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地理大纲:结合实际多元思维3

浏览 10

同时要区分差异:如: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因此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工业的成本高,污染重,故经济因素、劳力和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更明显。城市是人类的居住地,并逐渐形成和演化,所以适合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是其特征。交通线的建设目的性强,并要安全、省工、高效,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线路选择的决定性更突出,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中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技术的保障作用也很明显。


  对人地关系方面,要联系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运用地理的有关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不同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复习。特别是要善于分析图、表数据,因为现实问题总是以各种资料、图表的形式出现的。如:近年高考题中,有城市大气污染的数据图、酸雨污染的PH等值线图、水土流失的分布图、地球变暖的漫画图、人口增长的统计表等。


  3.对改变具体表述,放宽内容局限的部分(地质灾害类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否说明一个信息,即高考内容不仅只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更要求考生有较广博的知识,能用地理原理或规律说明复杂多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能进行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这种变化使高考试题在创设情景上有更宽泛的余地,同时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及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对此,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使考生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如:气象灾害类型的拓展延伸(沙尘暴、龙卷风、干热风的形成、影响、减灾对策);地貌类型的拓展(雅丹地貌、河口沙洲、沙岛等的特征、形成);水文特征的拓展(某物质饱和度、流量计算……);新资源、能源(可燃冰、氢气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农业(生态农业、无土栽培农业等)的特点、布局要求等。


  4.对客观反映地理事物、原理的改动,也从另一侧面启示我们,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善于全面思考,综合分析。坚持用两分法,即能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科学地阐述、说明地理问题。


  对此,复习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使考生形成全面、客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意识。如:大型工程的利与弊。像对阿斯旺高坝的评价。虽然有防洪、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但也带来:因阻塞水流使鱼不能上溯河源产卵,而使捕鱼量锐减;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下游不再有肥沃的土壤,地下水上升又使土壤出现盐碱化;水坝拦截后水流不通,造成细菌滋生,血吸虫病盛行的问题;同时坝址选在了石灰岩上,使水库泄漏,造成不能完成预想目标的结果等等。


  此外,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制约;人地关系的对立统一等也是具有多端思维空间的。见例题:读南美洲地区图,回答:


  ⑴.1881年,法国某公司所以选择图中的地区修建巴拿马运河,是由于那里_____。后来美国接手修建,前后费时23年,共约有7万多工人死亡,人们称这里是“死亡的河岸”。造成此现象的自然原因为_______。


  ⑵.沿运河向南,位于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的成因是____。那里地壳运动活跃,一般可形成_______矿产资源。


  ⑶.若此高山变为低平的地区,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


  ⑷.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是世界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但两地在形成原因上不尽相同,表现出:


  共同点: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


  答案:⑴.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狭窄且地形平缓处,可限度地减少工程投资。处于热带,丛林密布,气候湿热,引起疫病流行。


  ⑵.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金属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


  ⑷.相同:都在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不同:澳大利亚东北部夏季还受北半球(此时是冬季)东北信风南移过赤道偏转成湿热的西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来自印度洋海上暖湿东南信风(是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的影响。


  题中第⑶问,安第斯山变为低平的地区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典型的开创性试题,要放开思路,运用地理原理创造性地设想可能出现的现象。第⑷问,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比较,体现了地理原理在不同地区,具体、灵活地运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