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经典语录摘抄

浏览 10

⊙、 性有其特定的位置,但是当心念赋予它地位时,性就成了问题。性行为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头脑中充满了性的念想时,围绕性这件事发挥想象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 在维系婚姻关系的众多因素当中,性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和谐的性关系能够给婚姻生活带来快乐,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大多数人都知道,性是人类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需求,但从另一方面看,性似乎又导致了个人生活的混乱。

⊙、 性和工作、思考、观察、倾听、交往、学习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说性成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指性行为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有关性行为的念想出现了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性行为好比穿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穿衣服这件事上,那么不管是穿哪一件衣服还是不穿衣服,最后都成了问题。电影、杂志、女装、小说,这些都在强化我们对性的幻想,它们勾起了我们对性的意念,当我们脑子里想到的都是与性有关的想法,问题就来了。

⊙、 性的问题意味着什么呢?生活中本来已经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考虑了,我们却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性上。这是为什么?对此,克里希那穆提的解释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我们需要逃避自我,而性似乎是一种能有效逃避自我,甚至全然忘我的方法。除此以外,我们也许很难再找到其他方法可以达到忘记自己的目的了。

⊙、 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强调我、强调自己。我们的事业、家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际关系、政治作为、经济活动,我们想要得到的地位和声望,我们的预定目标,这一切都强调和强化了问题,不是吗?而只有性那一种行为没有强调我,所以就成了问题。我们接触的其他事物对我们来说都变成了梦魇,是遭受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便依赖于这个可以使自己全然忘我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依赖它时,它也会变成梦魇,因为我们想从中逃脱,不想被它奴役。

⊙、 一方面,我们在创造、培育、扩张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忘记自我、抛弃自我、逃避自我,哪怕是一瞬间我们也想要逃离自我。我们的心智怎么能够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呢?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矛盾:既要强调我,又要忘记我。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矛盾。

⊙、 当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能够实现忘我境界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不再依赖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过程,问题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当对性的过度思考停止时,心智就自然会有创造了,而正是这种创造使我们感到快乐。处在创造的状态中是一种快乐,因为那也是一种忘我。

⊙、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去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获得实现。

⊙、 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思考过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生小孩?也许有人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也许有人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夫妻的情感需求,也许有人生孩子仅仅是希望老有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孩子不是成父母的欲望和恐惧的投影了吗?这就表示我们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种种恐惧才想到要生孩子,而且我们希望能从孩子身上找到实现自己欲望的新途径。

⊙、 要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应该怎么建立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当是这样的:父母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也爱父母,家庭生活和睦。在这样的和谐家庭里,父母的性格即使不开朗,孩子也肯定是活泼可爱的。父母从不把成年人性格的阴暗面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抚育孩子如同对待花园里的小花一样,绝不神经质地摧残,给其上足够的肥料,但不让其偏食,为其浇灌充沛的水,却不将其淹没;还会让阳光和雨露自然地沐浴小花,若有霜冻,他们定会保护。此外,父母还会请正直善良的人来观赏,请他们享受美,也培育美。这里的时空是匀称的,气氛是和谐的,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独立,也不期盼毁灭性地开花结果,他们不会训斥和打骂孩子。总之,做父母的我们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仔细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特性,适时地引导他们。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因为孩子天性向上,所以父母只需正确扶持和修剪即可。”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懂得爱的真谛,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父母缺乏爱。我们会看到,凡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正常的,主要是父母的私心释放和扩散的结果,即他们想让儿女自始至终成为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想让他们属于社会。的确,人是自私的,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为公”。也就是说,要把孩子视为社会人,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看做父母生育和培养的产物。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的发育之根很弱小、褊狭,那么他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有了为公的观念,即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他们吸取的新鲜信息和能量就会更加充足。诚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言论:“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 既然找到了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在尊重孩子个体性的基础上,努力唤醒并维持孩子机警的批判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并鼓励孩子对任何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加以质疑,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治的形式、宗教信仰等探究其真伪,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

⊙、 生活的混乱源自我们的欲望和恐惧。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

⊙、 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难找到一种和平的、鲜活的、明朗的、充满能量的、不依赖他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找到一种不但没有恐惧、冲突、悲伤、混乱,而且还充满爱和体贴的生活方式,尽管人类曾经历过两次大战,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危机、金融风暴、政治动荡、种族冲突等种种不幸。这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有的人读过许多宗教人士和神学家的书,而那些书看上去都充满了深邃奥妙的思维观念,让我们都以为自己应该是成熟缜密的人,能够应对任何危机动荡。我们大多数人还读过许多哲学家和著名学者的书,书中告诉我们社会应该如何组织,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又该怎样在波澜四起的社会中安然无恙地生存下去。我们听从某人的话,遵从某个权威,希望他们可以给我们一把钥匙以开启美好生活之门,开启生活之外的某种伟大事物。然而,到头来我们却发现,生活依然那样不平静、不和平。为什么会这样?

⊙、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感觉生活如此不幸福,是因为人们的物欲太过强烈,他们“10岁时被点心、20岁时被恋人、30岁时被快乐、40岁时被野心、50岁时被贪婪俘虏”。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些而获得智慧呢?生活的混乱源自我们的欲望和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个、改变那个,拒绝这个、接受那个,模仿、遵循某一权威或观念,背着沉甸甸的书本,而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们是否可能过上一种毫无冲突的完整生活,是否能让心灵没有困扰,而只有真正的平静。我们还不明白:平静的生活不是在观念上或思想上没有希望的某种东西,而是发自潜意识的宁静与和谐。

⊙、 欲望导致了不宁静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物质、金钱、地位、声望、快感等各种各样的享受,不断产生野心、追求、快乐、焦虑、恐惧、怨恨等。当我们的妻子离开我们,我们丢了钱、失业了,买不到房子或车子,受到他人的轻视或侮辱,我们很难做到淡定从容地接受发生的一切。因为有欲望的那个我督促着我们要不断地获得,要求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的心就是在这样的不断追寻当中纠结、抗争、挣扎的,因而不停地感到恐惧、紧张、焦灼。只要欲望之火还在熊熊燃烧,我们的心智就会被炽热的烈火由外至内地炙烤。

⊙、 世界上没有什么方法、理论、权威、导师或知识,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我们平静。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正如古人所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平静的心没有任何欲望和目的,它不会强制我们一定要去做什么或者怎样做,因此,它能够让我们非常专注,让我们可以在必要时思考和行动,并在行动中保持清醒,不呆板、不机械行动。所以,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思考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平静,而在于怎样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就必须深刻地了解思想、恐惧、爱、恨、孤独,必须完全涉入当下的生活。只有在心完全清醒而无任何扭曲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过上一种平静的生活。

⊙、 一颗不被扭曲的心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庙烧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经或其他经书高声吟诵的心,不是不断地重复着礼拜仪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静心。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类的心灵是被扭曲的,是被我们栖居的文化、教育、宗教、政治、经济结构束缚的,是被我们所吃的食物、所居住的环境等塑造的一个毫无生机和活力的模子。这样的心灵被设定成特定的形式,被限定在一定的制约和束缚当中,而这样的制约和束缚就是一种扭曲。心灵原本是可以非常单纯、明白、彻底、纯真的,不过,只有在没有被扭曲的情况下才能那样。

⊙、 导致我们心灵被扭曲的力量,可以是来自传统、文化、宗教、教育、意识形态等持续不断的压力,可以是我们的野心和欲望,可以是我们的痛苦、焦虑、恐惧,也可以是我们的快感、刺激。一旦脑子有了压力,除非那个头脑有能力复活,可以在受到压制之后恢复原貌,否则心灵就会被扭曲。而世界上有倾听的艺术、看的艺术、学习的艺术等,也许通过这种倾听、观察、学习的艺术,我们就可以永远感觉不到头脑的压力,这样,脑子就可以保持平静、朴素、年轻、清新、纯真。一旦有野心、暴力、抗拒、愤怒、权威、传统,头脑就会又遭受压抑和控制,而这一切都会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活在这种压力之下的心,一定不可避免地被扭曲了、损坏了。

⊙、 外在的种种权威和伤害扭曲了心灵,而且年纪越大,这些扭曲会变得越厉害。一个年轻人还没有对家庭、工作、所有活动和苦难许下承诺,这时候,胸怀大志的他就可以播下会开一辈子花的种子,而不是每天迷失在所有无意义且荒谬的追求中。一个人不只应该觉察外在的事物,也应该觉察内心深处的欲望、追求、动机、恐惧、焦虑。只有在冲突被完全终止时,不被扭曲的心灵才会出现。

⊙、 一颗不被扭曲的心灵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庙烧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经或其他经书高声吟诵的心,不是不断地重复着礼拜仪式的心。因为不管这样做有多美,这样的心依然充满了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而它受到这个形象的强制。努力、练习、控制的静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论是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经历,还是令人满足或有利可图的努力,都会扭曲、妨碍我们的心。这时的心好比一部机器,从来都无法顺利运转,而只是一直在碾压,所以很快就磨损了。

⊙、 扭曲的背后存在着目的,寻找答案的目的,达到欲望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所有的目的都建立在过去的经验、知识上的。要真正明白生活是什么,要探索任何领域,我们就必须有自由,要自由观察,在这样的观察里,就没有扭曲了。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只要怀着目的去观看,所有的观看都会被扭曲,那么,我们就该试着没有目的地观察世界。我们必须完全清空心智所知道的一切,抛开过去那些陈旧的经验和知识,使心灵爆发出一种没有方向、不受控制的能量。

⊙、 冥想的头脑是沉静的,当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的感知就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

⊙、 心能不能彻底安静下来?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喋喋不休,永远都在转动不已。我们的思想也时刻都在回顾、记忆、累积知识,它总是不断在改变,使自己积累越来越多的概念和名词。我们的感知基于思想的记忆和经验,如果我们说“我不知道”,那就意味着尽管我们已经搜罗了头脑中储存的所有知识,但我们还是没有感知到。

⊙、 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我们个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念、思想、观念、感觉、经验等是感知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根源,所有存在的东西都等待我们的头脑去感知,否则存在就没有意义。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爱人和孩子给了我们家庭的温情和关爱,大自然的空气、水提供给我们能量,然而心烦意乱、贪得无厌的我们能否真实地感知这些存在?我们能够用一个不安静的头脑来随时随地感知周围的事物而不扭曲它们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 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个事物,那么我们的头脑应该是沉静的,我们的思想应该安静地站到一边,而只剩下敏感的觉知。思想必须把它以前积累酌知识全部清除,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上的自由,而且是为了理解那些不属于时间、思想或任何具体活动的事物。通过努力、分析、比较、选择、谴责等任何形式的思想斗争,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事实。当我们看着妻子或丈夫时,我们的思想会立即跳出来,提醒我们昨天刚刚吵过架,他对我大发脾气、言辞刻薄,因此,今天的他也是如此。我们会带着昨天旧有的思想和经验累积形成的意象来和当下的这个人交往,所以彼此才会冲突不断,双方也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交往。基于思想和意象的交往无法让我们自由地、纯粹地和他人交往,无法让我们感知爱和美。所以,让思想安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整体的感知。为了有效地觉知内在与外在的事物,我们必须有一颗安静、敏感与机警的心,因为一颗安静的心具有无比的能量,它是所有能量的总集。当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的感知就会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它不是夜深人静时的静寂无声,而是当思想及其所有相关的意象、言语和理解力完全停止时的寂静。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冥想状态下的感知是一种纯真而又敏锐的觉知,是思想无法企及的,因为思想从来都不纯真。冥想意味着终止思想,感知亦是如此。要对生命进行全盘感知和了悟,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在这颗心中所有支离破碎的思想都停止了。

⊙、 感知需要摒弃所有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无法让头脑宁静,在宁静状态下开始的行动完全不同于语言所引发的行动,敏感的觉知让头脑摆脱了一切语言、意象和记忆。如果我们把美丽和丑陋各自贴上“快乐的”和“痛苦的”两种标签,那并不意味着它们本身就是快乐的或痛苦的,语言将生活区分成了快乐和哀伤,这是一种分裂的活动,而全心全意地感知不是。

⊙、 在冥想状态中的感知就是觉察每种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从这份觉察中我们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这样,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只有思想者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才能产生真正的冥想。

⊙、 冥想是在专注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运动。我们无法获得专注,是因为它不为个人所有。如果我们觉察到思想的活动,专注会自然出现。

⊙、 人们通常认为,冥想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瑜伽、气功、禅修、太极、静坐冥想等,但这些都只是冥想的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是动作、姿势、呼吸、同情心、爱和善良。总之,冥想就是一种专注,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 如果能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读同一本书,那么我们就是在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教我们如何做到这样的全神贯注,即使有,我们那样做也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是真的全神贯注。

⊙、 冥想需要的专注和我们常说的专注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专注其实是思想的一种发明,专注之中永远有自己在进行觉察。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专注于书本。于是我们学会了专注,并开始试图排除其他的念头,阻止自己往窗外看。这样的专注之中一定有抗拒的成分,而且将巨大的生命力缩小成一个小小的点。但冥想中的关注是一种全观,一种没有选择的觉知,里面会聚了我们的所有能量。诚如克里希那穆提对关注的归纳:“专注意味着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听:专注意味着去爱、去观察,不仅用眼睛,而且还要用心;专注还意味着学习。观察、倾听、学习,这三者都是专注的内涵。”

⊙、 我们一旦进入全观的觉知状态,自我感就不见了。由此可知,冥想汇集的能量不是由冲突的思想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冲突彻底停止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真正处于冥想运动的心是精进不懈的,它充满关怀、警觉性而又富有观察力,而且在那份观察力之中还蕴涵着热情与慈悲。如果只知道专注于选择、执著和排斥,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有这份觉察的。

⊙、 我们要认识到:专注的觉察并非个人所有,它需要人们拥有整体性的思维。当观察者把自己作为中心,并从那个中心开始去关注周围事物并施加决定性影响时,个人因素便潜入到观察里,即观察中有思想存在。而思想则植根于逝去的昨日,它总是让头脑混沌不清,因此,观察者观察到的都是破碎的、有限的。而冥想中的专注则无边无际,它属于澄明清醒的状态,一切思想都被排除在外,是沉浸在真理狂喜中的一种运动。

⊙、 尽管冥想看起来很玄妙,但它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等,如果我们能觉察所有的一切而不加选择,那么我们就在冥想了。

⊙、 如果你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你其实掉进了自我欺骗的陷阱。

⊙、 冥想这个词在东方和西方都被彻底扭曲了。默观冥想有各种不同的派别、方法和系统,有些系统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脚趾上,全神贯注看着它,有些系统则主张某种坐姿、调息或观心,还有些派别则教给我们一些咒语,要我们不停地持咒,同时还保证这能够使我们得到某种超觉的经验。这些都是纯然机械化的方法,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不外乎是自我催眠罢了。冥想绝不是这些简单行为的重复或叠加。冥想是进入一种完全的自我、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关于冥想,没有任何定义或概念,它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的体验。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冥想是对人生的一种彻底的领悟,我们从中自然能会聚巨大的能量并产生正确的行动。

⊙、 冥想不是逃离这个世界,不是离群索居的自我封闭,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而是试图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欢离合外,这个世界还能给予我们什么的思维活动。

⊙、 冥想不是重复诵读经文,也不是体验某种幻觉或培养静默的能力。诵读经文的确能够让我们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但这只是自我麻痹的手段,就跟吃安眠药来催眠一样。

⊙、 冥想没有任何方法,也没有目的;没有源起,也没有终点。它不是追寻一条特殊的小径来达到某种想象中的狂喜。我们不能够强制自己去冥想,不能说“我正在冥想”或“我刚刚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冥想”,或说“这次冥想使我觉悟了”,因为冥想是不可控制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刻意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冥想。如果我们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我们其实是在自欺欺人。

⊙、 冥想不是专注于某个宏大的概念或意象,这样做只能让人在内心获得短暂平静,就像小孩子一样,他只是暂时对某个玩具感兴趣,所以才安静一会儿,一旦玩具失去了诱惑力,他又会变得淘气调皮。

⊙、 冥想并非获得成就,也不是捕捉某种幻想,更不是获得感官刺激。如果为了进入冥想,我们故意持有某种态度或采取某种姿势,那么我们就将冥想看成了一件玩物,看成可在内心消遣的某件事,而这并不是冥想。如果我们下决心让自己摆脱困惑和生活的苦恼,那么这是我们内心的体验,而不是冥想。在冥想中,意识和潜意识都不起任何作用,冥想者甚至没有探知冥想广度和美妙的意识。

⊙、 冥想不是简单地遵守、模仿、服从,不是把自己包裹于某种思维模式中,也不是追求快乐和刺激,迷醉在享乐里。相反,冥想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并关注身体内部和外在世界的变化。冥想不是只体验日常思想和感觉之外的事物,亦不是追求幻觉和欢愉。冥想时心中没有任何概念或方程式,因此是彻底自由的。

⊙、 冥想不是对过去事物的再现,也不是思想的方式。冥想来自充实的内心,而并非源于才智和能力。我们每次冥想都会有全新的感受。这种新不是指它与前一次冥想不同,而是指它完全没有受到前一次冥想的影响。同时,冥想还呈现多样性,但它又能在变化中保持不变。

⊙、 真正的冥想需要一颗完全寂静的心。冥想的头脑只认识现状,不需要语言描述,不发表评论和观点,只是观察、聆听。每种形式的抵制都会加强冲突,而冲突又会造成不敏感,所以抵制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头脑的不敏感。如果不再谴责噪音,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再干扰我们的头脑。

⊙、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最令人难忘的一大特色是呜呜祖拉,那种赶狒狒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混沌、嘈杂、不着调、难以名状,它出现在世界杯的每一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除了南非本国的人,世界各国的绝大多数观众和世界杯的参赛队员对呜呜祖拉发出的声音都异常不习惯甚至反感和讨厌。所以,参赛队员和球迷们不得不在比赛时戴上耳塞以抵制那蜜蜂般的嗡嗡声的干扰。

⊙、 在古老的非洲,呜呜祖拉在祖鲁语中就是制造噪音的意思,用于召集部族成员集会。南非人民对呜呜祖拉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在比赛场上有了那种嗡嗡的声音,就像充满了激情、舞蹈和祝贺一样,完全是一种享受。

⊙、 为什么人们对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或美妙或怪异的声音,而且人们也不断制造着越来越多的新的声音。音乐固然可以让我们一饱耳福,但是,更多的噪音也正在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和大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变得如此迟钝和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 城市中有着许多噪音,包括交通工具的喇叭声、修建建筑物的持续敲打声、邻居们播放的音乐声、街道上人流的涌动声,它们常常让人感到烦躁、易怒,所有不协调的噪音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可怕的,它们折磨着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令我们疲惫不堪、神经衰弱、躁动不安。

⊙、 噪音困扰着我们,因此我们很自然地会抵制噪音,就像我们抵制所有的痛苦和不快乐一样。然而,你是否想过:有些人需要抵制噪音,是因为他们敏感吗?有些人不需要刻意地去抵制噪音,是因为他们不敏感吗?你是否更深入地想过:你是真的听到噪音,或者你只是意识到它在你心中所产生的烦恼以及你的抵制?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你就会发现:我们一方面抵制狗吠声、汽笛声等让我们不愉快的、烦恼的噪音,另一方面又在培养让我们愉快的和优美的声音。判断一种事物让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是建立在“我”的基础上,这种判断标准正确吗?无数事实证明:这种只接受愉快的、抵制不愉快的二元过程使头脑在它的感觉和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产生持续不断的冲突。

⊙、 当你认清了以上事实时,你就会发现:抵制噪音,就是在培养不敏感。因为每一种形式的抵制都会加强冲突,而冲突又会造成不敏感,当头脑不敏感时,爱和美就从丑陋当中逃走了。克里希那穆提指出,如果我们不去谴责和抵制噪音,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再干扰我们的头脑。正如我们不去谴责痛苦、恐惧、嫉妒、愤怒一样,只要全心全意去观察它们、正视它们,在它们每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刻意抵制,那么我们的心智就会变得自由而敏感起来。

⊙、 祈祷不是禅定,作为排斥的专心也不是禅定。禅定是自我了解,没有自我了解,就没有禅定。自知是禅定的开始。

⊙、 有人说,祈祷是心灵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对上帝的尊敬、信赖、感激和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向上帝要求、祈求、寻求引导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寻求回报、寻求满意。当身处国家的或者个人的苦难当中时,我们会为了得到引导而进行祈祷;当感到困惑时,我们会祈求清明,寻求帮助。人类本身制造了混乱、痛苦、专制、暴力、冲突、无情、寂寞、孤独,而我们又想通过祈祷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祈求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幸福,这终究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 在祈祷时,我们处在一种还算安静的状态下,我们的无意识带来了暂时的清明,但这种清明并非真正的安静。一个人通过祈求、请求、期盼等祈祷形式,可以找到他所寻找的东西,但这个东西不会是真相,而是他头脑里无意识层面的反应。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人来说,祈祷其实只是一个专心排他的过程。我们通过努力、强迫、指引、模仿而得到头脑的暂时清净。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祈祷的过程中,我们将头脑锁定在一幅画、一个形象或者一个念头上,而将其他思想、意念、情绪全部排斥出去。比如,我们知道嫉妒的心理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想通过祈祷来消除它,于是我们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排斥、赶跑嫉妒上,其实我们是在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激发我们嫉妒情绪的事物上,而这些事物绝对不能给我们的头脑带来安静。只有在头脑绝对安静和停止欲望的时候,真实才会出现。

⊙、 既然祈祷不能为我们带来安静和真相,那么禅定能吗?它和祈祷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禅定是了解——心的禅定是了解”。如果首先就去排斥某样东西,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了解它?心的了解是和平的、自由的解脱,我们了解什么,我们就能从那里得到解脱。只是专心或者祈祷是不会带来了解的。如果我们非常仔细地、深入地考察祈祷和专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两样东西都不会导向了解,而只会导向固执、固定、幻觉,相反,如果在静坐、冥想里有了解,那么它们就会带来自由、明白和整合,这就是禅定的真义。

⊙、 禅定是自我了解的开始,如果我们没有觉知到自己的所有反应,没有完全意识到、完全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那么,禅定也只是将自己锁在房内。因为没有自我了解,就没有正确的思考,而没有正确的思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管我们的意图如何高尚,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如果思想者只是请求、祈祷、排斥,而不了解自己,那么他一定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和幻觉当中。而当一个人存在自我了解的时候,他就会有正确的思考,因此也就会有正确的行动。

⊙、 总之,通过祈祷、通过控制、通过重复和所有其他的东西,我们可以进入一种特定的安静状态中,但是,这只是沉闷的表现,因为它将头脑和心灵减弱到一种疲倦的状态。一个完全觉知的人能做到禅定,而不会去祈祷,因为他不想要任何东西。

⊙、 娱乐是一种自我逃避的形式。在没有曲解、没有偏见、不抵触自己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理解我们是什么的本质,才是朴素的开始。

⊙、 《庄子·天道》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就是最自然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是经过包装的、虚假的,即使表面再吸引入,也不过是一种庸俗的假象,终究会被人们遗忘,而只有最自然的美,才会永不退色,其他形式的美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说“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为什么朴素有那么大的魅力?大多数人都赞同这个观点:朴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本质,它与矫情、虚假、浮夸和浓妆粉饰无关,它是一种自然美,像空谷里的幽兰那样清香淡雅,像淤泥里的莲花那样亭亭玉立,像墙角里的梅花那样芳香袭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不包装雕琢、不矫情做作、不搔首弄姿、不追求奢华、不浓妆艳抹、不张扬卖弄,能够做到自然、淳朴、平淡,那么他就具有了朴素的真性情。

⊙、 然而,在当今灯红酒绿的社会,我们大部分人都丢失了朴素的本性,陷入贪图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之中。娱乐本是我们放松自己的一种途径,是帮助我们从工作、生活的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的一种逃避方式。可是,有些人终日纵情歌舞,把娱乐当成生活必不可少的消遣,在无休止的娱乐中消耗着能量,还有些人则从早晨到深夜,没完没了地看着娱乐电视节目,这些肤浅的娱乐不能为我们带来深邃思考的能力,而容易导致我们因为沉迷肤浅的感官刺激内心空虚,看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甚至开始陷入自我否定的痛苦中。

⊙、 在年轻人长期纵情于欢愉、幻想、浪漫的情色以后,律己、朴素这些词就会被抛到脑后,从而被忘得一千二净。有的综艺节目主持人邀请一些演员、歌手作为嘉宾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有的体育节目中四五万人围坐在竞技场观看几个人竞技,呐喊到嗓音沙哑;有些人还会去看一些在大礼堂举办的典礼;甚至,宗教仪式也成为一种娱乐形式。我们的头脑逐渐被这些所谓的盛宴、运动所占据,从而使我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 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娱乐形式,早就学会了借助娱乐、宗教或其他什么来逃避自己。很多心理学家说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任何形式的隐瞒或压抑都是有害的,它们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过敏。于是,我们更自然而然地陷入体育、娱乐、歌舞、交际的世界中,以逃避我们内心的空虚、寂寞、孤独和恐惧。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从未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逃避自己,有意或无意,冲突、快乐、痛苦、恐惧等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声情并茂的娱乐形式和内容,都只能暂时麻醉我们的神经,而不能让我们从孤独、寂寞和不安全中真正解脱。

⊙、 世界沉沦在追求欢愉之中。我们无法逃避那深不可测的骚乱,除非我们认真思考,认真观察,远离娱乐,回归朴素。克里希那穆提说:“在没有曲解、没有偏见、不抵触自己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理解我们是什么的本质,才是朴素的开始。从现在开始,观察、感悟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感觉,不要压抑、不要控制,只是非常纯真地观察,就像注视飞翔的小鸟一样,不加入自己的偏见与曲解,这样就会带来极端朴素的感觉。”在这样的注视中,我们会获得极大的自由,朴素的美感随之产生。

⊙、 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去观察。要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就能在每个当下真实地觉知了。

⊙、 思想是过去的产物,那些陈旧的念头总是干预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例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借鉴过去的经验,于是这些经验就开始对我们此刻的行为加以评判、谴责或辩解。传统修行都企图以这种方法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具有自我感的观察者以及偏离真相的观察,产生了虚假和真相的矛盾和冲突。

⊙、 要摆脱矛盾,我们必须无选择地觉知现在。重要的是一刻接一刻地觉知,而且不积累任何觉知带来的经验,因为在积累的那一刻,我们只是在依据那个积累、那个模式、那个经验在觉知。这样,我们的觉知就会为我们的积累所制约,于是就不再有观察而只有解释。有解释的地方就有选择,有选择就会产生冲突,而在冲突中就不可能有了解。

⊙、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很警觉,能觉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发生的事,能察觉思想的活动,能觉知到自己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反应、如何摆姿势等,那么所有深埋的东西就会很容易地暴露出来。这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抗拒什么,也不再刻意挖掘什么,我们只是一直在观察与聆听。处在觉知的状态里,所有东西都会暴露出来。

⊙、 在每个当下觉知,它不是源自于时间,所以没有未来与过去的概念之分,只关注此时此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体验。因此,这个绝对的静止不动是超越所有思想的,而这个当下是无止境的,因为它不受时间的影响。不要刻意地为未来设想什么,只要观察这一刻所发生的事情即可,透过无为的觉知,我们自然会进入正向的精神状态。透过对不觉知的了解,觉知自然会出现。

⊙、 不满足是必须持续燃烧的火焰。我们不能用某种兴趣或活动来使它窒息。追求兴趣或活动只是摆脱痛苦的反应,而不能真正消除不满足。

⊙、 古人有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被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 所谓欲壑难填,人类欲望的空间永远无法填满。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因而为欲望而苦,会感觉不快乐。世界上的物质太丰富了,金钱、权力、女色、地位、名望等,无论怎么追求,我们都不可能拥有全部。作为小小的个体,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拥有那么多的物质财富,它们既不能带来永恒的快乐,也不能带来智慧。

⊙、 弘一法师曾经说:“事能知足心常暖,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乃是快乐人生的一条智慧法宝。快乐和幸福是建立在满足的感觉上的,如果贪得无厌,从不知足,那么我们自然会时刻感到痛苦不堪、烦躁不安、忧心忡忡、紧张焦虑。若总喜欢把那些不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摆在眼前,心里面想着非要达到目的才行,不满足的火焰就会越烧越旺了。不满足的欲望就像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欲望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便会产生痛苦,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我们很快就又有了新的追求。总是不满足,就总会有痛苦。

⊙、 一个小朋友丢失了一个玩具,他十分难过。正在他寻找玩具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见他可怜,就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个玩具给他。这时候,这个小朋友显得更伤心了。他的朋友非常不解地问他:“你现在不是又有一个玩具了吗,为何还这样伤心?”他说:“因为我本可以有两个玩具,而现在却只有一个。”

⊙、 只肯获得,不愿失去,这似乎是人类的一大通病。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种接连不断的获得之中,总想得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然而,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比上不足,能激发斗志,但也容易带来精神压力:比下有余,能让人知足常乐,但很多人也担心因此而不思进取。所以我们总能给欲望和贪婪找到很好的借口,总能把野心标榜为责任、理想、上进、奋斗。

⊙、 当我们实现了某种目的时,那些所谓的责任和积极进取在不同程度上确实满足了我们的野心和欲望。在生活中,我们从简简单单的事情里面找到了小小的满足,例如涨薪、升职,我们内心那无休止的不满足常常被肤浅地转化为这些令人满意的成就。当我们试图到达什么地方,或者成为什么时,我们就必定有努力挣扎的痛苦,而痛苦产生之后,我们就会想逃避它。当知道贪婪和欲望会制造更多的竞争和掠夺时,我们就想停止不满足的心态,想要逃避。只要我们一开始逃避,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看到不满足的真实面目。因此,对于不满足的火焰,我们不要逃避、不要抗争,而要真实地去了解它。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与不满足合一,和它在一起并且成为不满足的一部分。”

⊙、 一旦了解了不满足的真相之后,我们就会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单纯的心。一位名人说过,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野心如果能够下降为平常心,那么它其实也就上升成了智慧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能知足,那么我们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能泰然处之。知足常乐会在烦躁与喧嚣中过滤掉不满足的躁动和焦虑,从而获得一份宁静从容的智慧。

⊙、 寻找不是寻找的状态。我们出于不满意、不快乐、恐惧而寻找。寻找总是寻找已知的东西,而寻找的状态则是清醒的头脑。我们不再出于一个动机而寻找,也没有要获得的客体。

⊙、 从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为了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似乎一直处在一种寻找的状态当中:寻找幸福、寻找友谊、寻找真爱、寻找安全、寻找金钱……在接二连三的寻找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自己最初的目标?

⊙、 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的我们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急切的头脑越是想获得什么,就越容易陷入一种混乱和狂躁当中。而当我们的头脑处于安宁、单纯、寂静的状态时,我们就常常能不费太多气力地达到最初的目标。

⊙、 生命是短暂易逝的,日常生活中又充满了太多的欲望,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永恒的状态,寻找一种能够让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生活保鲜的东西,甚至追求比满足稍纵即逝的欲望更伟大的物质。所有这种寻找都是一种自我的形式,它仅限于我们头脑的衡量范围之内。无论寻找什么,一个东西也好,一种通往智慧的途径也好,开始寻找的头脑总是处于自己或宽或窄的范围之内。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寻找是在衡量,如果头脑停止衡量、比较、选择、筛选、肯定和否定,那么就没有寻找。我们总是在寻找更多的经验,想有新的感觉,或者想重复旧有的感觉,我们渴望实现自己、让自己成为什么。我们是动机制造者,只要有动机存在,不管是多么细微,我们的头脑就会处在制造混乱和恐惧的不安静状态。因为它总是在不停地较量和争夺之后才能够寻找到预定的目标或理想的状态。一旦感觉到白费力气,我们必定会使自己转向暴力,通过强制的手段去征服和控制。

⊙、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什么?事实上我们在寻找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状态。

⊙、 寻找是一个动作,是一个对头脑制造的想法的否定或肯定过程。被寻找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的欲望的反映罢了。如果我们要寻找上帝、快乐、安静或者其他东西,那么我们就已经在脑海里构想过它们了。所谓的寻找总是寻找已知的东西,因为寻找的头脑在等待、期盼、妄想时,找到的东西总是可以识别的。

⊙、 寻找是局限在思想领域中的,所有的寻找和发现都只存在于头脑的界限之中,它不会发现它自身之外的东西。但是,寻找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它和寻找完全不一样,它是寻找的反面。寻找的状态无法被描述,但是,如果我们的头脑足够清醒,那么我们就能够了解寻找是什么,就有可能处于寻找的状态中。

⊙、 概念即语言、观念、理论。现实不是概念,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一堆语言里打转,不愿去面对生活中的事实。

⊙、 对许多人来说,语言、概念无比重要,似乎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去行动。如果没有概念,我们似乎根本无法理解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包括人类。

⊙、 我们不是那位哲学家,但是我们和他一样,喜欢活在一个凭空想象的世界里,靠抽象概念、观念、理论生活,希望通过演算或逻辑推理来求得生活的答案。假如我们要结婚,那么我们是否要先弄明白丈夫或妻子这些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丈夫或妻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的、新鲜的、活动着的、懂得爱的人,而不是一个可以用一堆语言来描述的死的定义或概念。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抱有概念,即信仰、观念、理论、结论、定义等,抱有这些词语去概念化地生活,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去看、去行动。因此,我们说有行动方面的问题,有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问题,有行动和概念之间的冲突。正如那位哲学家一样,用十年的时间去研究是否该结婚,导致他在抉择时产生了行动和概念的矛盾,最终错过了一位中意的伴侣。

⊙、 生活和概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日常生活是我们每天单调地去办公室上班,不断地被孤独、痛苦、恐惧等折磨。那些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过程,是我们生活中每天在发生的事。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痛苦,如果我们没有东西吃,如果我们的亲人死了,如果我们聋哑痴呆,那么这些痛苦、饥饿、死亡、生病和概念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 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观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论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世界,一旦走进那个抽象的领域,我们将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帮我们解脱痛苦、摆脱恐惧吗?不能。只有在完全抛开概念去生活时,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领悟到生活是什么。

⊙、 当欣赏一朵花时,如果能够不带任何概念地去研究,静静地去看,去觉察它的美丽,那么我们就能和花融为一体,从而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能够不用经济学家、政治家、老师或学生、妻子或丈夫等种种概念和词语去看他人,能够抛弃那些概念所附加在我们身上的相关形象和过去的意象,能和他们交流,去听他们说话、看他们的动作,那么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交流的冲突和矛盾。当我们不再用成功、幸福这些概念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语言难以描述的美感。

⊙、 我发现我在哪里追寻快乐,哪里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哦,请务必看到这一点!天堂不在快乐中,快乐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 快乐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寻找的一个东西。人类千万年的历史其实说起来也就是一部追求幸福快乐的历史,所有的宗教也无不把幸福快乐作为对人的许诺。

⊙、 我们追求快乐,生活的一切似乎都基于此。我们想要各种各样的快乐等,天堂的快乐、尘世的快乐、家庭的快乐、肉体的快乐、金钱的快乐、交往的快乐,这种欲望驱使着我们去做一切事情。

⊙、 为什么心灵会追寻快乐?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哀,所以我们想寻找一种能够缝合心灵创口的事物,并将它命名为快乐。幸福和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它们,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生机和动力,将变得暗淡无光且毫无乐趣可言。我们是那样虔诚地相信,如果没有快乐,我们将变得寂寞空虚、心神不宁、惶恐不安,我们的心智也将变得麻木迟钝。我们的头脑驱使着我们去寻找一个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和恐惧的东西,然而,这归根结底是在逃避,而且在这种逃避当中必然会产生新的、更多的痛苦。

⊙、 我们已经看到,是我们头脑的思想制造了恐惧,而现在,思想又要求我们去寻找快乐,在同一个头脑当中并存着悲喜两种相互矛盾的状态。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我们检查过自己的1央乐,观察过、留意过、探究过快乐的背后,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哪里有快乐哪里就有痛苦。我们没法要一个而不要另一个,我们一直在要求更多的快乐,因此,我们也一直在招引更多的痛苦。

⊙、 只有接受了痛苦,才能真正理解快乐的本质。正如卡耐基所说:“我们在生活中能否获得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 当看到浩瀚无垠的大海、广阔无边的天空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时,我们能够知觉到它们的美丽和可爱,从而由内心升起一股快乐、喜悦的心情,而这就是看的快乐。当聆听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欣赏这些声音中的高低起伏时,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轻松、开阔、宁静的享受,而这就是听的快乐。在快乐中,我们没有工作的烦扰,也无须为生活的柴米油盐算计,更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缠其中,而只有一种对生命的彻底的、纯然的、忘我的享受。

⊙、 只要存在中心,那么空间就必定永远受限。就像一个住在监狱里的囚徒一样,他有在院子里散步的自由,但他永远是个囚徒。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眼里,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中心,我们的心像监狱里面的囚徒一样,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自由。在这个范围内有一个中心点,它不断地向外扩张但永远没有尽头。我们的文化、传统、记忆、宗教以及类似的种种制造了那个中心,经济上的压力也促成了那个中心。

⊙、 如果讨论关于生活的概念以及生活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也许会碰到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因为其他问题都包含在其中了。正如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其诗《时间、空间》中写道:“时间、空间,你们是世界的唯一主宰。”我们的生活以“我”为中心.在一定的空间里面,它靠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串联起来,形成生命的流动的过程。所以,生活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

⊙、 我们所说的时间是指什么?有通过钟表显示的时间,即物理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有达成、实现、努力的时间;有作为记忆、习惯、传统的时间。物理时间是我们维持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赴约,这样,人类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失序的混乱状态。除了物理时间,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思想发明的时间,即实现某种东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 思想、记忆创造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思想是昨日记忆的反映,思想就像时间一样持续不断。思想形成了一个中心,包括愉快的和痛苦的记忆,它营造了自己周围的空间,包括暴力、欲望、贪婪、绝望、痛苦和无知等。于是我们期待用明天的美好来慰藉今天的痛苦,就像《飘》中斯嘉丽经常说的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的始末,总是把目光放在过去,而没有真正活在现在这个时刻,那么时间的问题就产生了。

⊙、 时间不是自由的因素,空间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自我保护和进行扩张的需求,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必须有空间,包括外在的空间和内在的空间。没有空间,就会产生暴力,自我就会在空间里面不断进行扩张。如果我们住在一间狭小阴暗的房子里,而且房子位于拥挤不堪的街道上,周围没有任何开阔的空地,没有可以轻松呼吸的新鲜空气,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局促、压抑、紧张,一旦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产生任何矛盾,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想破门而出的》中动,这样,暴力就从中产生了。

⊙、 我们都知道存在着一个无限的外在的空间,而不知道我们里面是否也有一个空间。其实,内在的这个空间是存在的,它是由一个中心和周围的圆周线组成,从那个中心起向四周扩张的范围,都是空间。只要有一个有限的中心,那么空间必定也总是受到限制的。在社会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更容易产生冲突,因为我们会创造出一个空间来把自己围住,会在周围建立起一堵墙来自我防护,然后再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在看着对面的一张脸时产生的喜欢与厌恶等情绪,都是从自我的中心点出发的,而这个中心点就造成了人与人的隔阂,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空虚无情。我们看东西也是带着过去的记忆和意象来观察的,因此在我们心中便产生了对象和“我”的隔离。物与我的空间导致了我们不能真正觉知被观察的对象。

⊙、 只要存在中心,就没有自由。我们有没有可能去除时空的间隙,去除一个人和他所害怕的东西之间的隔阂?答案是:只有当我们不再延续自我感觉时才有此可能,即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己内心累积的一切知识,即我们的经验、记忆、伤痕、生活方式时,那个中心才会消失,时间和空间才不再是问题。

⊙、 现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跃的当下。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我们就根本不会明白爱意味着什么。于是分裂就出现了,生活就变成了冲突。

⊙、 佛家常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任何事物都是随风即逝的,没有一种可以延续的东西,只有当下才是活跃的、真实的。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越成熟、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不管那可能是什么意思——并发明当下的哲学。”

⊙、 也许我们会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将掉入万丈深渊,怎么还有心情吃野草莓?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种选择:沿着藤条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悬挂在空中,但我们忘了,他当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担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别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许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经走了。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 对于活在当下,我们还可以解释得更简单。曾经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禅师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生活中,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你能做到心无旁鹜,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那么你就已经在享受新鲜的、活跃的当下了。

⊙、 对于每天反反复复的生活感到疲倦,厌倦过去的日常经验,所以人们越老成、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并发明了关于当下的哲学。不幸的是,过去的每个经验都在我们的头脑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快乐的或不快乐的,而且我们都想保留那些快乐的记忆或经验。我们的思想总是怀旧的,而我们的欲望又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的心被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回忆过去,另一部分用来幻想未来,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 在物质层面上,过去的经验可能对我们在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在生活领域,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现在,如果不看现在,那么我们就会背负着过去、背负着传统。思想是过去经验、知识、记忆的积累,是历史的、已经死了的东西,因此,它只能使我们的心灵陷入悔恨和眷恋当中,从而让我们不可能看到新鲜的、活跃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明白它。于是,分裂出现了,生活也变成了冲突。

⊙、 和已知的过去不同,明天是未知的,它还没有到来,甚至我们应该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明天这个概念?

⊙、 总之,如果我们靠抽象的概念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无法实际地体验。那样,我们就根本不可能通过过去、透过现在来投射未来。如果只有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保持敏感,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要想着昨天吃过什么山珍海味,睡觉的时候也不要去担心明天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 幸福不是感觉,不是一样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它会出现,但如果你寻求它,那么它就会躲避你。有一个人问一位老先生:“什么叫幸福?”老先生说:“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够吃够穿就行,知足常乐。”

⊙、 那么,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有人会说:“幸福在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想要一辆汽车,就有一辆汽车;想要和某人在一起,就能和某人在一起;想拥有一所大房子,就有一所大房子;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就能成为一个政治家,这些就是幸福。我们所谓的幸福就是得到我们想得到的,诸如成功、名望、地位、金钱等。

⊙、 我们通过事情、关系、思想和观念来寻求幸福。当我们通过某种东西来寻求幸福时,那种东西就比幸福本身更具有价值。比如,我们在财产中、在家庭中、在名望中寻求幸福,于是财产、家庭和名望成了至关重要的东西。因此,在人们眼中,事情、关系和观念成了首要的,而不是幸福,这就使得幸福常常被那些所谓的成就掩盖起来。我们感觉到的是那种能触摸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物质,而不是幸福本身。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幸福是一种满足的状态,而不是物质的东西。有些人通过工作、学习、结婚、生孩子、买房子、买车等来感觉幸福,但这种幸福特别短暂,而短暂的幸福又很容易因为时间而转化为陈旧的东西,接着就会换来悲伤。人们在抛弃这些物质的支撑时,就身在幸福之中了。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在《青鸟》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幸福的童话故事。圣诞前夜,蒂蒂尔和米蒂尔家来了一位仙女。她请兄妹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寻找青鸟,并送给蒂蒂尔一顶能看到事物灵魂的神奇的帽子。两个孩子在猫、狗和各种静物的灵魂的陪伴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寻找青鸟。他们在回忆国、夜神宫殿、幸福花园、未来世界、基地和森林里寻找青鸟,但始终未能找到。一年的期限到了,两个孩子回到家。邻居太太的女儿一直生病,她很想要蒂蒂尔的小鸟。蒂蒂尔以前舍不得,当天却一口答应送给她。这时,小鸟变成了青鸟,女孩的病也好了。原来,青鸟一直在他家里,而青鸟就是幸福的象征。

⊙、 幸福既然无处不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幸福,而觉知不到幸福呢?可以寻找的东西定然不是永恒的东西,而肯定是短暂的、易逝的。我们的头脑也绝不可能找到幸福。幸福不是感觉,它也不像感觉一样,是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感觉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但是幸福无法被找到。而且无论过去我们多么幸福,它永远也不能保证我们现在的幸福。

⊙、 幸福就是当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即刻享受幸福。我们无须到处寻找幸福,因为它不存在于过去,也无须寄存于将来。若想拥有一种持续的、永恒的幸福,那么我们就必须不断在每一个当下体验生活、觉知幸福。

⊙、 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 人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能够和人类的生命相媲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我们并不是请求谁让我们出生的,因为在出生之前,我们还没有来到世上,所以我们不可能请求谁生下我们。当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时,我们已经出生了,这就是生命的不可思议。

⊙、 既然我们不是因为自我意志来到世上的,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然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增强,我们逐渐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恐惧包围着我们,那就是死亡。无论我们如何赋予生命高度的价值,那些价值当中必定包含着死亡的意义。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 生命中充满着死亡。从小我们就经历着零零碎碎的死亡——秋天的落叶、枯萎的小花、河里的死鱼、蜘蛛网上的蚊子、去世的爷爷奶奶、渐渐老去的父母等。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想到死,正如我们不可能不死一样。死亡是生活中最深刻和最显著的事实,正因有这个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 死亡是波及整个生命的现象,是生命的一种反映,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死亡仅仅理解为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生命就是不断死亡,是对一切事物的终结体验。生命是同死亡的不断斗争,是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局部死亡。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死亡总是在等待着每一个人。

⊙、 即使死亡终止了生命,但生命并不会因此而失去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探究死亡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存在的一部分,它不在遥远的将来,不是我们要避开的事,不是只在我们得了绝症、上了年纪或遭遇意外事故、身临战场时才要面对的事。

⊙、 生命很短暂,因此,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样,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不会被砍伐或会被暴风雨吹倒,我们的身体会慢慢衰老直至腐化。你有没有注意过冬天矗立的树木,它们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它们的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等到来年春天,它们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长满了绿色的树叶。到了秋天,它又是另一种美,树叶变黄、随风飘落,直到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生命就是这个样子,它就像河流一样,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

⊙、 其实,生命的意义并非我们想得那么复杂,相反,它极为简单,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而斗争。’”只要活着的时候不会因为畏惧死亡而错过当下,只要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现在的事业,而不是奉献给死亡,那么到死去的那一刻,我们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我们也就找到了牛命的意义。

⊙、 生命总是向我们发起挑战,对我们提出要求。如果应付不够,那么我们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种逃避方法对多数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对一位少年说:“这些都是礼物,你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第一次选择了欢乐,可是到头来每一次的欢乐都是短暂的、沮丧的、虚妄的。仙女给了他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挑了爱情。很多年后,所有和他关系亲密的人都死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悲伤地守着棺材。仙女又给了他第三次机会,他选择了名望。然而,他发现名望会带来嫉妒、非议、中伤、迫害,即使名扬全球也并不快乐。再一次,他选择了财富。三年后,他坐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面容憔悴,咀嚼着一块干硬的面包。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这些礼物都是转瞬即逝的,只有痛苦、悲伤、羞辱、贫穷是永恒的真相。于是,疲倦的他只想静静地安息。可是,仙女告诉他,五种礼物当中的死亡已经被一个小孩子拿走了,所以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屈辱。

⊙、 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无须选择的,没有人可以选择不死,它迟早都会到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若是我们像马克·吐温笔下的少年一样最后连死亡都不能选择的话,那么活着就意味着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折磨。因此,克里希那穆提领悟到:“生命的挑战不在于选择贫富贵贱、喜怒哀乐,而在于如何直面死亡。”

⊙、 直接坦然地面对死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一样,虽然其中有耀眼的光影,但是我们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一想到在生与死之间不能做出任何选择,我们就恐惧得像受惊的小鸟一样。所以我们幻想用名望、爱情、欢乐和财富等各种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来掩盖死亡的事实,指望在死亡到来之前尽情享乐。这些其实都是逃避死亡的行径,它们无助于我们真正地了解死亡的真谛,更不可能帮助我们超越死亡。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死亡依然存在。

⊙、 在死亡之前,生命的挑战表现为各种行为的选择。因为出生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依赖,所以我们需要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但是,在这些未知的选择当中,充满了生命的种种挑战。选择越多,挑战越巨大,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能使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些选择或许无足轻重,错了就错了,它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但有些选择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悲剧和痛苦的人生。在对与错的选择中,我们永远都只能像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样,胆战心惊地接受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重新活一次。人生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冲突然面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的第一次彩排。虽然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面对或者临阵逃脱,但逃避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是逃避自我、逃避孤独、逃避恐惧,还是逃避死亡,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我们不能在逃避中感悟生活的意义。

⊙、 对于生命最大的挑战——死亡,我们应该用智慧去直面它,而不是盲目地逃避。直面死亡的智慧就是保持觉知的心灵,这种觉知会让我们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使我们真正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欢乐人生。

⊙、 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 世间没有一种永恒的东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驻,唯有衰老才是真实。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 每当我们一呼一吸时,生理的无常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因而我们的感受也最深、最直接。李白有诗云:“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就是对生命衰老的感叹。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在镜子里无奈地看到自己松弛的面颊、满布的皱纹、灰白的头发,还有干瘪的肩头、弯曲的手指,我们发现,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逐渐老化和衰退。也许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朋友居然老了那么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青春的活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无助地发现双亲斑白的头发和迟缓的行动.而且终有那样一天,我们也会因为不断衰老而死去。

⊙、 世上许多人都不愿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他们凭借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试图抗拒肉体的衰老。许多人整容正是为了使青春永驻,幻想自己的容颜能够保持鲜活到老。然而,这一切在死亡面前是那么无力和愚蠢。从古至今,我们没有看到过谁能够真正长生不老。秦始皇和汉武帝不是派人去寻找不老药了吗?可他们最终还是渐渐衰老和死去。

⊙、 既然无法逃脱衰老,那么我们就该从容地认清衰老这个事实,唯有如此才能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从此刻开始,我们要安静地观察和觉知我们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和每一处斑痕,享受伴随它们而来的成熟与睿智。英国著名诗人叶芝在《当你老了》一诗中写道:“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真心或假意……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人们为什么会恐惧死亡?当我们一心想“延续生命”时,我们就已对死亡产生了恐惧。

⊙、 生命只有一次,死去的不能再复活,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秘密,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当我们一心想‘延续生命’时,就已对死亡产生恐惧了。”

⊙、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写了一部杰出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在剧中他插进了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底比斯有个人面狮身的怪物,叫斯芬克斯,它向所有过路人提出一个谜,凡猜不中谜底者都要被它吃掉。许多底比斯人就这样死于非命。一天,英雄俄狄浦斯路过此地,他猜中了谜底,致使斯芬克斯羞愤而死。

⊙、 斯芬克斯之谜的谜面是:什么东西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其谜底正如俄狄浦斯所猜中的,是人。

⊙、 从斯芬克斯之谜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暗含的至高智慧: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一个不断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生命之中的东西。从人类历史上看,死亡不仅是一个我们不能不猜的谜,而且是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一个永远摆在人们面前、至死都困扰着人们的谜。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得不停地把它猜下去,可又永远猜不透答案。

⊙、 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在一个世纪前就告诉过我们:“不要去挠那些还不痒的地方。”许多人认为,既然死亡是不可了解的事物,那么当它还没到来的时候就让它待在那里,不要去惊动它,只要保持沉默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跟生命中最恐怖却无法改变的黑暗面较劲呢?也就是说,如果直面死亡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的灾难是什么,永远也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那么就让死亡成为一个永远无须揭开谜底的谜好了。

⊙、 死亡真的是不痒之痛吗?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死亡的威胁,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深深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正是我们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酌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类之所以痛苦,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他说,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恐惧剥夺了生命的欢愉,所有的快乐都被搅乱了。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因此,大多数人都坚信死亡是件坏事。

⊙、 但他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已经死了,不存在了,那么对我们来说怎么还会有坏事呢?如果我们还能感觉到死亡的威胁,那就说明我们还活着,死亡并未到来。如果死亡夺走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已经死去了,没有了知觉,这时,我们还能感觉到死亡的恐怖吗?不能,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惧怕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的事实,还是害怕死亡的观念?

⊙、 实际上,我们害怕的是“死”这个字、这个观念。我们从来就不了解事实,没有和事实直接接触。生和死都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概念,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了解了死亡,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无端地恐惧,不会再做无谓的挣扎,而只会静静地觉知死亡的气息。

⊙、 当我们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出生、成长那样自然时,我们就能在死亡降临时,以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待它。就像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一样,并不哀伤,反而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心灵终于可以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这样,他就可以去天堂了。

⊙、 人们有很多对待死亡的错误方法,或是崇拜,或是漠视,或是墨守种种成规,等等。不了解死亡的真理,我们就只能苟延残喘地活在死亡的谬论里。

⊙、 死亡其实和出生一样真实、自然,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恐怖的事物,只是我们的种种错误的想法和关于死亡的谬论,导致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说:“你恐惧的只是死亡的抽象概念,那是你所不了解的。在没有完全理解死亡或死亡的全部意义时,我们就害怕死亡了——害怕的是一种想法,如果了解事实,就不会害怕了。”

⊙、 死亡到底是什么?是肉体的消逝还是灵魂的灰飞烟灭?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认定已经死亡,那么他是否还可能活着?就像那个父亲那样,根据一具尸体就断定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而不去探明那具尸体是否真是儿子的肉身,抱定了儿子死亡的结论。在他那里,死亡不是一个事实,而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他头脑中认定的某种观念和结论罢了。

⊙、 对于死亡,我们若是受制于某种概念或结论,并且信以为真,那么我们就丧失了一个认识死亡真理的机会。纵使真理化成人亲自来敲我们的门,我们也会拒绝打开心扉。不了解死亡的真理,我们就只能苟延残喘地活在死亡的谬论里。

⊙、 死亡意味着消失,是吗?我们最怕死亡来临时一切化为乌有。大多数人都相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诞生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开始,死亡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结束。有些人认为,自己是无中生有的,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将化为乌有。在常人眼里,死亡是一种失去,失去我们的金钱、爱人、朋友、名望、房子、车子,永远失去我们一生中辛辛苦苦积聚的所有的美好事物。

⊙、 为什么我们不反过来想想,这些东西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吗?在我们占有它们之前,它们是属于我们的吗?不是,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来去无常,没有归属,无论哪一个人死去,它们依然按照自己本来的属性存在或消亡,与任何人无关。因此,死亡并不代表着失去或消失。

⊙、 消失的对立面是存在,那么死亡的对立面就是永生,是吗?我们害怕死亡带走我们身边的一切,害怕肉体的消失,因此我们惧怕死亡的出现。为了抗拒死亡的到来,我们绞尽脑汁地想要延续生命,希望通过延长活着的时间来推迟死亡的降临,我们甚至想到了永生的问题。那么,真的存在永生这种东西吗?答案是凡人无法永生,凡人会意识到死亡,永生是指超越了时间,全然不会意识到终结。

⊙、 自我永远也不会变成永生。花草树木有繁荣枯萎之变,季节时令有春夏秋冬之时,凡人也都有生老病死之日。人们可以创造永生的想法,可以创造神灵,构建宏图与想象,并对此坚信不疑,从中获得慰藉,然而这并不是永生。

⊙、 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个事实。对于我们,它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恐惧死亡了。

⊙、 每天都让昨天的记忆、快乐和悲哀死去,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它没有年龄。认为昨日种种昨日死的人,就超越了死亡。

⊙、 两千多年前,孔子望着奔流的江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道破了时间的无限流逝和生命的不断消亡。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间消逝。每天早上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 这个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的生命出生,同时又有无数的生命消失。许多人死得太晚,许多人又死得太早,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应该死亡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死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又告诫我们:“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生,如何能在适当的时候死?”假如我们真的无法确切地找到那个适当的时候,那么就让我们每天都死亡一次,这样,就总有一次死亡是最适当的。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假如我们知道我们每天都会死去,就不会害十白了。”

⊙、 死亡是必然的,正如这个地球存在生命一样自然。在谈论生命的时候,我们往往将生命作为一个延续的过程来看待,一个人的寿命就是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延续的时间。儿时的玩乐、在学校接受教育、成家立业、工作赚钱、和朋友交往等,这些都是生命的过程。我们把时间分成一天、一个月、一年,然后把它们累积起来就构成了生命的长短,直到死亡终止这一切。然而,具有延续性的事物永远不可能自我更新,它不可能是新的,也永远无法了解未知。活着的时候,生命是一个从不间断的延续的过程,过去的每一天都变成了已知。然而,死亡是一个未知的事物,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已知的事物去了解未知的东西,因此,活着的人永远无法得知死亡。死亡是不能被体验的,因为经历过死亡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

⊙、 就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每个人一生只能经历一次死亡。生命经过出生、成熟、生病、消耗、衰老,在每一瞬间都可能死去,因此,死亡是每一个当下的活动,而不可能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要想了解死亡的真相,我们就必须停止那种延续的运动。要想超越死亡的恐惧,为了新的诞生,我们就必然要有终结。每一天的终结,无论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都可以被称作死亡。每天都让昨天的记忆、快乐和悲哀死去,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它没有年龄。认为昨日种种昨日死的人,就超越了死亡。

⊙、 既然我们不能获得死亡后的体验,那么我们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去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着终结所有的记忆,包括已经累积、储存的记忆以及我们在其中寻找的安全的、幸福的记忆,抛弃我们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而建构的形象,这样每一次的结束和抛弃都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接触和觉知。

⊙、 我们应该注意到: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当今天走到尽头时,它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必须现在就了解死亡,而不是明天,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死去,以便来日有重生的可能。一个人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会了解死亡,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在自由中产生一种既有死亡又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永恒的创造。


相关文章