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支招如何应对考前三天焦虑

浏览 7

5月27日,山东青岛九中高三学生正复习备考。
  弋雍摄


  父母的过度关心和体贴,教师的谆谆备考告诫,教室里高考的倒计时牌……高考临近,许多考生会越来越有“兵临城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高考考生紧张,家长压力更大,心为儿所累,神为儿所劳,许多家长都成为孩子附庸物,既焦虑又无助;心里期望却不敢说出来,有力却使不上。

  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该做些什么?

  ——编者

  

  对话人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认知发展研究室主任 沃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江光荣

  随州市蓝天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谢慧敏

  


  【情绪篇】

  笑对考试,笑对自己

  十年寒窗等待的那盏明灯就在前方,做个深呼吸对自己笑笑,我已不再迷惘……

  [案例] 小李平日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据老师说,如果发挥正常,考上二本没问题。在最近几次模拟考试后,小李开始变得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对于父母的关心体贴也置若罔闻。自我感觉越来越糟,觉得他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看到黑板上醒目的高考倒计时牌,“恨不得把它给砸了”。这几天,小李心里更紧张了,多次跟父母提出:不参加高考了可不可以?

  沃建中:这是在过度考试焦虑下引发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高考临近,出现紧张、急躁、无所适从、悲观失望等情绪非常普遍,考生对高考的过度紧张和看重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信任,是造成考前焦虑的重要因素。考生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考生首先应自信,每增加一分自信,就可使焦虑程度降低一分。“高考对于考生而言,是大事,吃不好、睡不好属于正常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会向学生传达这个信息: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对抗这些不利因素的,越是出现这种情况越能考好那才叫牛。”这种做法,称之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想法会带来愉快的心情,对于顺利通过考试帮助很大。

  谢慧敏:在高考的压力下,有的学生会选择逃避频繁的模拟考试,甚至是即将面临的高考。过分地去想考试的结果,就容易把考试当成一种负担,一个沉重的包袱,即使平日里学习成绩不错,也有可能临场考试时发挥失常。如何消除这种心理呢?首先,把以下内容用笔列举出来:我对考试结果的设想是什么?这些结果中我最担忧的是什么?然后,对这些担忧进行质疑,并且分析这些担忧是否合理?如分析:一辈子的前途命运和是否能考上理想大学是对等的关系吗?(1)今年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可以选择复读,明年再考。(2)上大学并不是成功的途径。(3)上了理想的大学,并不代表着成功。从分析中,消除自己的担忧心理。只有心态趋于平和了,才能够轻松迎接高考。

  江光荣:如果已产生焦虑情绪,出现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异常的情况,这时应转移注意力,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多和父母、亲朋好友交谈。同时,对于家长来说,要多与孩子沟通,一起吃吃饭、聊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想法。同时,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



  【保障篇】

  不交遗憾账,后勤全跟上

  进入高压陪考期的家长,此时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默默陪伴孩子一同走过考试,给孩子以支持和力量。

  [案例] 为了及时了解高考信息动态,唐女士最近开通了家里的有线电视。可是,每天放学回来,儿子就边吃饭边看电视剧,有时甚至不睡午觉。有时多说他几句,儿子便发脾气。怕影响儿子的情绪,唐女士没敢多说他,可是心里却不免为儿子感到担忧。为了让孩子安心地高考,她专门在考点附近订了高考房。

  沃建中:高考考生紧张,家长压力更大。高考之前家长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给孩子以支持和帮助,行为和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如果考生想通过看电视来放松学习压力,那么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沟通,换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学习作为一种脑力活动,的放松方式是做体力运动。家长可以和孩子参与到一种孩子所感兴趣的运动中。

  江光荣:孩子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多关心和爱护孩子,这本身并没错,但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照顾都要适度。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照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失去“平常心”。同时,家长的无微不至,也会让孩子出现心理不安,觉得如果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这无疑加重了孩子的紧张心理。因此,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孩子的照顾要适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谢慧敏:孩子考试,家长要做好后勤。高考前的饮食安排要科学合理。另外,家长还要注意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优化孩子的饮食和睡眠质量,多跟老师交流,及时把握孩子心态、情绪变化。

  家长要安排好孩子起居,要起带头作用。最后这几天,不要让孩子熬夜,要帮助他们调节好生物钟。如,和孩子说“不早了,咱们都关灯休息吧。”万万不能在6月7日、8日再开夜车,否则会导致考试时精神不集中,大脑处于疲劳状态。 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如可以对孩子说,“平时学得不错,没问题的。”如果孩子情绪不好,就跟他多说些笑话,让孩子不要老想着考试的事情。 家长心里着急,但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免得增加孩子的负担。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不问敏感性话题,避免明示或暗示考生以前犯过的错误。考前要安排一定时间休息、娱乐,可以听一听轻音乐,适当看一看电视,适度的娱乐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实战篇】

  专心答题,尽力就行

  提前准备考试用品。考试过程中,记住一句话: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专心答题,尽力就行!

  [案例] 随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女生小西,在班级平时成绩一直是前三名,今年本已经通过自主招生,但总担心考试中出现中考时的情况,成绩不太理想。据妈妈述说,初中升高中考试时,小西经常会出现记忆中断的现象,越担心越没有记忆,甚至认为同考场的同学咳嗽都是在影响自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于考试期间,考试结束后很快消失。

  江光荣:每一年在高考考场中,都会有考生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又不能很好地面对和处理,从而发挥不正常甚至弃考。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混乱迟钝,生理上表现为心慌意乱,手心出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这是因为心理过度紧张造成的。

  谢慧敏:考场中有了怯场的感受该怎么办呢?(1)自我放松,稳定情绪。当感觉心慌意乱、思维迟钝时,先把笔停下来,反复做几次深呼吸。(2)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考场中,给同学、监考老师一个微笑,同时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微笑。如果还紧张,可在纸上画一个笑脸,同时告诉自己:“高考,我准备好了!”(3)进入愉悦的心理氛围。用一分钟回想自己在某次考试中流畅做完题后的满足感受,怯场感自然就消除了。

  做题时,有时会突然出现思维中断、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记忆的暂时性遗忘,也叫记忆卡壳。这是暂时性现象,出现了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考生们可以这样做:(1)不要着急,因为越急可能越想不起来。(2)先放下这道题,做其他的题。然后,再回过头来做刚才的题。做题的过程中,受到抑制的大脑神经一般会得到恢复,可能会想起刚才不会做的题目。(3)利用多种线索来回想遗忘的内容。如,利用试卷上的一些有关信息,回想这些内容出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等。

  沃建中:目前建议考生不要再大量做题,最后几天的复习更应回归教材。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浏览一下。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

  进入考场前不要带书。一般来说,离考试一个半小时前,要让大脑充分休息,有一段时间让大脑主动出现“空白”,远离考试科目,如听轻松的音乐,看看风景等,在等待时,互相不要讨论考试有关的事,减少刺激源。如果还有不安,可面对墙壁,闭眼做深呼吸。

  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