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低分考生“被隐形”? 他们才需要关怀

浏览 10

与高考(论坛)状元受人追捧的现象相比,低分高考生很少受到人们关注。一些家长怕丢面子,一些学校怕丢牌子,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不少低分考生只能独自承受压力,对此“我们的社会和学生家长真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随着高校录取工作接近尾声,追捧高分考生、状元的喧闹声渐渐消散,与此同时低分考生的心头阴霾却没有散去,作为高考失意者,他们一直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和真切的关怀。

8月9日,记者在采访多名低分高考生后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教育途径和就业选择愈发多元化的今天,不少低分高考生的心理压力不减反增。这背后究竟折射着怎样的问题?

“以后有什么东西要修可以找我” 板鞋、肥大的体恤、七分牛仔裤。下班后,19岁的吴军(化名)换上了自己最喜爱的的嘻哈风格外装,再配上一副大大的墨镜。19岁的他显得“潮味”十足。他略带得意地告诉记者,他高中成绩也算是中上游,在老师眼里也是很乖的学生,曾经他在一次摸底考试中考出了503分的成绩,按照贵州省录取分数线的标准,他完全有希望上一所很好的二类本科院校。但问到他今年高考具体分数时,吴军有些回避,他用略带狡黠的词语敷衍着记者,“你不该问别人的伤心事,对不对,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我只告诉你总分好不好?”

2010年6月,吴军成为贵州省24万高考生中一员,然而令他无法接受却又必须面对的是,他只考出了284分的成绩,成了一名低分考生。在最初几天里,吴军把自己关在了卧室内,电话、QQ还有email统统掐断,他见的人就是给自己送饭的母亲。每当有亲戚朋友做客时,他总要偷听客厅内的交谈,一旦客人问起成绩,他母亲总是淡淡地应付,“没考好,孩子出去散心去了。”而他则躲在门后悄悄抹着眼泪,有时候他从房间出来和父母打个照面,三个人仅是对视一眼后就各自沉默,连班级举行的谢师宴他也没去。 “那时候觉得没脸见老师和同学,其实我能上一所本科院校的,真没想到考得这么差。”他诺诺地回答着记者,眼神透出一丝哀怨。在家闷了一周后,吴军的叔叔为他在贵阳市一家德克士快餐店内找了一份暑期短工,吴军就这样开始了服务生工作。在这里,他必须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收入20元,目前他已经在这家店里赚了600多块钱工资。

“刚来的时候小伙子有点沉默,现在他学着跟团队合作,工作上点子还挺多呢。”吴军的经理拍了拍他的肩膀,丝毫不吝啬对这个年轻人的夸赞。点滴的成长让吴军逐渐淡忘了高考曾经带来的伤害,让他找到了被认同的感觉。 “我最想要的是找到认同感,在这里工作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它给了我继续努力的目标。”吴军说。在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吴军的理想是帮父亲打理好家业,做自己喜欢的维修。原来,吴军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汽修店,家底也算殷实。再加上吴军本身对汽车也很爱好,他决定不再复读,而选一家职业技术学院。 “我觉得我已经给自己寻找了一个定位,蛮好的。”谈到这里,吴军显得很淡定。“以后你有什么东西要修可以找我,我相信自己会走得很好。”这个年轻人嘴角上扬,洋溢着青春的味道。 “让自己生活赶紧好起来才最现实” 与吴军不一样的是,18岁的陈德(化名)的经历在旁人眼里看来就“单纯”了很多。在7月28日,这个来自贵州纳雍县城关镇的农村孩子刚刚经历了他人生中许多第一次。他一次出门坐火车,在车上他好奇地看着外面的花花世界,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跟几个来自河北的生意人交流;他第一次走出县城,来到省会贵阳,看到繁华的城市景象后啧啧不已;陈德是家里面的老幺,是两个姐姐最疼爱的弟弟,姐姐花了150元为他买了一身打折的美特斯邦威,他第一次穿除了校服款式外的衣服;他第一次用上了手机,发短信的姿势显然还不太熟练。今年陈德考了一个令家人并不意外的分数,244分。因为陈德的成绩在班里本身就不算很好。陈德的成绩虽然不算好,但是在班上并不属于不听话的那种孩子。“他是被家里耽误了,再加上学习又不刻苦,只能考出这点分数。”他的二姐告诉记者。陈德的父母很早就在沿海地区打工,孩子们总是跟着大人奔波,学习环境不稳定。因此,姐妹三个学习成绩都不怎么好,父母也并不责怪他们。高考过后,陈德就一直在家里帮着父母做农活,每天在地里收玉米,有时就在地里的窝棚吃住,在这个闭塞的小山镇,他并没有因为高考而感觉到任何来自“面子”上的嘲笑。每天就这么机械地重复动作,挥锄头。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对上大学根本就没想法,倒是接到了一大把高职院校的招生电话,“这些人挖空心思想让我报他们学校。”他叹了口气。 “眼底下,让自己生活赶紧好起来才最现实。”来贵阳之前,陈德身上揣了300元,其中100元买了车票,100元帮同学买了考试辅导书,再加上吃饭零用,他兜里只剩下了45元。为了生计,他在旭东路一家装修公司找了一份学徒的活,工作就是为顾客贴画,每贴一幅可以得到6块钱的报酬。刚来几天,陈德就因为干错活被师傅狠狠骂了不少次,这让他压力很大。挨骂后,陈德经常沉默不语。但他的姐姐告诉记者,其实陈德心里还是渴望上大学的,他曾告诉家里人,只是暂时打工赚钱,有机会再去深造。这个嘴上说对上大学没啥想法的小伙子,现在突然像换了个人一样,晚上哪里也不去,就偷偷跑到附近贵州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去看书。陈德的姐姐叹了口气,“家里从来没有人说他,或许是失败让他悟出了未来的艰辛吧,打工赚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你以后想干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德一愣,低头搓着手指,良久冒出来一句,“我说出来你别笑我,我想考公务员,到城里。” 晚上7点,吃完饭后,陈德拿着姐姐帮他借来的图书卡,低着头踏进了图书馆,身影消失在楼梯的拐弯处。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与近年来高考状元受人追捧的现象相比,低分高考生往往很少受到关注。一些家长怕丢面子,一些学校怕丢牌子,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低分高考生“被隐形”现象,缺乏足够的社会关怀让不少低分考生只能独自承受压力。 “其实有时候很迷惘,可以随便找个大学去读,也可以去打工,但就是觉得心里迷迷糊糊的,生怕走错了路。”一名低分高考生告诉记者。一位长期关注高考低分考生心理辅导的老师告诉记者,事实上,有很多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高考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在与低分考生家长交流时,家长要么选择对孩子不闻不问,要么只关心高考成绩和将来的就业。甚至有的家长要求她帮忙“打探”一下孩子的口风,前途和工作成了家长们口中喋喋不休的旋律。这位老师认为,事实上,低分考生的出路其实还有很多。如就读中职学校、参加自学考试、接受中外合作教育、选择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等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考生及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在在这些问题上有过多担忧。 “倒是这些家长对孩子的真实内在感受有些缺失,社会也缺乏关怀。”这位老师表示。有教育专家认为,低分高考生心理压力不减反增现象,实际折射出近年来孩子品格教育的缺失。这位专家指出,孩子的文化知识水平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意志品格更重要,他们是支撑孩子未来事业和成就大厦的根基。因此,孩子的意志品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这些低分考生来说,假期这两个月时间才是他们人生中的真正的‘高考’,只不过考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人从接受挫折到走出挫折后的勇气,能够自强自立,独立面对打击,面对困境。如果不能及时从阴影中走出,那么他们才是真正输在了高考上。” “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们的社会和学生家长真需要好好想一想了。”该专家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