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高考报名时节,各类“大学排行榜”总会受到考生、家长的高度重视。面对迫切需要却又纷纭杂乱的信息,经过专业机构分析梳理后排出的“座次”,就变得简单和有效得多了:综合排名清华第一、北大第二;法学专业人大第一、北大第二;经济学专业北大第一、人大第二……考生只需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就能根据自己的成 绩,报考恰当而理想的学校。
日前却有媒体报道称,有高校内部的知情人士披露,大学排行榜也学会了搜索网站的“竞价排名”,出钱多者排名靠前,而且此类“有偿排名”的现象,已经成为业内共知的潜规则。
对于考生、家长乃至社会而言,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极大的震撼,不仅大学排行榜的参考作用大打折扣,公众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信任,也再次受到极大打击。
除了“竞价排名”之外,各类大学排行榜受人诟病之处还有很多,如某些排行榜仅以学校占地规模、教授数量、在校学生人数等硬指标为依据,不能综合反映各校的真正水平;如不同的评选机构所采取的标准各不相同,以致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榜单中,其名次竟有第3名与第20名的巨大悬殊……
面对如此“乱评”,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规范”,比如设定行业资质审核,不合格者不得发布排行榜,或干脆交予“权威学术机构”等等。
但高校不是国家机构,其各类信息并不牵涉国家机密。而根据各种公开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价、排出座次,是任何一个社会中介机构都有权从事的工作。至于其采用的分析标准是否合理、分析的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可靠,以至最终发布的榜单是否具有权威性,都应当也可以交由公众审视和评价。长期保持客观、可靠、权威的排行榜,自然会形成社会公信和品牌效应,进而也会借助其对信息的分析梳理,形成可以赢利的衍生产品。除了若干学术机构或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更多社会中介机构,都可以借此模式而在市场中立足。
目前中国公众比较熟悉的“胡润百富榜”,就是比较成功的典型。从为美国《福布斯》杂志打工,到几乎以一己之力创出具有权威地位的“胡润百富榜”,这位异国青年凭借的无非是市场嗅觉和客观、细致的工作,及科学而公开的统计方法。即使在他多次坦承由于信息采集的困难,他的“百富榜”并不全面的情况下,中国公众依然对他的榜单保持着基本的信任。
一个异国青年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国的中介机构自然应该做得更好。前提是扎实的工作和长远一点的目光,而不是以杀鸡取卵般的短浅目光,急于向高校索取各种咨询费、赞助费。
当然,凡是商业机构,都有逐利的冲动,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大多不会自觉地保持客观公正。而对于那些“乱评”的大学排行榜,的制约和监督,就是不要跟着他们“乱看”。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和媒体对各种排行榜的“乱看”,间接助长了排行榜的“乱评”之风。
任何一个排行榜,必须具备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客观、准确的信息来源,才能形成客观、权威的评价结果和最终的榜单。只要对各类排行榜进行认真的分析、解读,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最后的排名,其中的秘密便不难发现。如果公众不具备解读的知识和能力,媒体则有责任帮助公众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如果有媒体在剖析、解读各类排行榜的基础上,创立一个“大学排行榜可信度”的排行榜,说不定也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和商机。
即使是那些背后没有交易的排行榜,也需要详细甚至专业的解读,才能真正为公众所理解,并为其提供应有的参考价值。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各种元素的不同权重,都可能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产生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和排名。如果没有对背后信息的了解,一个孤立的榜单带给公众的只能是困惑和怀疑。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数据说话的时代,但对数据的解读却仍处在初始阶段,以致造成各种数据迷雾的泛滥。如果不学会解读各种数据,不要说迷失于各种大学排行榜,恐怕连当下的中国也很难读懂。(张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