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8小时秘籍之“邓三论”

浏览 5

第一部分:章节关系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整个政治理论的考试重点,2004年《考试大纲中》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共分12章,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总论,包括1-5章,第二部分是经济概论,包括6-7章;第三个方面是政治理论,包括8、10、12章,第四方面是外交理论,包括1第1章;第五方面是思想文化,包括第9章。本学科与其他几门课都有着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和邓小平、江泽民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概论与毛泽东思想概论都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统一战线政策、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建设等知识是有衔接的,复习时要注意掌握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又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应高度重视新旧考纲的对比,了解新内容新动向。首先,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思想路线,将上列两个内容扩为第一章、第三章。其次,在其他章节中,增加了新的考点。如:在第五章增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第六章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第七章增加“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第八章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九章增加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等。必须掌握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论断以及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问题。重点复习第二、六、七、八、九等章。复习时要主义结合十六大报告,关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学习纲要,这是今年考纲新增知识点的重要来源,也是2004年的命题重点和热点。 第二部分  理解和背诵点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意义及重要性;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8、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9、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及意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 1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在实践中贯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4、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5、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及内部关系;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 17、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在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提出的重大意义; 18、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20、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意义; 21、加快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 22、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3、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2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基本特征;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28、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30、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3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处理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32、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地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34、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3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37、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用积极,先进,美好的东西占领思想阵地;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38、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9、“一国两制”方针的涵义、内容、意义; 40、香港、澳门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4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及主要内容、意义; 42、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的依据和意义;正确分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趋势; 43、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内容、立足点等; 44、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 4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7、“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48、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