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先作客观定位

浏览 9

不少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难以落笔,往往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够上一所比较理想的大学。然而,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切记客观、务实,尤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定位不只看“一模”
  客观定位,是指考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看自己属于哪一批次的位置。
  “一模”考试成绩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考生要考虑“一模”考试是否正常发挥,不能仅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定位,还应综合考虑多次考试的位置,比如高三以来考生每次月考在班级的排名、年级的排名,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在全区以及即将进行的“二模”排名,客观对自己进行定位。
  经常有家长说,这次孩子没有考好,本该多考多少分。许多家长都认为,高考时孩子会比现在有提高。有的家长问:“高考还能长50分,是报高点呢?还是报低点?”
  应看位置,不要看成绩。由于每次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同,考生的成绩自然会有所不同,在此要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成绩的高低与出题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每次考试成绩没有可比性,关键要看成绩相对应的位置,尤其不要拿“一模”的成绩直接对应往年的高考成绩。
  无论成绩高与低,如果所对应的位置提高了,就说明进步了。如果说“一模”500分,在区里排名3000名,高考550分,在区里排名3200名,即使高考成绩提高了50分,但是排名位置退步了,说明考生的成绩是退步了。
  客观定位非常重要,我们不建议用预先估计的高考分数来考虑志愿。考生的位置和大学录取的考生分数的位置越接近,被录取的希望就越大,考生应尽可能地寻找两方面定位的近似值作为选择志愿的参考。
  2008年某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568分,志愿情况为:本科一批一志愿中央财经大学,提档线613分;二志愿A武汉大学,提档线613分;二志愿B吉林大学(一志愿满额);二志愿C北京工业大学,提档线603分。由于自己的实力与所报志愿有较大差距,因此该考生没有被本科一批院校录取。
  海淀区高招办近期在海淀区招生考试中心网站(www.hdks.gov.cn)开通了针对高考填报志愿的“个性化服务”,考生在网站上输入个人在海淀区考生中的排名位置,就可以查询出这个排名对应的2006—2008年考生被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供考生选报志愿时参考。
第一志愿是关键
  客观定位前提下,填好第一志愿非常关键,并且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得当,对考生在这一批次中能否被顺利录取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这是由录取规则决定的。今年北京市仍然实行部分平行志愿,既有顺序志愿又有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是顺序志愿,投档时按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
  在顺序志愿录取过程中,投档的规则是优先考虑志愿,然后再考虑分数。在同一时间里,同一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同时审录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同时审录第二志愿考生档案。
  在这种录取模式中,相同成绩、报考相同院校的考生可能因为志愿顺序不同而导致录取结果不同。第一志愿的考生处于候选位置。
  其次,近年的高招录取中,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非常高。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第二志愿的录取机会就会大大降低。
  最后,部分生源好的院校一志愿即可录取满额。有些学校预留了二志愿计划,但是二志愿录取分数往往高于一志愿数十分,因此,填报好各批次的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
平行志愿是补充
  本科一二三批的第二志愿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一志愿的补充,虽然留给二志愿的录取机会比较少,但是填写好二志愿的3所平行院校,仍然可以增加录取机会,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地放弃。
  有些家长误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填报志愿了。要提醒大家注意,平行志愿也有风险,填不合理,还是不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或者落榜。
  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注意:
  第一,客观定位仍然很重要。如果考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3所平行的院校填报得过高,按照分数优先的投档规则,档案有可能无法投出,成为死档。填写过高的院校,等于浪费志愿。在填写平行志愿时也要结合考生的实力,如果分数没有绝对优势,不能随意填报。
  第二,避免学校退档。平行志愿由一个志愿3所学校组成,投档时按一个志愿看待,实行一次投档。一旦某一所院校退档,不会再投到其他的平行志愿院校,只能落到下一个批次。从往年的情况看,身体原因、单科成绩,或者专业不服从调剂都有可能造成退档。
  由于平行志愿在投档时,根据每个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先后顺序,投档到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如果A、B、C 3所院校都符合投档条件,不能同时投向多所院校,投档的顺序是由A到B再到C。
  考生在填报3所平行院校时,要注意拉开梯度,按照喜欢的程度及本人实力,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A志愿可以冲一冲, C志愿应当作为保底志愿。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平行志愿是二志愿,在填报时,考生首先要看哪些院校招收二志愿。在招生章程中,招生院校会就招收二志愿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根据北京市近3年的录取统计资料也可以分析出来。其次看院校招收二志愿的条件是什么。是一志愿不满的情况下招收二志愿,还是预留一定比例的计划招收二志愿?比如今年北工大预留5%的计划招收二志愿,首师大预留10%的计划招收二志愿。考生要综合个人实力来考虑是否能达到想要报考的二志愿学校的条件,再决定是否报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