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大学实施强校战略 培养紧缺人才

浏览 9

今天很开心在我们嘉宾聊天室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吉利大学的校长江树人教授来做客,在此与想就读北京吉利大学的广大网友进行在线咨询并答疑解惑


北京吉利大学高招访谈:实施强校战略 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主持人:亲爱的腾讯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2008年全国高校高招网上咨询会的系列访谈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小燕儿。今天很开心在我们嘉宾聊天室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吉利大学的校长江树人教授来做客,在此与想就读北京吉利大学的广大网友进行在线咨询并答疑解惑。相应地,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快地参与到我们节目当中。江教授您好。

江树人:你好。

主持人:非常高兴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我们今天的节目,节目一开始请您和广大网友和家长打声招呼。

江树人:各位网友、考生,大家好!我是北京吉利大学的校长江树人,在此对大家参与今天的节目表示感谢,也欢迎今天的考生们报考北京吉利大学,谢谢。

主持人:非常高兴,您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了解贵校。今天我们想谈的一些内容,就是咱们学校的办学状况和招生情况。7月7号咱们学校开了一个“人才建设工程”新闻媒体见面会,在这个会上您具体讲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江树人:7月7号我们在北京吉利大学召开了一次“人才建设工程”媒体见面会,这次会应该说开的比较成功,参与这个会议的媒体有23家,记者有三十人,包括电视台、主流报纸,还有一些网络媒体,也包括腾讯网站。在这次见面会上,我做了重要汇报,回顾了北京吉利大学的建设历史、八年来建设的成就、学校现在的定位,还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探索,以及我对学校未来的展望。

主持人:关于咱们学校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江树人:北京吉利大学建校历史有八年多的时间,这所学校是在三个历史背景下建立的:一是1999年,当时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国内的一些仁人志士,都感到国家必须要强大,科教兴国是大家的共识。当时我们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先生,作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一直在想,企业成功以后,用什么来回报社会?使馆被炸的时候他一夜没有睡觉,他想到要办学,要用办学来回报社会,来报效国家,这是我们学校成立当时的第一个背景。第二个背景,1999年我们国家第三次高教工作会议召开,高等教育发展遇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国家鼓励发展民办高校,这是第二个诞生背景。第三个,当时北京市教工委书记徐锡安同志还有教育部副部长听说吉利集团要办大学,就盛情邀请集团到北京来,并且在昌平划了一批教育用地供吉利大学办学。这是99年的事情。2000年3月份,吉利大学开始破土动工,目前为止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历程。这个学校因为吉利人的努力,加上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关心,也包括媒体的关心,学校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我觉得八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校园,学校占地1600亩,已经建成的面积有近五十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比较健全,我们组建了有固定编制的教职员工有一千多人。我们创建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十六个学院和一百多个专业。这么多年来我们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生。吉利大学在过去八年里通过了国家的教育教学评估,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的生源不断增加,每年学生规模的增长是社会对一个学校认可的很重要的指标,目前我们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了近3万人。这充分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成就。

主持人:北京吉利大学八年的办学成就,我们可以看得到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其中一些成就还是令大家非常赞叹的。那么咱们学校在办学方面的优势与特色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一所学校发展,必须要在自己的一片领地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咱们的优势是什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实用型人才


江树人:我作为一个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初任吉利大学校长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吉利大学应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我在国立大学,在中国农业大学有十几年的办学经历。经过比较,我们认为吉利大学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立大学的办学模式。我们可以在特色上下工夫,比如我接触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有他们潜在的才能需要挖掘。这些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更习惯动手实践。另外从我们国家来说,最缺这些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学校现阶段的定位就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来设置课程,并采取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比如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进入吉利大学以后,首先要学好三门最基本的课程。第一门是实用语文,就是指语言表达能力,一件事情能把它说的很清楚,说的很得体。同时要有一定的写作本领。比如在一个题目下,能够用文字很流畅地表达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功。第二个就是实用计算机。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应该掌握。包括一些常用的软件,包括计算机使用等等。第三个就是实用英语(Q吧)。要有日常的交流能力,跟人家用英语会话的能力。这三个是我们最基础的。我们有一个人才培养“311工程”,这三门课我们简称为“3”。第二个“1”,就是德,这个德就是很广义的,包括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和人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1”,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服务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学生将来毕业以后谋职的重要方面。就是吉利大学毕业的学生,学完某个专业毕业时,有关这些专业的基本技能要具备。另外还要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分到某一个岗位以后可以立即进入角色,则是目前我们国内的人才里面比较缺乏的。吉利大学在目前阶段就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这是我们的办学特色。

主持人:也是咱们人才培养的模式。

江树人:对。我们也在摸索,要想做好这种人才培养,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我想关键之处,一个就是师资队伍,另一个就是教材、教学方法。在师资队伍方面,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基本师资队伍,这个师资队伍的结构就是每一个学科应该有一到两名在这个领域资深的比较有影响的,学术造诣比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更多的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能够以北京吉利大学为自己事业的这么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要求他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了解我们学生的特点,如何把他教好。师资队伍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现有的情况下,一个是教材,一个就是如何教。教材方面,第一是基础性加应用性。作为某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这个教材应该体现。另外,更要注重于应用方面的知识。比如课堂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实践环节所占课时比重要比较大。第二,教材要有中国的特色,还要有国际视野。所谓中国特色,比如我们学校的汽车专业,这是我们学校的品牌专业。在我们汽车教材里面不仅融入了我们吉利汽车集团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搞的一些发明创造,搞的一些专利等。这样,既具有我们自己特色,还把包括国内汽车发展过程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要融入到我们教材里面去。另外还要加入国际视野,我们国家是个开放的国家,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国际视野。比如在你这个领域里面,知识水平,研究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应该了解在这个领域国际前沿的动态。我们的教材就是基础性加应用性,另外还要中国特色加上国际视野。这是我们在教材方面的设想。

至于教法,教师要注意跟学生的沟通,注意以学生为本,学生要有参与意识,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另外也可以搞一些分层次的教学。比如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可能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把参差不齐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课堂,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失去兴趣,对基础比较高的学生可能也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就要编一些不同的教材。“3”就是三门基础课,第二个“1”就是德,第三个“1”就是基本技能。这是我们正在摸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经验积累并要取得成功,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主持人: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方面的培养。您提到了咱们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有选拔机制和特色优势。包括教材方面一样也有自己的优势特色所在。现在的学生想了解一所学校的话,特别喜欢亲临观察一下,想看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各个方面都是怎样的。那么咱们吉利大学在教学配套设施方面是否也有一定的规模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