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
1.A(B项“滂”读(pāng) “屈意逢迎”应改为“曲意逢迎”;C项“泥古”中“泥”应
读nì “越俎代庖”中“俎”应读zǔ;D项中“粘贴”的“粘”应读zhān “以警效
尤”应为“以儆效尤”。)
2.C (惘然:形容失意的样子。枉然:徒然、自费。审查:仔细检查和核对,侧重于检查和核对计划、提案、著作、个人资历等是否正确妥当。审察:详细周密地验看检查,侧重于考察、观察,多用于环境、机构、技能等。切实:实实在在。确实:真实可靠;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3.A (因势利导:根据事物本身的规律或发展趋势,把它导向有利的方面。B、望尘莫及:望见前面的人马驰进中扬起的尘土却追赶不上,比喻落后很远。可改为望洋兴叹(自己力量或条件达不到而感到无可奈何)。C、昭然若揭:昭然,很明显;揭:高举。本义是说像高举着太阳、月亮那样清楚、明显,后用来形容事情的真相暴露无遗,常用来形容坏事被揭露。D、改头换面:换一副面孔,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含贬义,不能用在积极方面。)
4.D (A、搭配不当,成绩取得好成绩,应改为“新兵、老兵练习射击均取得及格率、总评优秀的好成绩。”B、缺谓语,“图片”后加“编成的”。C、歧义,改为“工人免费为群众修自行车,医生免费为群众检查身体。”)
5.C (A、本句是陈述句,“说了声”与“王大爷再见”之间没有停顿,冒号多余,“再见”后的叹号也应删去。B、句中各并列成分之间没有逗号,分号应改为逗号。D、“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只是全句的话题,问号应改为逗号。)
6.D (A、《罗密欧与朱丽叶》改《奥赛罗》。B、“福楼拜”应改为“都德”。C、应该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
(二)
7.C (“直觉就会戏剧性地突然到来”中“就”字太绝对,应改为“常常”。)
8.C (因果倒置。原文为“产生于不自觉思考时的新设想,往往会带来某种情感反应:感到高兴,或许有点兴奋。”)
9.A (B.原文为“密切注意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并不是说所有设想都是有价值的。C.原文为“据说,有些人在直觉出现以前有某种预感”。D.原文中说“爱因斯坦说他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魏格纳也是在病榻上观察地图才产生板快构造说的灵感的……”)
10.B (A.原文是说应该花大力气去捕捉直觉,“都”字也太绝对。C.原文是说“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并不是说此时直觉一定会出现。D.说得太绝对。)
(三)
11.D (谢:谢罪。)
12.C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转折连词,可是\承接连词,B 连词,表承接\ 介词,因为 D 转折连词,然而\ 指示代词,这样)
13.B 14、B(应为“运用反复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行动者对承受者的漠视、忘恩、负义、背叛等复杂态度”)
四、
15.翻译(8分)(1)老人请他进屋坐,(才)知道他是从县城参加童子试(考秀才)后回家。(2分)(2)等到当上官,(就)因为贪污受贿不遵守法令被罢官:这就是把学问看作是芋头啊。(3分)(3)特别奇怪的是老人虽然有点文化,又怎么长于说理如此呢?难道他果然是懂得道的人啊,或许是传闻失实?(3分)
文言文译文参考:芋头老人,是慈水祝渡人。儿子做佣工外出了,独自和老太太住在渡口。一天,有个书生在(他家)屋檐下避雨,衣服、衣袖都湿了(显得)很单薄,身影于是就看上去很消瘦。老人请他进屋坐,(才)知道他是从县城参加童子试(考秀才)后回家。老人略微有点文化,和他聊了很久,让老太太煮芋头给他吃。吃完了一钵,再来一钵又吃完了,(他的)肚子因此饱了。笑道:“日后不会忘记老人家的芋头的。”雨停了,告别离去。 十多年后,(那)书生当了丞相,偶然让厨师做芋头来吃,(尝了尝)停下筷子叹气说道:“怎么原来祝渡的老人家的芋头就又香又甜呢!”让人寻访那对老夫妇,(并)用车接他们来家。地方的文、武官员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老人和丞相有旧交,(便)邀请相见送上重礼亲密交往,(老人的)儿子便不再做佣工了。 来到京城,丞相问候他们说:“不忘原来给芋头的人,今天仍要麻烦你家老太太再煮芋头啊。”后来老太太煮了芋头给他吃,丞相还是尝了尝停下筷子说:“怎么原来的芋头就又香又甜呢!”老人说:“芋头还是芋头,而原来又香又甜的原因,不是烹饪方法有差别,是时间、地位改变了人啊。丞相大人当年从县城走几十里路,被雨所困,饥不择食啊。如今堂上有精致的珍馐(美味),朝上(皇帝)赐予美食,排摆宴席列放大鼎,那里还会有这芋头甜味的感觉呢?本人还是喜欢丞相能保持尝芋头香甜的感觉。我很老了,见闻实在很多。村南有一对贫穷相守的夫妇,纺织(粗布为衣)汲井水舂米(为食),辛勤劳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所幸成就功名,便宠幸妾小,抛弃他的(原配)夫人,(原配夫人)以至于郁闷死去:这就是把这妇人看作了芋头啊。城东有甲乙俩同学,共用一个砚台、一盏灯、一扇窗户、一张床,早晨起床分不清彼此的衣服和鞋子。乙先中了举人,登上了做官的路,听说甲(生活)落魄,讥笑他并不管他,交往因此断绝:这就是把这(落魄的)学友看作了芋头啊。还听说谁家的孩子,读书的时候,说到他日(如果)得志,(必定)廉洁正直如古代某某,忠孝如古代某某,等到当上官,(就)因为贪污受贿不遵守法令被罢官:这就是把这学问看作了芋头啊。这还可以说得过去啊。我有个西边的邻居,听他的老师给弟子们讲前代的事,有将、相,有高官,有省官,有县官,(官印上)系的有的是黄有的是紫色丝绦,有的掀起车轿帷幔以示开明,(可)一旦国中*,外敌乘机侵诬,就赶忙屈膝叩首迎接,惟恐落在谁的后面,竟然将祖宗的宗庙、国家社稷、身家性命、民族气节,没有不等同于(这)芋头的啊。然而,世上因为今天而忘记昨天的事,难道就只有这一筷子之间吗?” 老人话还没说完,丞相肃然谢罪道:“老人您是懂得道的人啊。”给了丰厚的礼物送他回家。于是老人的名声远扬。
赞曰:“老人能在无意的攀谈之中和丞相结缘,奇啊!不知丞相为人如何,能否无愧于老人的话吗?然而就他不忘一份芋头的恩情,本来就比那些老人说的看上去如芋头的故事中的人们好。特别奇怪的是老人虽然有点文化,又怎么长于说理如此呢?难道他果然是懂得道的人啊,或许是传闻失实?啊!天下有官员学者无法说得出来的见解山野村夫能够说出来的事,往往是存在的啊”
16.(1)本曲写作者雪晴后到孤山踏雪寻梅,对酒看花,表现他不同流俗的冰雪怀抱和审美情趣,表达他对高洁品格的景仰与追求。(2分)
(2)①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与探梅的雅兴,觉得此景远非画笔所能形容,因此笑王维当初为何未悟此理,而去作什么“雪中骑驴图”;②作者其实并非笑王维举措失当,而是以此反衬湖山美景和踏雪寻梅之雅趣难以形容。(4分)
17.(3分)(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
18.(4分)(1)①皮彻看到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和他的老板麦克斯韦尔一起匆匆进来;②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去,却有点踌躇不决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里。 (2)①暗示女主人公和他的老板麦克斯韦尔昨晚在小教堂里举行过了婚礼;②为结尾处情节的出乎意料伏笔。
19.(4分)不是。麦克斯韦尔不会想到继续留莱斯利在身边工作,既可以省开支,又可以抽空看到她。而是生意和买卖这个攫取财富的过程,让他遗忘了一切自然的正常的情感,除生意和买卖以外一切曾经说过和做过的事情他都已经遗忘。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及体现人性的悲哀。
20.(6分)①小说结尾通过主人公已婚求婚这一夸张的虚构情节突出地表现了“经纪人”的独特性格,让我们难以忘怀。这种意外的结果又让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让我们在对金钱驱赶下人性极端“异化”的冷嘲热讽里,深刻地感觉到作者是在对人生辛辣的讽刺和控诉非人性对人性的摧残。
21.(4分)B、D ( B、是慨叹生意经快要打垮麦克斯韦尔,表现女速记员面对“已婚求婚”后的惊讶、痛苦、怜悯、安慰的复杂心态。D、“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的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营营发响的毛病”一句不是比喻,是比拟)
(六)
22.(3分)应剔除的序号为 :D
重新排序后的序号为 :C、B、F、A、E
23.(4分)示例:明日的白帆
未来的追寻 千言万语
我能告诉你的是
——只有春天
24.(6分)(1)喜欢同济大学校徽的标志图案。理由是图案运用类比的手法进行象征。标志的图案象征“同济”两字的寓意,三人划龙舟,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的目标;昭示同学砥砺,同窗求索,济愚扶弱,济世兴邦的精神。
(2)喜欢中国美术学院校徽的标志图案。理由是图案运用抽象的手法进行象征。
标志的图案利用汉字的特征,抽象出“国”、“美”两个字,概括为“中国美术”的寓意;文字使用粗壮敦厚的黑体,象征学院实力雄厚,人才济济,誉满神州。
25.作文(60分)
(本卷由嘉兴一中朱仿泉老师命(一)、(二)、(七)大题及16、17(2)题,冯关林老师命(三)、(五)、(六)大题及15、17(1)题)
2007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联考(一)语文试题4
浏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