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让我们控制声音的动力
一、 理论基础
这一讲大家将要学习到不同于以往的一种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让你说话时气息稳劲、持久、自如,便于灵活的控制。方法是很容易掌握的,只不过在大家没有习惯它之前会感觉到运用得不自然。比如有的朋友在刚刚学习后,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就说“我现在用胸腹式呼吸,都没气了”。“没气”这是不可能的,但凡你在说话时,气息就承担着我们发音的动力任务,声音的大小、快慢等变化都与气息有关的。所以,没有气息,就没有声音的动力了,自然就不会说出声音了。 只要出声,一定是有气息作为动力支持发声的。
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在中学时曾经学过的呼吸原理:
“当胸腔扩张时,肺就膨胀,空气经气管进入肺部,像风箱一抽气,气就进入风箱一样,这种现象就叫做‘吸’;当胸腔放松时,肺就收缩,收缩的肺使它的容量减小,气息就从肺里被排出,这种现象叫做‘呼’。肺本身并没有扩张与收缩的功能,空气的吸入和呼出必须借助其他力量才能进行。肺的周围是胸腔,下面是横膈膜。横膈膜(膈肌)是由呈放射状的肌肉构成,附着在胸腔下部的胸廓上。肺和这些器官之间只隔着两层紧贴在一起的胸膜,因而这些器官的活动必然带动着肺。胸腔就像是一个由肋骨和肌肉组成的笼子,横膈膜好比是笼子的底。当肋骨附近的肌肉和横膈膜收缩时,一方面胸腔的前方从低垂的位置上向上提起,使胸腔从扁的形状变得较圆;另一方面横膈膜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张,这时空气就自然经管道吸入肺泡。呼气过程是这样的:在肺泡周围除了血管网外,还有一层由纵横交错的弹性纤维组织成的网。它们像一条条橡皮筋一样,当胸部和横膈膜的肌肉收缩时,它们随着肺泡的膨胀而被绷紧。当这些肌肉放松不再拉紧时,它们又缩短,压迫肺泡,把肺泡里的气息排出。”
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从字面上看,是和胸、腹有关,的确,它是调动了所有胸腹的呼吸肌肉一起运动,不仅扩大了胸腔容量,而且便于控制。吸气量大,建立在胸腔、腹腔隔膜基础上,能够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
现在利用“吹气球”来解释胸腹联合呼吸。
如果把肺部比喻为气球的话,这个气球在勤奋地工作,不停地充满气体而后又排出气体。呼吸是在双重作用下进行活动,一方面它是自动的,像心脏的跳动,尽管没有想到它,它仍在不停地进行。但呼吸又不像心脏跳动那样完全不能被意识加以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呼吸的深度和频率是可以改变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动用了胸腔前后左右的力量,不仅让肺部这个“气球”充满了气体,气息吸得深了,还使得“气球”周围的力量均衡对抗,气球一点点往外撒气,这样,呼吸更加持久。
具体怎么做呢?
吸气的要领: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站、坐姿皆可,两肩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微收。想象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花香或是饥饿时闻到了可口饭菜的香味,你不自觉地深深吸了口气,把香味吸到了肺底。两肩依然很放松,切记不要耸肩。这是你感觉到腰部周围渐渐地向四周膨胀,把腰带撑紧了,尤其是两后腰处向外扩张,这时一定要保持住,小腹随着吸气过程的结束渐渐绷紧不动了,不要快速地呼气放松,坚持5到10秒钟。
呼气的要领:稳劲、持久、变化。
呼气的过程是需要大家“全程控制”的,利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吸气的气息量大,但这并不是目的,因为我们不是在练“憋气”。气息通畅、均匀、灵活地运用才是根本。气息的控制意味着呼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两肋呼出气体,而是有意识地掌握呼出的速度和时长。两肋向外扩张的力量和小腹微收站定的状态使得肺部这个气球一点点往外撒气,感觉是气息托着字走,从而避免说话时头几个字就用完了所有的气息的问题。随着气流的缓慢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觉,而横隔和两肋在此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换气的要领:两句话之间,可以从容换气。句首换气,吸气无声,换了就用,留有余地,句尾余气托送。而在句子中间可以进行少量补充(偷气)。
换气的方法并不拘泥于此规律,可根据稿件的不同感情色彩和文章结构进行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