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评:高考是否是“烤”“糕”?

浏览 6

毋庸讳言,媒体和网络,已渐渐失去臧否论说高考的兴趣。

  在某种程度上,这来源于欧美许多经济、教育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趋势造成高等教育生源不足,为保持国家竞争力(人才引进部分替代本土培养)、维持高教产业的红火,大幅降低了留学门槛。由此,助推了中国青少年出国留学比例的上升,以及严重的低龄化。可以说,留学、绿卡抑或海归荣返,已然成为比呆板的高考更有吸引力的话题,这还不用说前者一干链条催发出的商业价值,本身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更有资源和实力驱动媒体作出崭新的议程设置。

  外部动因的改变,并不足以将问题解释完全。如前所述,出国留学人数的大幅增长、低龄化,中产以上家庭越来越多的“以脚投票”,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高考选拔方式、价值体系、改革逻辑,以及随后的高等教育培育能力都存在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联系到中国经济结构由来已久的弊端(如专家所言,产业转型升级说了很多年,却还是只闻打雷、不见下雨),在旧有的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和组合方式、金融体系再也无法稳定维系之后,使中国大学的“制成品”“滞销”问题前所未有的凸显。大学教育无用论的盛行,对比前些年高教改革、教育产业化的高歌猛进,实乃辛辣而悲情的讽刺。

  颇显戏谑和悖异色彩的是,之于高考、高教改革,人人都能提出问题,包括官员在内,都明白其中弊端,但方方面面开出的药方,以及逐渐应用到决策和执行层面的改革内容,却既失却机会平等、社会公正、阶层融合流动,也并不符合优胜劣汰的效率权衡。甚至可以说,改革之频繁,显然构成了折腾,高中学生入学之初,其人、其家长、其老师竟然无从判断两年多之后怎么考试,稳定预期的破产根本无助于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下个不恰当的定论,教改沦为折腾,恰恰要“归功”于改革的鼓吹和策划者。我们在批评铁路、石油等行业的时候,常常将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实际上,堡垒何其多!但无论别的什么堡垒,都无法与教育的僵化封闭色彩相提并论。

  这个僵化封闭,一方面就是众所周知、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体系,过分强调高中和大学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矮化教育本身应当具备的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在于改革路径的“求洋”、僵化和封闭——教材、教学方式、考试等选拔方式,在这些改革中,皆以美国(教育)为标杆(言毕美国说),轻率的割裂和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世界其他国家其他类型教育的有益经验,无视中国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完全按照极少数政治、社会、教育学家认为“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予以推进……

  例如,他们认为过去的教材是被“阉割”过的,所以现在要推倒重来,另搞一套,过分强调人本主义化、去政治化,甚至连历史教科书也要将他们看来殊为“不美”的战争和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全然回避,好像不把语文课和历史课变成闷骚文人的文集、落魄艺术家的作品展,就不是合格的教材。这些人却不知,如此又带来了新一轮“阉割”,如果我们去看美国的中小学教材,就能发现这些“二道贩子”主张的偏颇。

  再如,在高考仍然发挥着促进阶层流动融合作用的今天,教育家们以录取怪才偏才为由,大谈将国家出资的优质大学教育资格,尽数与高考脱钩,变成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就已成过场的推荐制。自主招生、推荐上学如火如荼的这几年,恰恰是贫困学生大学入学率大幅下降的时期,专家们又为我们解惑说,这是因为改革搞得还不到位……

  这就是说,改来改去、颠来倒去,高中-大学教育、高考已然成为市场化原教旨主义、喝过“洋墨水”专家的试验平台,其间受苦受窘的一代人,则不得不成为试验品,在最后汇集成一些抽象的数据,为下一轮改革的翻炒提供依据。

  高考,“烤”“糕”,还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