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前60题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下)

浏览 7

5、试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答案要点】(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的质变的根本标志。(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②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造成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环节。⑧质变巩固量变成果,引起新的量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④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渗透着质变,即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即新质要素迅速量的扩大,旧质要素迅速量的减缩,直到质变过程完成。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如此互相转化,就是质量互变规律。(3)邓小平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由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是一个部分质变;由温饱又到小康,又是一个部分质变;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比较富裕,则是一个经济发展上的根本质变。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准备,后一步骤是前一步骤的必然结果。这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的过程,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 6、试用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要点】(1)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任何事物时,既要看到对立,又要看到统一;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而且要注意它的相互转化。重点论要求我们在看到事物两点的同时,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2)我们已经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在成就是主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我们正处在,并且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就是两点论。(3)全面建设一个汇集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社会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人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7、为什么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它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来源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行动指南。(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用唯物史观武装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试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答案要点】(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上层建筑,这两部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为统领,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3)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②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和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只有把经济搞上去,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政治文化建设才有深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政治和文化对经济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我们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又要搞好政治和文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以促进经济建设,并保证经济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9、试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论述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改革开放。【答案要点】(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前进运动过程;从表现形态和发展形式看,则是一个螺旋形或波浪式的曲折前进运动过程,事物的发展则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相统一。(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改革是历史的要求,但改革过程又是曲折的。对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的曲折性,要有精神准备,既不要惊慌失措、丧失信心,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尽一切努力去避免曲折,少走弯路,防止和克服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误。(4)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只看到事物发展前进性的一面,盲目乐观,幻想不会有困难是错误的;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看不到改革的光明前途,在困难面前动摇退却也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坚持到底。 10、试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阐述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答案要点】(1)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突出和巨大的。(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用机制,这些都是与我国生产力状况相适合的,因而对生产力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特别是“左”的思想影响形成的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经济体制,严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改革生产关系中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才能发展生产力。(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不断解决而又不断产生。深化改革是解决矛盾的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这种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会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