志愿而犯愁。今年的“平行志愿”填报办法刚出笼,媒体又纷纷扬扬,大谈其中的“误区”。考生们在家长要求、高中指导、高校宣传、媒体预测、专家提醒等各方面夹击下,既要估分,又要揣测意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分数、志愿、大学之间中左右权衡。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志愿表上所有空格填满,仍然忐忑不安。
填志愿前了解录取规则
高考填志愿,说白了,就是选择高校中的“申报”程序,是申请人对一所高校表达入学的愿望,其本质是选择教育,选择一种比较符合自己意愿的发展机会。为什么要选择这所高校?一看自己意愿,二看该校教育水平,三看成功可能性。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填志愿时最要花心思的是其三,最不追究的是其一和二。
申请是否可能成功,这取决于规则,包括填报规则和录取规则。现在讲解填法的多,解释录取法的少(只说是计算机程序规定的)。而考生最不了解的是政府和高校的录取规则,所以疑虑丛生。不少考生和家长或以为录取分数线是由高校设定的,或以为高校是可以随意录取或不录取考生的,这些都是误解。录取的基本规则是公开报名、有限填报、按校排队、高分优先。考生填报了一所高校,就与报考该校的所有考生一起,按分数高低排队录取,直到名额用完为止,最末位(不是最差)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可见,录取结果是由相同志愿考生的分数竞争决定的,志愿填报时谁都料不准。所以,规则本身决定了风险,促使考生的选择动机偏向“安全”,顾不上报考高校的真正目的。平行志愿使考生有多次“按校排队”的机会,这是它的好处。但它毕竟不是全面开放的申请和选拔制度。
关注兴趣和未来发展
怎样算是按照自己意愿选择高校呢?自己的志愿是什么?是求知欲、职业、名利?还是没有?对不少考生来说,这些问题比录取规则更难解。但这些不同性质的意愿,直接关系到对教育的需求。如文学爱好者报考文学,千万别拘泥于职业。擅长绘画者可以报考多种设计专业。要当科学家或工程师者,可以不受专业限制。要升官发财的,可以不论高校。志愿不明确者,就不要计较专业。如果高考制度更开放(尽管高校可能会感到麻烦一些),它会引导考生更真实地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但对考生来说,始终应把握最真实的东西。选择高校主要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求知欲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是自己最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当下考生普遍重视就业需求,这是不错的。但要想清楚专业与职业、教育与就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免误导自己。职业变化总比专业快,种类总比专业多。热门专业未必保证就业,就业未必专业对口;接受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生,人生的意义比职业大,生活的问题比就业多。就业不等于发展,就业以后的困难或许更多;素质与能力才是生活之本,也是就业之本。优秀的人总有机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算优秀。切不要把得到名利作为意愿。
选高校重视“三要素”
选择高校,了解高校教育水平,不能只听名气、看校园环境。考生从高校招生宣传材料中看不出太多信息,政府的教学评估信息又较为概括。如何选择一所好高校,有三点基本要素可供参考。
一是教师。生师比是高校的基本办学指标。一所高校专任教师较少,学生太多,虽节省开支,对学生总归不利,会呈现“僧多粥少”的被动地位。其次就是教师职称和学位情况。两者以高为好,在选择同类高校的时候,这个因素更有参考价值。考生可以从高校的网站上查教师和学生总数,然后核对课程表上的开课教师信息。
二是课程。课程是教育的基本资源,课程越多,对学生越有利。高校开课没有硬性的数量规定,所以,关键是看学生有多少选课的机会。有的国际大学号称课程比学生多。课程种类多,则师资丰富,满足学生兴趣的机会可能也多一些。
三是书刊。好的大学必有大量丰富的书刊,而且种类多,便于学生借阅。
此外,考生还可以关注一下高校中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比如允许借多少书刊,选多少门课程,有多少交流机会,参加的社团数量等。这里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资源。资源丰富、对学生开放度大的高校,比较值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