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看高考才能从容对待高考

浏览 9

今天是全国高考(论坛)的第一天。社会屏息凝神,工地停工,交警加班,道路让行,考点附近宾馆爆满,养生专家教父母如何煲“高考汤”……这三天,考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享尊严与光荣的VIP。

高考曾经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打破了计划经济年代身份固化的僵局,激活了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可能,因此,没有人敢小觑高考之于社会公平的意义。30年来,我们曾试图改革高考制度,以便能选拔出更多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大,于是,高考仍是无法取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我们对高考的膜拜与焦灼是旁人无法理解的。譬如在美国,和中国高考类似的考试是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学都认可这两种考试。对于美国的考生,他们只会这样说:“明天是ACT考试吗?哦,天哪,我差点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但对于我们:教室后墙的黑板上早就开始365天倒计时了,媒体一遍遍提醒“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了,更有极致的例子——近日,在各大网站论坛竟然出现了“拜神帖”,这个“神”竟然是“活到老考到老”的范进;地方政府不好意思拜神,只有动用神奇的行政力量,譬如全面关停网吧等等,牺牲大多人日常生活的便利,只为孩子们“最后一搏”。

从某种意义上说,喧嚣的高考,就像攒足了筹码的一次人生大转盘,几率与概率,偶然与必然,共同框定着每个考生的期望和失望。而这世界的多元,机会的均等,人性的彰显,在高考面前又显得迟滞式微。我们当然要努力,要为改变命运而奋斗。但在目前,高考只是一场高考而已:一者,随着高招录取率逐年攀高,加上今年计划增加、报名人数减少,预计2010全国高招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高考早就不再是独木桥的游戏,人人都能排排坐分果果;二者,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高考的身份魅力逐渐降低,大学与饭碗之间的关联日渐模糊,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高考,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个体的命运,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三者,“一流高校”的口号喊了N年,但高等教育行政化之弊积重难返,即使是人人期盼的重点高校,也仍然无法令人满意。

高考是智慧的博弈,是学识的秀场,但绝对不是命运的分水岭,如果能重新打量和正确评估今日高考的意义和价值,也许会获得一份淡定,也许能更加从容地答卷。今天,我要祝福所有经历高考的孩子。但我仍希望,狂热的高考终有一天归于平淡,公民自由流动的“龙门”会在人生旅途上时常敞开,每个人都有跳跃的机会与热望。(邓海建)

(大河网-大河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