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仅445分,但因乐于助人被国外大学录取,并获20万元人民币奖学金。”两天前,武汉高三女生张孟苏因这样一篇报道而一夜成名。但童话般的动人故事却没能接着延续——昨日,张孟苏遭到严重质疑:先是有媒体称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均否认该录取消息;接着有网友爆料,理工学院在新加坡并不是什么大学,只是专科甚至是职高而已。
童话之所以美丽,常常因为人们不会对其追根究底,而童话式新闻的主人公则不会有那么幸运。可以想见,无论这件事最开始是怎样的起因、最终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张孟苏本人都将承担莫大的压力——据说她现在已经关机,但这么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是如何轻易地传播开来、如何轻易地把全国人民的眼球抓了去,又是如何成为众多评论家论证“素质教育”、“自主招生传奇”、“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有力论据呢?
据称,是张孟苏的辅导老师何卫星将其被新加坡高校录取的信息“捅”给了当地媒体。但何卫星表示,自己只是“听张孟苏说的”,并没见过录取证明。看来“听”总会流失许多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何老师甚至没搞清楚这所“高校”的确切名称,也不知道理工学院的具体属性。但报道出来后,尤其是报道生动描绘了在“一场招生咨询会上,暴雨如注,张孟苏上前帮一女老师拆雨篷,结果被新加坡高校某老师慧眼识珠,其后的面试中,张孟苏中英文并用,展示了多方面才艺,终获成功”之后,张孟苏以“低分高能”迅速引起了轰动。
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动人的故事能不能排除新加坡某理工学院、国外学校在华招生中介、甚至张孟苏本人炒作的嫌疑,或者说这个故事最初是不是无心之举。但我们知道这个故事之所以会被无限放大,是因为它太符合我们的梦想、太符合我们的预期,甚至可以说,我们等了太久就是等这么个典型:低分、有才艺、活跃、乐于助人,这样的学生搁在国内进不了大学,到国外能拿奖学金!这样的消息还没有轰动效应?中国教育制度、选人标准、自主招生实力那还不是一望即明?
可惜的是,未经确证、带着太多传播者一厢情愿、主观夸张的“张孟苏传奇”实在不那么经得起推敲。有人做了这么个比喻:我们想攻击的盾——教育制度、高考制度确实大有问题,可我们迫不及待、不分青红皂白抓起来就用的矛却是一个泥巴制品,使这样的矛攻上去,只会落下笑柄。
故事可以感性,励志书里不妨写写“某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被某国际大公司录取就因为弯腰捡起一颗图钉”,但用这样的心态去报道一个具体的人,未免对这个18岁的女生太不公平,而今张孟苏饱受抨击,很可能是因为让公众失望——但那个梦想、那个希望却是我们强加在她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