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受用的老古语_励志古语名句

浏览 12

1、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2、 ⊙欲知其人,观其所使。——(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 ⊙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释义:坚硬的石头可以碎裂不可以卷曲,忠义之士可以杀头不可以羞辱。——(唐)李朝威《柳毅传》

4、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汉)王充《论衡·自纪》

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释义:只要坚持不懈,坚硬的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刻出花饰来。比喻再难的事,只要不懈努力就能成功。一《荀子·劝学》

6、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释义:祸患常因小事不谨慎酿成;有胆有识聪明伶俐的人也往往被喜爱的人或事逼到困境。一(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论》

7、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诸葛亮:《诫子书》

8、 ⊙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又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一】

1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11、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12、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13、 ⊙才多而好谦,贫贱而不谄,处劳而不为辱,贵富而益恭勤,可谓有德者。◆王士元:《亢仓子·政道》

14、 ⊙论日: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以其功兴,而民劳与之同乐,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富贵安逸者,天下之所同好也,然而君子独享焉,享之而安,天下以为当然者,何也?天下知其所以富贵安逸者,凡以庇覆我也。贫贱劳苦者,天下之所同恶也,而小人独居焉,居之而安,天下以为当然者,何也?天下知其所以贫贱劳苦者,凡以生全我也。◆苏轼:《苏东坡全集·既醉备五福论》

15、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释义:射箭时只要精力专注,即使是石头也可以穿入,怎么能说困难可怕呢?一(唐)李白《豫章行》

16、 ⊙君子之大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篇四》

17、 ⊙老菜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非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庄周:《庄子·外物》

18、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释义:公正没有偏私,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法制法令就能顺畅推行。一《尚书·洪范》

19、 ⊙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日:“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20、 ⊙凡人之情,慢忽生于故常,狎侮起于畴昔。◆陈亮:《陈亮集·汉论》

21、 ⊙圣人顺天道、防入欲,布和以调其性,宣乐以察其俗。气将导志,五声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率而叶曲。茫茫太空,乐生其中。声随化感,律与天通。交四气之薄畅,贯三光乎昭融。◆将君子以审乐,故先王以省风。致同和于天地,谅难究其始终。◆惟乐之广,于何不有。包阴阳兮不集不散,降神灵兮或六或九,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宜尼忘味于耳盈。昭覆帱兮煦妪,召游泳以飞走。演自冥,发于性情。将不动而为动,自无声而有声。◆元稹:《元稹集·箫韶九成赋》

22、 ⊙匣里宝刀昼夜鸣。一(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23、 ⊙疾之,疾之,万物之师也。为之,为之,万物之时也。强之,强之,万物之指也。◆管仲:《管子·枢言第十二》

24、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墨子·所染》

25、 ⊙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赢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元稹:《元稹集》

26、 ⊙国家将败,必用奸人。——《国语·楚语下》

27、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一《墨子·尚贤上》

28、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

29、 ⊙生之而不有其生,为之而不将其为,功成而不居其功。此三者皆出于无我。惟其无我,然后不失己;非惟不失己,而又不失人。不知无我而常至于有我,则不惟失己;非惟失己,而又失人。功成则居,居则与去为对。圣人不居上之三者,然后道之常在于我而不去也。◆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30、 ⊙共工不触山,蜗皇不补天,其洪波汨汨流,伯禹不治水,万人其鱼夫!礼乐大坏,仲尼不作,工道其昏乎!而有功包阴阳,力掩造化,首出众圣,卓称大雄。彼三者之不足征矣!◆李白:《李太白全集》

31、 ⊙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宋)陆游《落叶》

32、 ⊙攻他人之异端,不如攻一身之异端。气禀物欲,皆为性分所本无。去本无以还其固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始而以道德占倍华,既而以中行绳过、不及,内御日强,外侮日退,则人我一矣,则自身之异端尽矣。舍己而芸人,夫我则不暇。《礼》

3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唐)李白《行路难》

34、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释义:幼小的儿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双亲的;等到长大之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一《孟子·尽心上》

35、 ⊙至诚如神。释义: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一《礼记·中庸》

36、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释义:国君是百姓的表率,表率端正了,还有什么能不端正呢?一《孔子家语·王言解》

37、 ⊙不奋发,则心目颓靡;不检束,则心目恣肆。释义:不奋发向上,就会精神颓丧,萎靡不振;不约束自己,就会性格放荡,任情纵欲。一(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38、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释义:一个人置生死于不顾,足以使上千人感到害怕。一《吴子·励士》

39、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扬雄《法言·君子》

40、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释义:做官的不廉洁公正,政纪政风就会被败坏。——(汉)班固《汉书》

41、 ⊙日:“渔网之设,鸿则离之。”◆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六》

42、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日,“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孟子·万章下》

43、 ⊙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就是“爱”和“美”。“科学帝国”的版图和威权无论扩大到什么程度,这位“爱先生”和那位“美先生”依然永远保持他们那种“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的身份。◆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44、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释义:顽铁可以折断,玉石可以粉碎,大海可以干涸。不管是得志失意、健在病死,总要把正直的操守贯穿在始终。一(宋)汪莘《水调歌头》

45、 ⊙委大臣以大体,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也。释义:让大臣负责国家大事,让小臣负责具体的小事,这是治理国家的一般原则。一(唐)魏征《论治道疏》

46、 ⊙盖圣人者,金中之金也;学圣人而不至者,金中犹有铁也。◆陈亮:《陈亮集·与陈同甫书之九》

47、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释义:如果君主善于抓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被处理得细密完备;如果君主喜好样样都抓,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荀子·王霸》

48、 ⊙天悬刑以悬小人,悬名以悬君子。一受其悬,虽死而犹萦系之不已;而不知固有间也,不待释而自不悬也。然悬于刑者,人知畏之;悬于名者,人不知解。避刑之情厚,而即人于名。◆王夫之:《庄子解》

49、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周:《庄子·山木》

50、 ⊙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释义:知道有德有才的人不提拔,就会流失人才;知道恶人不斥退,就会遗留祸患。——(唐)李世民《唐太宗集·金镜》

51、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时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荀况:《荀子·不苟》

52、 ⊙建常立首,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长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常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堕。◆管仲:《管子·白心》

53、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释义: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54、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

55、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一(宋)林逋《省心录》

5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入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鲁迅:《鲁迅全集·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57、 ⊙其柔筋脆骨,决不能任天下事。释义:没有坚强意志的人,决不能担当天下大事。——《消寒诗话》五十四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盱眙行》

58、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白居易:《白居易集·读张籍古乐府》

59、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孟子·万章上》

60、 ⊙重静者比于死,重作者比于鬼,重信者比于距,重诎者比于避。夫静与作,时以为主人,时以为客,贵得度。知静之循,居而自利;知作之从,每动有功。◆管仲:《管子·形势第四十二》

61、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释义:意气激昂,手抚长剑,为百姓谋利,不图个人功名。——(唐)李世民《还陕述怀》

6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荀子·劝学》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二】

63、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释义: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帮助而提高彼此品德。一(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64、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释义:有德之人在小节上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对待别人则不拘泥其小节。——(清)魏源《默觚·治篇》

65、 ⊙仲尼日:“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而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庄周:《庄子·外物》

66、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67、 ⊙知,就事而言也;觉,就心而言也。知,有形者也;觉,无形者也。知者,人事也;觉,兼天事言矣。知者,圣人可与凡民共之;觉,则先圣必俟后圣矣……夫可知者,圣人之知也;不可知者,圣人之觉也。◆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辩知觉》

68、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一(宋)朱淑真《元夜》

69、 ⊙凡吾人所以下优美之断定者,对于一种表象而感为愉快也。◆虽然,吾人愉快之感,不必专系乎愉美,有系于满意者,有系于利用者,有系于善良者。何以别之?日,满意之愉快全属于感觉,利用及善良之愉快又属于实际,此皆与美学断定相违之性质也。满意者亦主观现象之一,例如日山高林茂,此客观之状态也;日山高林茂,触目怡情,则主观之关系也。满意者,吾人之感官,受一种之刺激而感为满足,故亦不本于概念。利用及善良则否,利用者,可借以达于一种之善良者也。善良者,各人意志之所趋向也。利用为作用,而善良为鹄的,二者皆丽于客观,皆毗于实际,皆吾人意志之所管摄者也。所以生愉快者,由于有鹄的之概念,而或间接以达之,或直接以达之。◆蔡元培:《蔡元培哲学论著·康德美学述》

70、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老子·二十七章》

7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72、 ⊙昔者曾子谓小襄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73、 ⊙人固有尚,珠金印节,入固有为,背憎面悦,击短扶长,曲邀横结。吐片言兮干口莫穷,触一机而百关俱发。嗟小人之颛蒙兮,尚何念于逸越。◆杜牧:《樊川文集·望故园赋》

74、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唐)李商隐《晚晴》

75、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76、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释义:人的一生在天地之间,像是一匹快马从缝隙间穿过,是一刹那的事。——《庄子·知北游》

77、 ⊙敌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武:《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78、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9、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一(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80、 ⊙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汉)刘向《说苑·臣术》

8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2、 ⊙足食足兵而人才足用,则天下不难理矣。一(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三足记》

83、 ⊙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之以秋敛之气为秋,玄武洹阴,不能尽其所以寒也,必随之以敷荣之气而为春,孰为此者,天也,天且不可以尽,而况于人乎?◆《子华子·执巾》

84、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85、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宋)陆九渊《语录·下》

86、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释义:古剑可以折成一寸寸的碎片,却不能柔曲绕指。——(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87、 ⊙福至生西方;各难知厌足。身是有限身,程期太剧促。纵有百年治,徘徊知转烛,憨人连脑痴,买锦妻装束,无心造福田,有意侍奴仆,只得暂时劳,旷身入苦海。◆王梵志:《福至生西方》

88、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89、 ⊙年益壮,志益大。——(唐)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

90、 ⊙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元)任昱《清江引》

91、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释义:水性柔弱,所以有波纹聚结;树木质体充实,所以能开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92、 ⊙人赖衣、食、住而生,故衣、食、住为保命之要务是也。然使但以衣、食、住保命,而更无活动以尽义务,人生亦太无聊矣。譬如机器,需有房屋以藏之,修理以维持之,此亦机器之权利也。然使但藏诸房屋而不尽其用,则机器之为机器,又何足贵乎?人之能力,远非机器之比,果能为人类尽义务,则衣、食、住之权利,不难取得。且本当发挥其良能,以庄严此世界。余故日,权利由义务而生,无义务外之权利,而勤朴则义务自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励志古语大全

www.yipinjuzi.com

93、 ⊙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安,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

94、 ⊙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诈,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乎,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弃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

95、 ⊙《易》有渐卦,道有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观我所人,则道可见矣。渐有五门。一日斋戒,二日安处,三日存想,四日坐志,五日神解。何谓斋戒?日澡身虚心;何谓安处?日深居静室;何谓存想?日收心复性;何谓坐志?日遗形忘我;何谓神解?日万法通神。◆《天隐子·渐门》

96、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日:“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日‘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孟子·尽心下》

97、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释义:人怀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不会因为穷困或得意而有所差异。一(汉)王粲《登楼赋》

98、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99、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100、 ⊙相憎者,能生无辜之毁;相爱者,能饰无实之誉。释义:对憎恨的人,能制造出无端的诽谤;对喜欢的人,能加上不符合实际的褒奖之辞。——(唐)马总《意林》

101、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肖楚女:《人生珍言录》

102、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释义:有哪一个能同情陆游为热爱祖国而流淌的千行眼泪?他只要一谈起外人的侵略,内心就无法平静!——(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03、 ⊙夫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故行不敢苟合,言不为苟容,虽无功于世而名足称也;虽言不用于国家而举措之言可法也。◆陆贾:《新语·辩惑第五》

104、 ⊙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毛诗》

105、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习之不精,知之不明,人而不得其门,行而不由其道。◆杜佑:《通典·通典序》

106、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管仲:《管子·小称第三十二》

107、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就《贞观政要·政体》

108、 ⊙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释义: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除掉奸邪;除掉奸邪的关键,在于治理官员;治理官员的关键,在于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吕氏春秋·知度》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释义:凡是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必先致力于根本,而把根本的放在后面。所谓根本,不是说的耕耘种植,而是致力于人事。——《吕氏春秋·孝行》

109、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释义:采玉的人要劈开石块才能取出美玉来,选择贤人要扬长避短、弃短取长。——(汉)王充《论衡·累害》

110、 ⊙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清)归庄《在韭溪草堂阻风雨不能归主人出元入画杀虎图观之因与诸公同赋》

11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释义:意志不坚强的人达不到智慧的程度,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不会有成果。一《墨子·修身》

11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13、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孟子·离娄上》

114、 ⊙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汉)贾谊《新书》

115、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16、 ⊙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释义:官运亨通的人,才能未必和他的地位相当;声誉很高的人,实际情况未必和他的声望一致。一(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117、 ⊙科诨之妙,在于近谷,而所忌者,又在于太俗。不俗则类腐儒之谈,太俗即非文人之笔。◆李渔:《闪情偶寄·科诨第五》

118、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孟子·告子上》

119、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三】

120、 ⊙致理兴化,必在推诚。释义:要推广道理、提倡教化,必须要对老百姓推心置腹。——(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2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况:《荀子·劝学》

122、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取,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123、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

124、 ⊙政贵有恒,不求屡易。释义:治理国家,重要的就是政策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一(唐)吴就《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125、 ⊙苍蝇不抱没缝儿的鸡蛋。——(清)曹雪芹《红楼梦》

126、 ⊙仁者爱人,念于何起!顺事恕施,自胜以理。意气自任,争竞乃生;日用饮食,讼象或成。木火然物,木先自烬;愤加于人,实惟身灾。转愤为惩,因病得方;辨惑思难,德义日强。◆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惩愤》

12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自然规律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该以此为榜样,自强勤勉、奋斗不息。——《周易·乾》

128、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129、 ⊙忠义守节之士,出于天资,非关居位贵贱,受恩深浅也。王莽移汉祚,刘歆以宗室之隽,导之为逆,孔光以宰相辅成其事;而龚胜以故大夫守谊以死,郭钦、蒋诩以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以儒生皆去官伯之辈耳。安禄山、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塘、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而甄济、权臬、刘海宾、段秀实,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揖身立节,名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履乎?◆洪迈:《容斋随笔·忠义出天资》

130、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31、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驰;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则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洪应明:《菜根谭》

132、 ⊙学书之难,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便到古人。以斯官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不妄想,要在求之不见,考之即彰。◆《全唐文·笔意论》

133、 ⊙象仁以广居,象义以正路,无象之象也。鬼神也,知也,无藏有也。广其居以象仁,正其路以象义,有象之象也。鬼神之体物也,致知在格物也,有显无也。◆仁无有不亲也,惟亲亲之为大,非徒父子之亲亲已也,亦惟亲其所可亲,以至凡有血气之莫不亲,则尊又莫大干斯。尊斯足以正其路,以达天下之路,斯足以象义也。◆亲与贤,莫非物也。亲亲而尊贤,以致凡有血气之莫不亲莫不尊,莫非体物也,格物也,成其象以象其象也,有其无以显其藏也。仁义岂虚名哉?广居正路,岂虚拟哉?◆何心隐:《何心隐集·仁义》

13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释义:一匹驿马飞驰而来,后面扬起红色的尘土,杨贵妃见状欣然而笑,没有人知道是送鲜荔枝的来了。——(唐)杜牧《过华清官》

135、 ⊙答日:“夫随时相宜,而取富贵,凡情所晓,徐公岂不达之?◆若徐公者,仕仁人也。夫仁者济物也,此道大矣,非常人所知。◆故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徐公之不爱死亡,固守诚节,用此道也。岂以贵贱生死而易其操履哉!”◆潘好礼:《全唐文·徐有功论》

136、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释义:一块玉石的瘢痕不能掩盖美好光泽的部分,质地光泽的部分也不能掩盖瘢痕。一《礼记·聘义》

137、 ⊙横渠云:“心统性情。”盖好善而恶恶,情也;而其所以好善而恶恶,性之节也。且如见恶而怒,见善而喜,这便是情之所发。至于喜其所当喜,而喜不过;怒其所当怒,而怒不迁;以至哀乐爱恶欲皆能中节而无过,便是性。◆朱熹:《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一》

138、 ⊙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吕氏春秋·审己》

139、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释义:有志之士珍惜日子,总觉得日子短,愁肠满肚的人觉得夜晚很长很难熬。——(晋)傅玄《杂诗》

140、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41、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释义: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别人不讨厌他说;快乐的时候才笑,别人不讨厌他笑;该取利的时候才取,别人不讨厌他取。一《论语·宪问》

142、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老子·四十三章》

143、 ⊙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左宗棠:《左文襄公家书》

144、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一(宋)林逋《省心录》

145、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爱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4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147、 ⊙气质但就一人而言,亦有好处有不好处。苟辨之不明,涵养变化之功于何下手?◆变化气质之难,多由不能舍己;不能舍己,多由看得这个“己”本是好底。故欲变化者,必先有自知之明,乃能力于自克也。◆刘熙栽:《刘熙载论艺六种·克治》

148、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释义:栋梁不粗大,就不能承受房屋的重量。——《国语·鲁语上》

149、 ⊙然乐人之饮而不自饮,终日言笑而无可择之言,闺门懿行虽处之不能过。岂其得阴之正德而无其幽吝之气耶!此亦妇人之杰也。◆陈亮:《陈亮集·刘大人向氏墓志铭》

150、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一《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

151、 ⊙世俗之情,富者常畏其贫贪,故贤贫之不受者,己必富而吝者;贪者常畏富吝,故贤富之乐施者,己必贫而贪者也。◆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封难》

152、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一《荀子·大略》

153、 ⊙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释义:聪明之人的短处,不如愚笨之人的长处;贤能之人的不足之处,不如众人的擅长之处。——(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154、 ⊙天下事,坏于懒与私。——(宋)朱熹《朱子语录》

155、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能令鬼服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田轻而易举刚。否则,不觉坠人卑污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诸弟现处极好之时,家事有我一人担当,正当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6、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管仲:《管子一心术上第三十六》

157、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释义:为别人排除忧患,解决疑难,排解纠纷,而不要任何报酬;如果要报酬,那是做生意的人。一《战国·赵策三》

158、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孟子·尽心上》

159、 ⊙胸中无事,胸中有事,孰是孰非,骤难辨异。最上当如,壶公玉壶:日月则有,晦昧全无。◆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胸中赞》

160、 ⊙忧可无乎?无谁以宁!子如不忧,忧日以生。忧不可常,常则谁怿?子常其忧,乃小人戚。敢问忧方,吾将告子:有闻不行,有过不徙;宣言不言,不宜而烦;宜退而勇,不宜而恐。中之诚恳,过又不及。忧之大方,唯是焉急!内不自得,甚泰为忧。省而不疚,虽死优游。所忧在道,不在乎祸。吉之先见,乃可无过,告子如斯,守之勿堕!◆柳宗元:《柳宗元集》

161、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释义:治理国家的人,方圆不能脱离标准,当政不能脱离道义,这样就万事可成。一(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162、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一《墨子·辞过》

163、 ⊙峰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枯霜月。斫为绿绮,微声粲发,秋风人松,万古奇绝。◆李白:‘《李太白全集》

164、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劝学》

165、 ⊙夫成才之本在学。君子诚务于学,则其息愈深,其出愈溥,虽川之方至,不足喻也。不然,挟微末以自足,袭近似以为能,往者不虑其宗,来者不思其继,非独无以充之日盛,且纵而消耗淤塞之,可不为大惧乎?◆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答问海子池》

166、 ⊙或日:“善恶皆性也,则法教何施?”日:“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唯上智下愚不移,其次善恶交争,于是教扶其善法抑其恶。得施之九品,从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大数,力分之一也。一分之中,又有微移者矣。然则法教之于化民也,几尽之矣,及法教之失也。其为乱亦如之。◆荀悦:《申鉴·杂言下第五》

167、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68、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169、 ⊙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释义:明智的君主不对没有功劳的人委以重任,不对没有战功的人给予奖赏。一(三国·魏)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170、 ⊙则玩神,是以圣人知其必然,故立之以宗,列之以次,先成诸己,然后备诸物;先济乎近,然后形乎远……”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

171、 ⊙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无钱对菊,彭泽令亦当败兴;倘孔氏绝粮而死,还称大圣人否?无怪乎世俗之营营之矣。◆究竟人寿几何,一生吃着,亦自有限;到散场时,毫厘将不去,只落得子孙争嚷多,眼泪少。死而无知,真是枉却;如其有知,懊悔又不知如何也?◆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序·贪秽部》

172、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73、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

174、 ⊙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一(明)施耐庵《水浒传》

175、 ⊙人量随时长,亦有人识高而量不长者,是识实未至也。大凡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今人有斗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钟鼎之量,有江河之量。江河之量亦大矣,然有涯,有涯亦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故圣人者,天地之量也。圣人之量,道也。常人之有量者,天资也。天资有量者,须有限。大抵六尺之躯,力量只如此,虽欲不满,不可得。且如人有得一荐而满者,有得一官而满者,有入两府而满者,满虽有先后,然卒不免。譬如器盛物,初满时尚可以蔽护,更满则必出。此天资之量,非知道者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卷十八》

176、 ⊙人之性有本恶者,荀子之论,特一偏耳,未可尽非也。小人于事之可以为善者,亦必不肯为;于可以从厚者,亦必出于薄。◆故凡与人处,无非害人之事。如虎豹毒蛇,必噬必螫,实其性然耳。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圣人之言,万世无弊者也。◆《易》

177、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孟子·尽心上》

178、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释义:凡是施行政事,一定要先考察民众的心理状况,然后才能去做。——《吕氏春秋·顺民》

179、 ⊙道不同,不相为谋。释义:信仰观点不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不能互相商量共事。一《论语·卫灵公》

180、 ⊙说着,引入步人茚堂(稻香村),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善,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曹雪芹:《红楼梦》

181、 ⊙学者固当勉强,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业循理。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须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排着,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向亲见一人,曾为虎所伤,因言及虎,神色便变。旁有数人,见佗说虎,虽不知虎之猛可畏,然不如佗说了有畏惧之色,盖真知虎者也。学者深知亦如此。◆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82、 ⊙乌集之交,初虽相欢,后必相咄。释义:人与人之间以利聚集交往,不以诚相待,开始虽然兴高采烈,但要不了多久必然互相吵闹。一《管子·形势》

183、 ⊙人必有终身之忧,而后能有不改之乐。君子所忧乐如之何?◆日:所忧生于所苦。不苦行险,不知居易之乐也;不苦嗜欲,不知淡泊之乐也;不苦驰骛,不知收敛之乐也;不苦争竞,不知恬退之乐也;不苦憧扰,不知宁静之乐也;苦生忧,忧生嗜,嗜生乐。岂惟君子之分性然哉?即世俗亦有终身之忧乐焉,忧利欲之不遂其身也,忧利禄之不及其子孙也,忧谀闻之不哗于一世也。◆庸讵知吾所谓苦,非彼所谓甘,吾所谓忧,非彼所谓乐乎?《诗》

184、 ⊙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遗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周:《庄子·达生》

185、 ⊙仁无术而不行。尧、舜之政,周、孔之教,神农之药,皆术也,皆所以行其仁也。使尧、舜、周、孔、神农虽仁其民如婴儿,而无术以及之,其奚能为?虽然,后之人为政教医药,其历民加倍焉。岂古人之术不仁与?日:仁者见之谓之仁也。见何在?志是已。孔子称志于道,孟子称尚志,又日:“夫志,气之帅也。”志之所在,不特慧力与俱,而精诚之至,天亦相之。今之为政教医药者,推其志果可以见周公、孔子、神农乎?然则其术之不工也,乃其志之不仁也。◆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送医者韩生序》

186、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释义: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是可以的,但要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是很少成功的。一《左传·僖公二十年》

187、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引公引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韩非:《韩非子·饰邪》

188、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释义:被人了解固然不容易,了解别人实在更困难。——(宋)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189、 ⊙夫邪曲之相衔,枉桡之相错,正直故不得容其间。诌佞之相扶,谗口之相誉,无高而不可上,无深而不可往者何,以党辈众多而辞语谐合,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视之不察,以白为黑。夫曲直之异形,白黑之殊色,乃天下之易见也。然而目缪心惑者,众邪误之矣。◆陆贾:《新语·辨惑第五》

190、 ⊙男儿七尺之躯,顶天立地,如何开口道个“求”字。一《格言联璧·学问类》

191、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

192、 ⊙雪魄冰姿俗不侵。释义:雪魄冰姿不受恶俗之气的侵扰。一(唐)罗隐《玉簪花》

193、 ⊙人的生活像是蠕动于奋斗力极弱,抵抗力极微的生活线上,并由此而生出一种静态的心理,庶使人难以容忍侮辱而与宇宙相调和。它也能够发展一种抵抗的机谋,它的性质或许比较侵略更为可怕。◆林语堂:《吾国吾民》

194、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释义: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怎么能只顾自己享受?——(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195、 ⊙闻见不足以尽物,然又需要他。耳目不得则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若不闻见又何验?◆张载:《张栽集·张子语录》

196、 ⊙倘我们赏识美的事物,而以伦理学的眼光来论动机,必求其“无所为”,则第一先得与生物离绝。柳阴下听黄鹂鸣;我们感得天地间春气横溢,见流萤明天于丛草里,使人顿怀秋心。然而鹂歌萤照是“为”什么呢?毫不客气,那都是所谓“不道德”的,都在大“出风头”,希图觅得配偶。至于一切花,则简直是植物的生殖机关了。虽然有许多披着美丽的外衣,而且的则专在受精,比人们的讲神圣恋爱尤其露骨。◆鲁迅:《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

197、 ⊙事不在小,苟其反复数四,养成习惯,则其影响至大,其于善否之间,乌可以不慎乎?第使平日注意于善否之界,而养成其去彼就此之习惯,则将不待勉强,而自进于道德。道德之本,固不在高远而在卑近也。自洒扫应对进退,以及其他一事一物一动一静之间,无非道德之所在。彼夫道德之标目,日正义,日勇往,日勤勉,日忍耐,要皆不外乎习惯耳。◆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9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释义: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够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一《论语·为政》

199、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200、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