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项高考加分的公平何在

浏览 5

为人父母,都害怕子女“跌倒在起跑线上”,不过,与这种对起跑线的担忧相比,更令家长们无法接受的,恐怕还是“跌倒在冲刺线上”——就在多数考生还挤在“独木桥”上激烈拼杀之际,少数“神通广大”的考生早已语笑嫣然地“一骑绝尘”。

随着高考(论坛)加分“脓包”被挑破,淌出的“脓水”越来越多,“溃烂面积”之大似乎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仅以浙江为例,近来就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先是浙江省体育项目高考加分的一千多人名单中,因参加“三模三电”项目获得加分的人数占三分之二,由此引起质疑;接着有人指出,同样的问题早在去年就曾引起争议,并经相关部门规范;时隔不久有人披露,绍兴有一支足球队,“连在足球场上跑一圈都成问题”的他们,却能每人获得20分的高考体育加分;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浙江高考体育加分中,有600多名考生的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根本没有在体育部门经过公示环节。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恰如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翟晓翔所言,浙江的高考加分项目“从最初仅有的乒乓球、田径等5项加分,扩展至现在已有1000多项加分赛事,甚至有部门越权审批国家二级运动员”。如此庞大的数字,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千余项高考加分的公平何在?当体育局也在因此叹息“有一些赛事我们没有办法管理”的时候,不知道教育部门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项目中去伪存真、选拔人才?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然而,在高考这全世界规模的考场中,却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权贵们的身影,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也日渐沦落为一种赤**的“拼爹游戏”。饱受诟病的高考加分乱象,无论你以怎样迅捷的速度做出反应,对方总能以更加敏捷的身手从别处冒出头来。

从孩子踏上起跑线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格外担忧自己的子女会慢人家一拍。但从分班、择校等争抢教育资源的战斗中一路走来,哪一次不是占据强势社会地位者的子女一步?尤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挤兑,从对教育资源的争抢,越来越多地变为更干脆直接的手段干预。如果让父辈的强弱标签变成了代际传递的时候,如何叫孩子们能和睦相处?这大概正是温家宝总理强调“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要义所在。

改革教育制度,删减芜杂的加分项目势在必行。加分乱象的背后,是地方教育部门各自为政地掌握加分的数量和条件,由此使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与权钱交易等黑幕错综复杂地捆绑在一起。首先要收回被滥用的权力,尽快制订出客观公正的全国性高考加分标准,并广泛接受监督,对可能出现的黑幕必须严厉追究个人乃至部门的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