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灾区招生指标只是一种次优选择

浏览 6

教育部就关爱灾区考生出具体举措。据《南方日报》5月28日报道,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各高校增加对川招生计划的正式文件,当中规定今年在川招生的高校将增加2%的指标。

即使将之放在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的主流中考量,这一新闻也同样显眼。这基于在现实气候下,高考(Q吧)还是很多学生、家庭实现阶层提升的希望所在。而这场地震,给灾区考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一背景下,关爱灾区考生就是关爱灾区,应是很容易在全国层面形成共识的。

但是,从公平意义上考量,采取增加招生指标的做法,却是一种次优选择。


须知,这增加的2%指标,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全国总体招生名额是一定的,有多就必然有少,也就是说,这2%是通过减少在其他地区招生指标而实现的。高考对灾区考生、家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区考生、家庭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让所有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是我们多年来为之呼吁并为之努力的。而这种以损伤其他地区考生的利益,来成全灾区考生,无疑是与教育公平理念相背离的。即使说在灾区,深明大义的考生及其家庭,也未必会接受这“馅饼”。


如果选择只有一种,那么也就无所谓“次优”。但事实上,关爱灾区考生并非仅仅增加招生指标这一种选择。路径很多,就看我们如何解放思想,如何开拓思路。


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对灾区考生进行心理疏导。事实上,这一工作已经开始了。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心理干预方案,很多心理专家,已经着手对考生进行心理干预。还可以采取缓考的方法,给考生一定心理缓冲期。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部门已经明确提出了缓考方案。


正是因为实施了缓考方案,因此灾区高考已经相当于是独立于全国统一考试的“小高考”了。对此,教育部、四川省不妨细核一下前几年灾区考生在整个四川的录取比例,然后,根据这个比例落实灾区录取数。这就意味着,现在是灾区考生互相之间比争,而不是跟非灾区考生竞争。这样,既不会对灾区考生造成不公平,也不会对非灾区考生造成不公平。当然,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在灾区增加招生名额,但这名额应建立在不减少其他地区招生指标的基础上。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教育部如果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完全可以汲取民智,通过网络和媒体,向社会征求方案。的智慧在民间,相信,民间会提供出大量可行的方案。即使说,经过社会征求,还是没有更好选择。也应看到,方案经过民间淬选后,已具有了民意的实质,从而在公平上能通过“民考”。


关爱灾区考生绝不仅仅增加招生指标一种选择。高考考的是学生,如何在关爱考生和实现公平之间找到契合,考的则是教育部。(毛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