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故知新,查漏补缺。通过一次次的考试锤炼,每个同学都对自己有了一个基本估计。临近高考之际,考生应该将近几个月来所做的专项及综合练习及时拿出来巩固消化,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哪部分内容还没有完全吃透,重点复习自己经常出错的部分,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对照《考试说明》,逐项检查自己哪部分知识还有欠缺,哪些能力还有不足。找到自己的不足立即进行弥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做单项强化训练,回顾近几年来的同类高考试题,然后再做一些最新模拟试卷中的同类考题,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瞄准变化,主攻热(难)点。具体说有四大堡垒,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熟语”、“古诗鉴赏主观题”、“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攻克了这四大堡垒,就等于打下了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这一板块的半壁江山。其中,文言文及古诗文鉴赏是大多数考生的老大难问题,最后一阶段要集中火力猛攻。近十年考的都是纪传体的文章,内容多是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维护统一,或者讴歌某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因此,要有目的地选择相关的文言文,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只有真正读懂了文言文,培养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熟悉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技巧,才能答好考题。
3.盘活内存,强化记忆。不少考生有记日记和写随笔的良好习惯,更有不少考生3年来摘录了大量文质俱佳的美文,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考试资源,在临考前要将这些“内存”盘活、激活,“重温旧梦”,搜索可用的写作素材,以便寻找可资创新的契机,可以借鉴的鲜活的素材。“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背诵名句名篇”等考点,这些识记性的内容正是绝大多数考生考前得分的增长点,考生在最后一个月中只要每天坚持挤出一刻钟的时间,突出重点,分类记忆,特别是名句,一定要记准、记牢,特别注意其中容易写错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