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录取工作全面结束。这意味着2010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有了明确结果。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2010年考生第一志愿组投档率明显提高。其中,“一本”院校第一志愿组投档率高达95.2%,“二B”院校第一志愿组投档率也达到80%以上,比去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无论是“一本”院校,还是“二B”院校,投档率都有提高,从这点来说,平行志愿确实显示了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平行志愿并非“一碗水端平”。笔者以为,平行志愿正在院校之间,产生“马太效应”,分化现象更加明显。
在平行志愿下,“一本”院校受惠最多。2010年“断档”现象几乎一夜之间消失。在省内院校,中山大学依然是“总分冠军”,华工则录取到“”生源,去年曾经“遇冷”、意外断档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0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省外院校纷纷增加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数。其中,北京大学文理科原招生计划28名,实际招生93名;清华大学原招生计划36名,实际招生132名。“一本”院校总共增加了1000多个计划。
与“一本”院校“一片火红”的形势相比,省内多数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依然延续去年“颓势”,大多“吃不饱”。有的院校第一次投档人数仅为计划招生人数的1/12,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在“二次征集志愿三次录取”后才终于“吃饱”。平行志愿下,“马太效应”不仅出现在不同批次之间,同一批次也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2010年“二B”院校中,三所“珠海系”高校和两所“中大系”高校最热,第一志愿组投档数就已超出计划数,而“从化系”、“花都系”、“增城系”的高校则相对较冷。
随着平行志愿未来向专科层次推进,“三B”类院校也将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无论“二B”院校还是“三B”院校,平行志愿所形成的“马太效应”都将使其中没有竞争力的院校最先面临淘汰的危险。更为致命的是,全国高考人数继去年下降30万人后,2010年进一步下降74万人。虽然广东高考人数2010年下降属于正常波动,但教育厅有关人士透露,预计到2015年会出现人数下降的“拐点”,届时,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部分教学质量不高、专业没有特色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能首先出局。由此可见,当下平行志愿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只是将来院校淘汰的加速器已而。
广州日报
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浏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