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份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撰写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递交教育部,向政府“抛砖”。其中,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探索多元化的录取方式,将满分150分的英语分数权重降至满分80分或100分……方案中的诸多亮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方案中不少内容属于西方舶来品,盲目照搬当心“水土不服”,也有学生担心,“打过的补丁让衣服更重”,改革内容太复杂是否会影响可行性。
亮点一:考试科目分多种组合
“目前,我们的考试形式太单一,为了一次集中考试,大考小考几百次,却不愿采用多次考试让学生自由选择。 ”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表示,他在新方案中提出,实行多轨化和分层次统一学科知识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他举例说,学科考试科目可分多种组合,如普通文科、普通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商科和管理类、艺术和体育类等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例如语文1、语文2、语文3(1为最难)等。
记者在方案中的 “高考科目组合示意图”中看到,研究型大学的普通文科,它的考试科目即为“语文1、英语1 社会1,数学2”;研究型大学的普通理科则为“语文2、英语1 科学1、数学1”;而地方性院校的普通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1、英语2 社会2,数学3”等。
打破全国“一张卷”模式,考生可自选考试科目和难度,熊教授认为,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避免了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粗陋,有利于考生扬其所长,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提高高校和学科招收人才的“精准性”。
亮点二:探索多元化录取方式
探索多元化录取方式,新方案中提出三种模式:“全国学业水平测试 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 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熊教授说,全国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以考察学生基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为主,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可每年举行3次,有效期两年。 ”
“全国学业水平测试 高校自主招生”主要适用于985高校和211院校,针对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高校提出“全国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申请门槛,对达到要求的申请者进行面试,结合申请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表现,自主录取学生。
“统一学科知识考试 集中录取”即为现行高考录取模式,不同之处是对考试进行多轨化和分层改革。这种模式适用于部分211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考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何种层次的考试,学校也可提出考试科目与层次要求。“自主考试模式则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 ”熊教授说。
亮点三:降低英语分数权重
方案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方案认为有必要降低英语的分数权重,改为满分100分甚至80分,恢复母语教育的核心价值。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6月初的统一高考中取消英语考试,实行一年多次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保留两年。不同高校可指定所需的英语分数。据悉,早在2007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曾撰写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递交教育部,教育部也高调回应会充分采纳民意。熊教授表示,再次出台2009年方案向政府“抛砖”,是由于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他们想提出一份可供参考的改革文本。据透露,新方案共分三步走,完成前两个阶段大致需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