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回到三十二年前
1977年恢复高考后,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四,在有限的录取名额下,有些人有幸成为天之骄子。然而,在这百分之四的后面,有些虽然比别人多付出了多少倍的努力,但仍然有不少与大学校门擦肩而过的有志考生。落榜生对于在恢复高考以后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常态。
据报道,1977年8月4日这一天,正式复出一个月的邓小平在北京饭店组织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与会的科学家、教育专家畅所欲言,最后建议下决心改革招生制度,恢复高考。听了专家们的意见后,邓小平拍板,决定当年就恢复高考,并要教育部追回上午刚送出的给国务院的报告。由于邓小平的果断拍板,10月初,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中旬,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校招生的意见,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凡是工人、农民、知青、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从1966年到1977年,十余年间“积压”了大量的中学生,所以考生人数高达1000多万!在*中停止招生考试11年之后,大学的门突然又向社会敞开。1977年和1978年,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非常特殊的年头,积累了十余年的青年学子涌向考场——这两年的考生加起来共有1160万。最终,40.1万人考上,录取率为29:1。
今天,南海网记者采访到当年高考落榜生,了解当年他们奋斗、落榜的故事。
吴玉琼(化名):海口八中1班就读 1978年参加高考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当时的吴玉琼还在读高一。“当老师向我们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全班同学大受鼓舞。此后,同学们都暗暗较劲,欲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好好拼一拼(当时的高中只有两年制),鼓劲削尖脑袋挤进大学的校门。
“1978年海南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落后,有的家庭温饱问题都没法解决。我的父母靠每个月50元的工资供我们四姐妹读书。我每个学期的学费是8元钱。我在家里是老大。父母得知恢复高考消息后,尽管家里穷,对我想参加高考的想法非常支持。同时我也一直很努力,成绩一直是在班里数一数二的。高考前的一个学期,我每天挑灯夜读到两三点。高考前的半个月,学校给我们放假在家自习,那时我很紧张,担心自己发挥不好,以致于睡眠也不是很好。”
据吴玉琼回忆,当年的高考时间是7月20日——7月22日这三天。当时设的考点在海口市一中。那时我家住盐灶,步行到考点不过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爸爸还是借了辆自行车送我去考场。这让我压力也很大。父母殷切的关爱,如果万一考砸了,真是对不起他们。考试和现在一样都是考三天,考完了以后,自己发挥的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数学,我的强项,考砸了。考试出来后忍不住大哭了一场。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成绩是在现在的海口市解放西路的百货大楼一楼那张榜公布,将考上的同学名单写在一张红纸上。发布成绩前一晚上我紧张地彻夜未眠。早上八点,我到那里,果然没有我的名字。我们八中也只有一名同学榜上有名。当年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四,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看到没有我的名字我当场痛哭,伤心的几天几夜没吃好睡好。
父母见我如此热爱学习,于是支持我再复读一年。于是我在电视大学(补习班)插班复读了一年。经过了一年的努力,我们班40个人,也只有我一个人能考上海南师范学院的化学系。
现在的吴玉琼,是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的高二化学老师。谈起这段往事,吴玉琼很激动。同时也很感慨,因为恢复了高考,让他们这些好学的学生能有机会继续学习。
1978年的高考落榜生 准考证至今还保存着 (2)
浏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