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做主 校园牛人有话说

浏览 6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季,又要到了。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如何让自己为期4年的大学生活过得精彩、没有遗憾,这是每位新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大学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惋惜的。”赶在正式开学前,不妨来倾听一下常年出没在高校的各类“大牛”级人物对新生的入学告诫吧。

  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

   ■叶志明

  暑假即将过去,对于刚刚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新生来讲,即将开始完全新的大学生活,那么大学应该怎么度过?怎样才能在毕业时,自己可以自豪地说:大学的这几年我是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呢?

  认识大学

  不能再用以前高中时的思维观念和模式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一定要做到“我的大学我做主”。

  首先要认识大学,实现自身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一般地讲,大学毕业时,有4种学生不能被称为是合格的大学生:有些人刚刚明白大学是怎么回事时,就已经毕业了;有些人还没有明白,也就糊里糊涂地毕业了;有些人最后终于明白了,不过没能毕业;还有些人一直没明白,也没能毕业。

  因此,上大学后,新生们一定要清楚什么是大学。大学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目的就在于尽量减少上述4种人的数量,让大家尽早明白,大学和高中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

  那么高中生与大学生的差别在哪里呢?的差别就是在大学里上完课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管了,老师的教学方式等都与高中不同了。因此,上大学,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自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关键,不能再用以前高中时的思维观念和模式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一定要做到“我的大学我做主”。

  认识你自己

  有人统计过,大学毕业时其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仅仅占20~30%,也就是说专业不对口是正常的。大学是打基础的地方。

  大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以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喜欢或者没有兴趣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当然从中可以分析出很多很多原因,但其中一点也许是大学生们所共有的,那就是:很多毕业生在临将毕业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早知道这样,我应该……”、“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的大学生活会……”。为了使得自己在毕业时不再留有遗憾,充实、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大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上大学期间要回答好这样两个问题:我将来想干什么?我将来能干什么?

  为此,大学新生要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和描述自己个性、能力、兴趣、价值取向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所有岗位类别与层次,知道自己将来究竟能够做些什么事情。

  也许在高中阶段大家的目标明确:考大学,考大学。那么现在呢?想法是各式各样:还想考一次大学(即插班生)?还想转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考上大学了,总算可以松口气了,离毕业远着呢,可以玩上一段时间再说吧?等等。那么目标又是什么呢?大家想过毕业后干什么吗?也许大家有各式各样的目标:准备读研或出国深造;为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渴望当企业家、当总裁、CEO;成为律师、名记者、名主持或是科学家;或许目标还没有确定。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有目标者,建议你向着目标努力奋斗,且一定设法实现它;对于暂无目标者,学好当前的每一门课程就是你的小目标,先为眼前的小目标努力奋斗,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累积后会产生大目标。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专业不对口怎么办?其实大学是打基础的地方,有人统计过,大学毕业时其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仅仅占20~30%,也就是说,专业不对口是正常的。那么既然不对口,用人单位为什么还承认你是大学毕业生呢?其实这里承认你的是通过几年接受高等教育后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具体所学的那些知识。上海大学校长、教育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希望学生到学校来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来训练大家掌握这种方法。”只有掌握了将来生存与发展的方法,你才有可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增强“软实力”

  构成一个人的“软实力”的要素,恰恰是教材中、教室里、课堂上不教的,也是家长所忽略的,更是学生自己没意识到的。

  学校要拆除与社会之间的墙,也就是办学不能自己封闭,要开门办学,更要开放办学。作为大学生也是如此,在大学里一定要多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实践中学习课堂上、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

  大学毕业时,职场新人们不缺文凭、不缺分数、更不缺英语四级六级证书、驾照和聪明的脑瓜。但是,他们缺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挫折的心理、打招呼的礼貌、和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说好话求人的脸皮和方法、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人的道理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的“软实力”的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教材中,教室里、课堂上不教的,也是家长所忽略的,更是学生自己没意识到的。但这些又是至关重要的软实力和硬道理。正是这些“软实力”的缺乏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或者在以后职场发展时的绊脚石。这些软实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去学、去悟。钱伟长院士说过:“培养学生的关键在课外”道理也在于此。

  时常有人说:某某孩子大学毕业后干得很好,什么原因?说是此人的知识掌握得好?那么专业不对口的怎么说呢?实际上是素质和能力培养得好。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可以老化,可以重温、可以更新。但是能力很难老化,很难遗忘,能永葆青春,不断发展。借助于学习知识和社会实践来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希望大学新生们一定要牢记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家人对你的期望,在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塑造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格品质、长期养成和磨砺自己的素养与素质、逐步形成一种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的未来我做主”。
  给大一新生的“技术性”建议

  ■卢晓东

  随着秋季新学期日益临近,又一批年轻学子将踏入大学校门。通过10多年刻苦攻读进入理想学府固然值得祝贺,但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和往届北大学子遇到的具体情况,我想给即将入校的年轻人提三点技术性建议,希望对新生们过好大学生活有所裨益。

  高三忙?大一应该更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一年级作为4年大学生活的开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一应如何度过,才算成功的呢?有一个简单而实际的标准:大一应比高三更忙。高三有高考的现实压力,许多同学在家长、任课教师不断督促下,“被动地”刻苦用功。在考上心仪大学后,便一心想着松口气、放松一下,这是最要不得的想法。

  大一为什么比高三更忙呢?从中学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学习内容上讲,大学学习的是“高深学问”,知识在广度上充分展开,且知识本身更加深奥。和中学阶段“按部就班”式学习不同,不少同学还有机会在教授指导下,进行前沿知识探索(即“本科生科研”);在生活环境方面,大部分同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大学教师不再像中学教师那样对同学关心备至,有些新生会不知所措。以上这些变化客观存在,要求同学们付出更多努力去适应,这种努力还需要从被动付出转变为主动付出,包括了解和熟悉教师新的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学会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均衡课内外活动的精力投入等。

  在以上方面,班主任、任课教师和高年级同学(老生)的指导十分重要。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能否学会主动寻找各方面的帮助,同样是重要的能力。一旦适应了大一的生活,此后3年会相对顺利。实际上,成功的本科学习,4年都会非常忙碌。请你相信,这样忙上4年,会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网络,你可有自制力?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家庭都愿拿出钱,为考上大学的孩子购置电脑,这无可厚非。但在给孩子买电脑时,每个家庭都得想清楚:孩子为什么使用电脑?他的大学学习在启始阶段,一定需要电脑吗?他哪一学年最需要电脑?他的自控能力如何?

  从北京大学每年退学情况看,很多学生都是由于无限度玩网络游戏造成的。尤其是男生,他们似乎更期待在虚拟世界取得成功。有的学子日夜在宿舍玩游戏,不去上课,老师和同学劝导也无济于事,遂成“网瘾沉溺者”。这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同宿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要知道,大学课程进度很快,一旦缺课就会跟不上进度,更有甚者期末考试亮起“红灯”。2004年上半年,北大某理科院系退学的7名学生中,有3人是玩网络游戏造成的,占到43%。2002级有一名江苏籍学生,第一学期选修8门课程,GPA(平均学分绩点)为3.14,居中上水平。第二学期同样选修8门课程,但就因为新购置了电脑,经常不上课在宿舍玩游戏,造成4门课程不及格,GPA仅1.13,不得不办理退学手续。

  网络游戏的存在具有某种合理性,是人们过剩精力的宣泄渠道。但对大学生而言,尝试网络游戏是对自制力的考验。若没有自制力,经不住考验,那势必会受到某种惩罚(比如退学)。当然,学生和家长不应将此视为人生的失败,而应把这次教训作为了解自己的一种渠道,跌倒后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入学伊始培养“多元成功观”

  从单一成功观到“多元成功观”的转变,也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不同。

  学习包括两种:一为结构化学习,一为非结构化学习。结构化学习很好理解,就是由教学大纲、教材、专业教学计划组成的学习内容;非结构化学习,则是指同学们在课外非正式场合,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学习,向不同文化、背景与经历的人学习。后者称为非结构化学习,是因为学习内容是零散、潜移默化的,但这些内容会在学习者的思想上成形,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非结构化学习的具体形式很多,例如去公司打工、旅行、观看文艺演出、社团活动、支教等等。

  传统上,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非常重视结构化学习,却没有给非结构化学习创造适宜环境,留下足够空间、时间,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大缺陷。在教育者不断思考改革的同时,希冀年轻学子能意识到非结构化学习的重要性,并为此挤出时间和空间。在结构化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很多学子在中学阶段的追求,这似乎也顺理成章成了他们在大学的追求。其实,若不以学术性职业(例如科学家、教师)为职业理想,学习成绩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必很优秀。GPA居前列,并非未来所有职业——例如销售员、厂长、出版商甚至美国总统的必需要求,这就是“多元成功观”。

  很多学子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才真正领会“多元成功观”的意义,有的甚至希望大学生活“再来一次”。所以,新入学的同学应在这方面早早思考,做好实践准备。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

  学会读“无用”的书

  ■苏长和

  英国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小孩子在12岁之前,父母如果没有带他去过博物馆,那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去博物馆的情结。我想,把博物馆换成图书馆,道理也一样:人在成长的阶段不养成读书的习惯,大概此后再形成怕也不易吧。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心智最为稚嫩,其阅读和交友的范围,对此后人生的展开会打下深深的烙印。保持阅读的好习惯,会终生受用。古人有云,好书如至友,让人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免受鲍鱼之肆。不过,囿于现在大学过于细化的专业界限,以及过于实用的人才培养要求,我发现现在大学生有上不完的课,读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证。与此同时,大学生看上去反而少了文气少了书卷气。看来,大学阶段天天读书,但是读什么样的书,还是有讲究的。

  依我看,大学阶段要学会读“无用”的书。现在的大学阶段人才培养,大抵以专业划分为模式,若专业划分过细,加上课程体系狭窄,学生阅读的范围必定极为局促,其想象力拓展往往如丸之走盘,脱不了狭隘的格局,螺蛳壳里打圈圈。因此,在良师益友的辅助下,学会主动阅读与本专业无关甚至看上去“无用”的书,对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有必要。

  对于初进校门的一年级文科学生来说,不要被考证考级之类的“有用”读书所累,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不妨以“心中无专业”的态度,自己给自己拟定一个大学前三年的通识阅读计划,这个概论式、入门级的阅读计划至少应该包括新旧两部分。所谓“旧”,是指成型的各大专业体系,如中外哲学、政治思想、经济原理、文明史、法律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史等;所谓“新”,是要想办法了解各个知识门类最新关注的前沿话题是什么,其发展趋势为何。“非旧无以为守、非新无以为进”,有了新旧搭配,容易使自己调整兴趣爱好,找准进一步钻研的方向,提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这么庞大的阅读计划会将很多人吓退。其实,有本科年级学术导师的指点,可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至于书目选择,则由有名望的教授指定某领域最权威经典的作品,书不在多,好书一本,甚至就可改变自己人生。真的算下来,大学前三年通识阅读书目100本足也,大约10天阅读一本,量很小了。

  这些看上去和自己初选专业关系不大甚至“无用”的书,读起来可能枯燥,伤脑筋,但是它们是人类智慧积渐而成的大作。许多看似“无关”、“无用”的知识,现在让它先沉睡在大脑深处,但是一待有相关知识之刺激、融汇,则会由联想而生成,由嫁接而突破,产生与众不同的发现。

  有了宽广的知识背景,进入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慢慢就会从“心中无专业”到“心中有专业”。这些知识会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特别是明了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之关系,对于有志于科学攀登的学生来说,他可以在自己兴趣和特长相结合基础上继续从事爱好的专业;对于希望步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些各门知识所训练出来的逻辑思辨能力,一定比功利“有用”之知识对他们保持在社会上的持久竞争力更为有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