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三)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李桢《六国论》)
11、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偷偷的 责怪 摈弃 困窘
12、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B、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C、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D、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13、选出对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1) 至丹以荆卿为计 (2)洎牧以谗诛
(3)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 不赂者以赂者丧
A、(1)(2)意义、用法相同
B、(1)(3)意义、用法相同
C、(2)(4)意义、用法相同
D、四句用法全不相同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B、(三)认为六国与秦有相同之处,都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但是秦国得到“天助”,而六国没有。
C、(三)认为六国如果得到“天助”,会成为又一个秦国。
D、三段文字都认为六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全部归罪于它们自己,还有外界的客观因素,比如天时、地利等。
15、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__________________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_______________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默写(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7、阅读下面的诗歌,从情感或结构方面自选一个角度赏析。(4分)
中秋月
桑恒昌
自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落
下
来
湿了人间。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