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检验考生也检验全社会

浏览 5

寒窗十数载,高考(论坛)又一年。2010年全国高考,在这个初夏如期举行。这是新中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三十三次高考。千万考生将走进考场,向主考官同时也向自己心仪的大学,交出自己那份特殊的答卷。

虽然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下降,虽然高考录取率继续升高,虽然考取一所大学早已不是很难,虽然“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虽然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新闻频频爆出——但是,高考毕竟仍旧是高考,它所被关注的,以及它将会改变的,其他任何考试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正如每一年高考那样,考生和家长、政府和单位、公众和媒体,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把关注的中心放在了高考,让高考日变得似乎确与平日不同。反映到新闻纸上,每年都能见到的那些考前准备新闻和考试日新闻,一样都不会落下:为考生让路啦,爱心送考队啦,突击环境整治啦,强制关闭网吧啦,甚至那些有名有姓的高考故事,也都似曾相识。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最重要考试,高考一方面是青年学子特别是农村考生宝贵的人生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是以考试的方式对社会整体生态进行的考察和评判。这个意义上,高考所检验的绝不只是考生,其实更是全社会。举国关注的高考能借此放大或彰显当下社会生态的种种,只不过这种检验,主要不是上述那些花边新闻,而是高考改革、高考公平那些更为宏大的叙事。

比如说,考生同坐在一个考场,看上去起点非常公平,可不公平恰恰可能已经存在。高考之前的加分保送黑幕以及种种私下运作,高考之后的招生黑幕甚至冒名顶替,这些暂且都不去细述;单就考场之上的舞弊之风而言,几乎每年高考过后都有这类报道。

近些年来,在舞弊高科技之外,*之类毫无技术含量的原始舞弊方式大有复兴之势,以至于只能用疯狂来形容。而高考舞弊的疯狂,只能是社会生态沉沦的一种体现,而不会是独立的现象。权力摆平、金钱至上、拳头暴力、责任失伦、法律失尊,凡此种种在高考舞弊案中表现出来的乱象,一定同时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态之中。

本质上,舞弊之所以能够疯狂,是因为高校的集体沉沦让“一抄定终身”成为现实。这又不能不说到备受诟病的“统一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掌握着学校领导的任免,高校校长主要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家,从教材选择、教学安排到考核评估,有一套完全统一的要求和办法,于是大家都被动按照一个模式“统一办学”。高考归根到底只是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录取的依据,可是高校却极少成为高考改革的推动力量,更是极少为维护高考公平发声。

曾经,关于高考是否可以改在6月的某个周末举行,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相比于那些更为宏大的高考改革话题,这应该只是一个非常细节性的微观改动,而且基本是一个纯粹的帕累托改进,可是始终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今年的高考日,依旧是一个工作日;很多的家长会请假给孩子送考,很多上班族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上班。两天后,当考生向考官交完所有的答卷,高考也将会给社会反馈一份别样的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