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第10集》解说词

浏览 7

第十集 千秋诗圣(下篇) 

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葵藿 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声明再 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阳一样忠于唐王朝。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

 《兵车行》是给杜甫后期诗作定基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八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繁荣的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统治者都视若无睹,还在对吐蕃进行战争。这首诗就是写对西北边境用兵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 尘土飞扬,哭声震天, “ 爷娘妻子走相送 ” ,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手法,把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与 “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叠映 [ 印 ] 在一起,用强烈的对比来加强刺激效果。

 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诗人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 儿子是养老送终的依靠,现在都战死了,自然还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近处总算还有个可指望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
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 , 使后世能如见如闻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样在水深火热中翻滚,怎样命贱得跟蚂蚁一样默无声息地载入死亡。像的《石壕吏》,写诗人 “ 暮 投石壕村 ” ,正碰上 “ 有吏夜捉人 ” ,去充当夫子。结果 “ 老翁逾墙走 ” ,总算逃脱了,剩下老妇人硬着头皮出来应付。老妇人说,她三个儿子都当兵去了:
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 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万般无奈,逼得老妇人只好跟着走,到前线去给军队做饭。于是这一家人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在被战争剿灭了温情的岁月里,一切无法躲避的灾祸,就都会气势汹汹地降临到弱者的头上。清代诗人袁枚痛苦地喊道 :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 多少人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离死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他们是弱者。

 如今成都这里的杜甫草堂何等气派!可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住在这里时,只是一栋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这是他五十岁那年,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掀了顶,于是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失眠中他却想到了:
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