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的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对这两年的作文题,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之声不断见诸报端。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作文考试题型,在人们的争论中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步入了教学与训练的课堂。 正因为它是一种新生事物,好些人囿于传统的思维一时还转不过弯来,不去好好地研究它、学习它,甚至不去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训练,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在它出现的偶然性因素的背后总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话题作文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下面围绕话题作文综合大家的不同观点,谈一些见解,介绍一些情况,或许可以回答这一问题,消除观望者的疑虑,坚定师生学习,训练好话题作文的信心。
认识话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的概念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如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有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高考作文题由四种各不相同的图形的分析,引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要求围绕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写一篇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其它形式的文章。
话题作文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简短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要求。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段小故事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境界。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理解材料,扩展思维。"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对话题的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详见第四部分"写作要领")。作文要求则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文体、篇幅等的要求。
当然,话题作文的题型也并非上述这么一种,实际的操作中以及人们的讨论中尚有一些不同的形式。比如有的没有简短提示语;有的没有具体材料,直接就是一段分析提示性的语言;有的只给出一段比较明了的材料而不是提出明确的话题,等等。
正确认识和理解材料、提示语、话题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材料、提示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减缓学生审题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话题、明确要求。往常的命题作文,考生往往在审题上就卡壳。为改变这种情况,话题作文通过出示材料、加注提示语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迅速进入构思状态。材料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于一些材料贮备不足的考生来说,完全可以使用材料本身去完成作文。明白了材料及提示语的这种铺垫性、辅助性作用,也就明白了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及其它材料作文的区别,发现了话题作文的优点。
笼统地讲,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指材料、提示语、话题三部分构成的作文题目的主干。这个意义上的话题的作用在于它的辅助性、引导性、激发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创作激情,促使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从而构思成文。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学生能有所感触,能有话可说。
2.所提供的材料是由头,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考生可以由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
3.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4.文体淡化更为彻底,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避免了大家共写一种文体、单调专一,限制学生选择的现象。
5.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较以前放得更开,一般不少于800字。
6.话题作文不限定文题,考生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
(三)话题作文与其它材料作文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但由于话题作文在内容、形式以及作文要求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其它材料作文的明显区别。将话题作文与其它材料作文作一比较,更便于我们认识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与看图作文、缩写、改写、续写、扩写、读后感等材料作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
狭义的材料作文如常见的事例类、寓言类、情境类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写作要求、写作思路等方面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1.事例类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举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个事例,要求考生对这种现象或这个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评说。一般情况下,文体以议论文为主。
事例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按照常规议论文的行文要求,提炼观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证。文章的论点要在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操作思路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横向展开式,即要发挥联想,想到与此类似的情形,从众多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类似事例中,找出其共性。以环保事例为例,由水污染引发人们得粗脖子病的现象,联想到臭氧层破坏,导致紫外线照射加强,引发人们患皮肤癌等,进而揭示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纵向深入式。即要从材料提供的现象出发,深挖细析,分析现象,寻找原因,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增强主题的深刻性,展示思维的穿透力。以公共汽车上挤车吵架的现象为例,可以深入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表层是互不相让,进一层是个人修养差,再进一层是公共道德差,再进一层则是国民的素质教育问题等。
三是反问逆进式。即要从事例或现象的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像上面提到的环保问题、素质问题,可以在展开问题的基础上,将文章的着力点放在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上立论,文章会更有气势。
2.情境类材料作文
材料一般提供一个情境,要求考生就此情境或展开想象,或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成为情境中人或事物的一员来完成作文。材料提供的情境一般是考生熟悉的、知道的,或经过想象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的。文体上多为记叙文。
对这类作文,考生应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认真地、仔细地研究情境、了解情境,熟悉情境。材料中给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要仔细分析。在分析清楚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还要明确自己在情境中将承担何种角色,便于正确理解题意展开文章。
二是要大胆想象,拓展思路。材料提供的情境往往是事件、故事、场景的开头或关键部分。要充分地展开故事,丰富故事内容,充实人物思想性格,形象化人物活动场面,必须借助想象。想象越丰富,故事越生动精彩。要注意的是想象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要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三是要看清作文要求,按要求行事。作文要求往往是确定评分标准的重要依据,只有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发挥,才能赢得评判者的满意,才可能得到满意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