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卷江苏陈林6

浏览 5

27、【参考答案】
(1)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科举仍然是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为此有些人不择手段。明清科举制度逐渐腐朽,脱离实际。(4分)
(2)科举制度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2分)起到了一定的选拔人才的作用,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对中华民族、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现代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2分)
(3)废除原因:明清推行“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愚民政策。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难以选拔实用人才,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4分)
启示:明代以前的科举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明清的科举制度则相反。教育和选拔制度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分)
【评分说明:学生所作的答案中,有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的说法,均酌情给分,但是不超过本得分点。】
【答案解析】【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解答好本组题,解答这一组题时,关键是弄清题目中设置的角度——选官。首先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题目给的四个题都是围绕这一角度进行设计的。
【试题评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材料处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考制度改革大潮中,人才的选拔关系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生存,从古代的科举制度角度,看今天的人才竞争,可以起到借鉴之功用。我们知道:科举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伟大贡献,它是人类在公元六世纪时的一项重大政治成果。到目前为止,它仍然得到了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在内的历史学家的广泛赞许。科举制度也是高考常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几乎每年高考都有考题出现。本道题所选取的材料,比较全面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前因后果,且图文并茂,衔接恰到好处。题目还与改革、与时俱进等内容相联系,有鲜明的时代性。试题的材料选取也很新颖,是一道颇费心血、独具匠心的原创好题。今年高考试题可能会从“文化*”这个特殊时期到目前重视“科教兴国”新时期对人才重视方面命题,把握时代发展动向,积极参与世界竞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从而振兴中华,实现强国之愿望。此题一道难得的历史综合题。
【命题意图】这组题,从中国古代的选人才(官)制度切入,要求考生对科举制度的内涵、外延、兴衰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辨析。旨在全方位地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这一重要历史概念演变的理解,是考查学科内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尝试。知识依托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年间《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巧女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一—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关信息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审清题目,抓住问题,明确每一个设问的具体含义,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正确地和全面地从给出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第一个问题“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通过材料可以看到,雍正首先提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然后提出“四民”生计都依赖于农业,由此得出结论,农为天下之本,工商
为末,必须保证量的人力投入土地,雍正的言论实际上是一个论证过程,论据就是题目要求回答的根据,结论就是他对“农工商关系的看法”。问题(1)并没有要求对材料进行更深的提炼加工,只要读懂雍正的意思,加以概括即可,这就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典型方法。
问题-(2)的第二设问,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进一步,要依据已获取的有效信息和学习中掌握的有关知识,认识一些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这通常是材料解析题中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的部分。处理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紧紧围绕材料,谨慎推论。
[答案]
(1)重本抑末。雍正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强;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说明:主观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2分,共37分。

29、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什么(4分)?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8分)
【解析】
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一般首先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先进的生产关系会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适合于任何时期的农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前代的农业成就为当代的农业发展会提供好的基础;再次,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来分析,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任何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关于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可从社会制度变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状况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按“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叙述说明。

【参考答案】
基本原因: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剥削方式改变,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农民辛勤劳动,并且继承了前代生产发的成就,使战国时期农业有了发展。
(4分)
有利条件:① 区域性统一的出现。经过春秋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出现“战国七雄”,地区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 各国开展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各国变法运动,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或者废除了旧制度,调整了生产关系,且各国变法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奖励耕织。③各国统治者都很重视水利事业,尤其是秦国,兴修了都江堰、郑国渠等。④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天文历法、冶铁业方面的成就,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⑤ 农具与耕作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更加普遍,牛耕技术进一步推广。⑥ 民族融合加强,各国向周边地区开拓经济,促进了巴、蜀等地农业生产的发展。(6分)
不利条件:战国七雄继续割据混战,而且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标准不统一,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0、有人说:“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们的政治主张中,有何矛盾之处?(2分)原因是什么?(2分)他们的政治主张又是对哪些历史现象的反映?(3分)儒法两家后来是怎样统一起来的?(3分)简要分析统一的根源和影响。(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l)问“矛盾及原因”,实际上是要求答出儒法两家不同的思想主张.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问题的不同立场.即成因。第(2)问的“反映”,实际上是产生儒法不同思想主张的社会背景。第(3)问中的统一过程,只要理清从秦始皇应用法家理论到汉武帝尊儒尚法的变化即可。最后一问“统一的根源和影响,”应从巩固“大一统”需要出发去分析根源.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