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突破]历史选择题难题的六种方法3

浏览 7

四、反证法。
  此法引进数学思维,多用于常规方法不能判断的某一个或几个选项。
  即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
  [例12]、(2000年全国高考普通卷)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C. 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D. 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如果直接作选,学生按直觉推断很容易错选A。因为教材没有说明除苏联、中国外当时的其它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是否是无产阶级专政(事实上当时很多东欧国家是多党联合执政——此项考察明显超纲)。但如果反向考虑,先排除不符合的,则可轻松作答。首先很容易排除B和D,A项难以判断,先跳过。认真分析C项可知,它符合当时所有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史实。即为正确答案。
  [例1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 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了市场
  C.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 危及清政府的财政
  分析可知,A、C、D三项教材有明确表述,都是符合题干的影响。则B项为正确答案。从正面来考虑,即使《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英国工业品也不能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例14]、19世纪早期,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符合当时的农业状况的史实是
  A. 土地集中的现象大大改善
  B. 农民依然遭受封建与半封建剥削,大部分沦为佃农
  C. 大地产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大种植园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可知,拉美国家虽然独立很早,但独立后实际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经济上的大地产制使土地大量集中,政治上是考迪罗制(*)。所以A、C、D都不符合,则B为正确答案(此题也可用大背景法解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