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分数揭晓,状元话题又被热炒,深圳、珠海的两位小妹妹刘若旖和陈俊任分别被媒体封上全省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的称号。
我一直认为将高考第一名称作状元比较可笑,因为现代社会以年轻人受教育为目的的高考,与旧时以选拔官员为目的的科举,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过去的科举,大多时候全国三年才出一个状元,现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每年就有62个文理状元,更不用说层出不穷的单科状元、市县状元了,其含金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过去的状元入仕之后很快就成为士林领袖,地位尊崇,现在的小状元们如何与之相比?
不过,既然大家已经约定俗成,希望再YY一下那延续千年的簪花跨马、琼林赴宴的荣耀,也没什么,只是不要为了这份虚拟的荣耀昏了头,像那位重庆爸爸,儿子学习那么好还要造假,搞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较真一下,如果硬要拿高考去比拟科举,那么我们现在热炒的高考状元顶多只相当于过去的解元。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其中乡试是省级的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获得了赴京参加会试的资格,排名第一的举人就是解元;而只有连闯三关,在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上拿了第一,才能叫状元。
我们现在的高考,各省分别命题,所谓的高考状元也只是各省第一。这样看来,把小刘同学、小陈同学叫做解元可能更为合适,媒体再做类似报道时,也可有点新意,同时还能普及一下传统文化知识。
各位也不要瞧不起解元,这在古代也是了不得的称号。中国历最有名的解元可能要算明代的唐伯虎了,可惜这位唐解元后来命运多舛,无缘仕途,反而成就了伟大画家的事业,这个故事放在今天的媒体上,似乎可以这样打题目,“一艺术类考生勇夺全省文科状元”。
另一位的解元是明初大才子解缙,由于姓解(读xiè),解解(读jiè)元的名号也成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